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钱塘——杭州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九年成果”视频展播之许家南大房

许家

说起江南建筑,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西塘、乌镇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今天我要介绍的这座江南建筑——许家南大房。它位于萧山区东部的一个古老的小镇——党山。党山老街河流纵横交织,许家南大房就是被一湾河水围绕的许氏家族居住的大宅第。

说到这南大房就不得不提党山许氏。据《许氏宗谱》记载,许家始祖孙许承一于明朝嘉靖年间,从绍兴马鞍迁来党山建老台门。传至四世,许氏子孙繁衍,分为八房。据传,许氏的大房最先弃农经商,发家致富之后,于万历年间在大家庭“老台门”的南边建造了这座宅院,又因是大房所建,故称为“南大房”。

南大房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和北方四合院大致相同,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会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布局俗称“四水归堂”式。

南大房共有四进三院落及一后院,沿中轴依次排列,两侧分列廊庑厢房,总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体量庞大、结构复杂。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第二进。第二进在当时可能是正厅,是主人家接待宾客的地方。

原本正厅的屋坡上有突兀的阁楼,这种阁楼党山人叫它“老虎窗”。老虎窗可通风采光,可晾晒衣物,也可作瞭望台用。

正厅中央的梁间有粗犷简约的木雕斗拱,雕刻灵芝、如意等形状,带有明显的明代中后期建筑风格。第三进是祭奠先祖神灵、摆放先祖牌位的香火堂。这就是古代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布局。过了香火堂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边各置有用石板砌成的“天落水池”,两旁有四扇大小不一的“砖雕漏窗”。砖雕图案是一只铁环穿鼻的异兽,采用透雕手法,线条优美。这漏窗既能使厢房内通风采光,又能使天井独立成院。

过了大天井,就是南大房的最后一进了,当地村民称这一进为“九开间”。这里是主人家的起居室。两侧的厢房为二层楼房,下层的屋檐是出入走动的廊庑。这种四周相通的廊庑可以让人“晴不戴帽、雨不带伞、行不出户、路不湿鞋”。江南民居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曾经的南大房有多么的显赫。

据现在仍居住在南大房的许姓十五代子孙许绍雄介绍

许氏家族家风严谨,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艰苦创业,积累财富,历经四百多年家族传承,成为党山望族。随着家族繁衍,后辈们对于南大房的扩建和修缮一直延续到了民国

2016年,在萧山区和瓜沥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家南大房进行了全面修缮,拆除了后期添加建筑,改善了居民生活设施,恢复了往日的面貌。回迁的居民也对维修后的老屋十分满意。许家南大房正成为萧山东部的旅游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

END

图文来源萧山文体

萧山博物馆 陆敏 撰稿

图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Hash:ecd5f0b0a8c50ce8fdd8b912ea946b9ca458b95c

声明:此文由 杭州历史建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