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井被擅自移动,这家文创企业哪来的胆子

1

文物志愿者发现,位于碑亭巷附近的一口六朝古井不翼而飞,那口井是南京第二古老的千年古井,是在2009年碑亭巷25号危旧房改造工程中考古发现的,后来,文保单位对它进行了修缮,还用玻璃罩、铁丝网和金属围栏保护了起来,并挂了不可移动文物的铭牌,据考证,该井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成为国主前旧宅用井,是六朝宫城遗物,用六朝砖砌成。有极大的文史价值。现在,原来砖井的位置变成了西式喷泉和大卫雕像。

古井去哪儿了呢?原来,是被负责这里文创园区经营的德必文创公司移走了,挪进了自己的园区内,距离原来的位置约十多米,文物部门统一制作汉白玉石不可移动文物铭牌也不见踪影。

通过南京市文化旅游局的情况通报,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信息:第一,2009年,这里正在进行危旧房改造,周边都是拆迁工地,现场不具备保护条件,经专家论证,将该古井临时迁移到碑亭巷路边予以保护。第二,当时明确,待危旧房改造项目完成后,古井要迁回原址保护。第三,现在被企业擅自迁移后的位置,经过现场勘查、比对,确认正是古井当时出土的位置,也就是说,现在的位置才是真正的原址。第四,根据文物法规定,区级不可移动文物迁移,必须报市级文物部门批准。但德必文创公司给六朝砖井搬家,并没有上报,是私自所为,已经违反了文物法,将面临5到50万的罚款。第五,对文物迁移过程中是否收到损害等不良影响,将开展评估,后续会请专家进行保护,保护方案正在编制中。

2016年3月拍摄的碑亭巷六朝砖井

原本的位置上已经没有了古井

2

听上去可以松口气,虽然是擅自搬迁,但也没乱搬,还是回归了原址,是不是意味着损失没那么大?可这件事透着蹊跷,让人不吐不快。德必文创公司怎么知道六朝砖井原来出土的准确位置的?文保单位尚且要进行勘查,还要比对当初考古发现时的记录,一家企业没有任何手续,不经任何申报,如何确定自己挪过去的就是准确的原址?扬子晚报的报道中提到,文物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在询问建设单位时,对方表示是根据当年参加危旧房改造的工人所提供的信息找到的。    

真是太神奇了。十年前参与危旧房改造的工人居然被这家企业找到了,把他们能的。十年前,这位工人参与过危旧房改造,居然在这里已经面目全非的今天还能准确地认出古井的原址,这位工人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吧?文保单位必须找到这位工人,请他加入专家组,他的眼力和金手指绝对是非同一般,以一抵三。如果没有准确的记录,这家企业怎么就敢相信这位工人的话呢? 

这家企业不在意申报程序,也不在意对古井的保护。这件事中国江苏网、金陵晚报和扬子晚报都做了报道,综合报道可以看到一个数据,原本的古井深六米,现在却只剩了两米。我很想知道,少的那四米去哪儿了?什么时候消失的?怎么消失的?这么一家什么都不在乎的企业,却又偏偏找到了十年前的一位工人,问出了古井原址的位置,还分毫不差搬回去了,这得是什么运气啊。

古井被移动后砖石松动,随手就可拿起

3

另外,有报道说,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证实,“今年年初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开展执法调查,并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了笔录。”半年前就发现了,那么,何以今天还不见处理?说到处罚,用的是“将来时”,说到专家论证,评估损失,也用的是“将来时”。我们什么时候能听到“现在时”?

这家企业胆子真大,胆子不大,也不敢擅自动“不可移动文物”。

啥叫“不可移动”?就因为随意搬迁会对文物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即使是文物主体没有被破坏,文物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也没了。所以,2017年1月,国家文物局曾印发了《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建设工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无法避开的,应优先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应实施异地迁移保护或考古发掘。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一直在进行危旧房改造,从之前的采访报道可以看出,这口古井在路边的时候,还是被围在工地围挡之内的,当初不得不进行的迁址保护,也只是迁到了离原址不远的十几米处,还在施工工地范围之内,当初的迁址是否科学?恐怕借助于这次的事件曝光,也值得重新审视一下吧。(完)

Hash:69195adf7293302614baca0754cffadfad51cd85

声明:此文由 马青时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