带您一同寻找记忆中的端午味道,感受“桥家人”的传统民俗风味

duan

wu

jie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端午习俗虽然有所简化,但其背后蕴藏的爱国情怀以及化不开的乡愁却历久弥新。今年的端午就让我们再次回味端午的特色风俗。下面,就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带你们一同感受街头巷尾浓郁的端午节日氛围吧!

一大清早,桥林的大街上便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挨挨挤挤。

满街的粽叶香勾起了舌尖上的美味

粽子的商户们将粽子们放进一个大锅里,浸足水,大火煮开,糯米混合着粽叶清香的味道,飘散在大街的每一个角落。

挂艾草也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风俗,南方居民有传统将艾叶买来插于门前以避瘟疫。在农贸市场路边上,可以看到不少人拿着一小捆艾草,其实,艾叶与健康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艾草具有特殊气味,驱虫子的效果很好,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

可以发现,很多居民对艾草的热情很高,走在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拿着一捆艾草的居民。

在端午这一天中,人们不仅要吃香甜糯软的粽子,还要吃咸咸的鸭蛋。

尤其是那种“出油”的咸鸭蛋是最佳的。

既可口又好吃,那种沙沙的、咸咸的口感真的是超级好吃啊!所以端午节的到来也刮起了一阵吃咸鸭蛋的风。

百姓们围在一起买绿豆糕、雄黄酒等与节气相关的食品,都是每年端午绕不开的场景。

那些珍贵的悠悠时光仿佛又回来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桥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向您道声祝福:“祝您端午节安康!”

桥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哦!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保障辖区居民安全度汛,让他们在节日期间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桥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明因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不忘初心聚民心,粽情端午暖人心”志愿服务,深入小区、楼栋和低洼易涝区收集、梳理社情民意,顺民意、解民忧。

品味端午,共享文明

艾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明因寺社区的党员志愿者特意采购了一批艾草,把艾草分拣扎好,挨家挨户敲响居民的家门送上艾草及联系卡,同时帮助困难及独居老人悬挂于各家门上,为他们祈福,让大家都能欢度佳节。

送爱上门,关怀暖心

最近几天,持续雨水,为了帮助辖区独居老人及老党员安全过完汛期,为了避免外出发生意外,党员志愿者冒雨入户询问其需求,并告诉他们一些防汛知识,叮嘱大家要安全出行,同时送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粽子,为他们带去节日的美好。

风雨同舟,共践初心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在职党员志愿者以端午节为契机,针对辖区内部分老龄党员参与热情很高,却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党课等问题,在职党员一同上门,一方面了解老党员的汛期生活情况,送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介绍近期社区党组织的相关工作内容,学习了理论书籍,同时听取并征集老党员对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社区工作的开展做准备。

此次活动,不仅拉近了党总支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总支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并采取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辖区的居民过上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Hash:a525484c34e114a7c418f3d71ac4b7bd6bf50111

声明:此文由 桥林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