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花三十年建成了一座石桥,400年后,被茅以升评价其冠绝西南桥梁!

这座桥叫做葛镜桥,它正是以建桥人的名字而得名。

葛镜桥,位于贵州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横跨于洒金河河谷之上。茅以升在其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中评价其“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

书中这样总结道:“十六世纪贵州平越葛镜,历时三十年建成了葛镜桥,不但悉罄家资,在经济上独立成桥,同时二毁三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完成了桥的技术上的改革。”

葛镜桥全长52米,宽5.5米,高30米,共有三跨,跨径分别为25.62米、12.3米、6.26米。

巨大的体量,复杂的地形,放在四百年前的明朝,又地处经济落后的贵州,简直是那个时代的“超级工程”。

谁能想到这座工程奇迹,居然是一个人以一己之财力而营建完成。

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郡人葛镜宦游归里。由于当地麻哈江(今洒金河)驿道常常为洪水所困,以积善为怀的葛镜便决心建造一座横跨河谷的桥梁,一劳永逸的解决两岸交通问题。

这座桥最初建在麻哈江上游马丫河,可惜由于经验欠缺,还没建成就倒塌了,人们称之为“上倒桥”。后来又在江下游鸭爪坝处做第二次尝试,历经数年终于建成,谁知没几年又被洪水冲毁,人称“下倒桥”。就这样两建两毁,然而葛镜并未气馁。

“桥之不成,有如此水”——这是葛镜第三次建桥期间所留下的豪言。他吸取前两次的经验,重新踏勘选址,“乃于岞鄂沓障,拔地插天之处,募工凿其麓。崆峒之石,悉展为平陆,东西岸开约五六丈,垒趾于渊,为蹲鸱雁齿,屹然亘虹于江上”。

这便是一个古代工程奇迹的诞生过程。

“石皆如墼,方不及尺,层累而上,大石横空,悬构酾水,其高百尺,有如神工。桥上行者,俯见深渊迅流,目眩神摇,匪为大德,亦伟观也”。

1941年,桥梁专家茅以升组织交大学生对葛镜桥的结构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这座四百年前的石拱桥仍可以安全通行10吨的重型汽车

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谁说中国人没有工匠精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56民族行旅游网官方网站:https://www.56mzx.com/

官方服务号:56民族行服务

微信订阅号:56民族行旅游网(minzuxing56)

官方微博:56民族行旅游网

Hash:52dd513b063a4630e982d300c97c69456d2ba321

声明:此文由 56民族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