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四——大同古城城墙之8、城墙环游(东城段)

离开武定门,观光车继续向前行驶,下一站是东门。现在我们已经拐过了城墙的东北角,行驶在了大同城东城墙上,照片中的建筑城东北角的角楼。

角楼是望楼的一种,因位于城墙拐角处又称为角楼。大同城的四个角楼是按在五行八卦排列的,在五行八卦中,东北角是艮位,东北角楼所以叫艮楼,同理,东南角楼叫巽楼,西南角楼为坤楼。但这几座角楼远不如西北角的乾楼高大,所以没什么名气。

从不同的位置看东北角楼

从行驶的观光车上看大同城里,近处的红顶建筑是东门里的法华寺,远处的绿顶建筑是代王府

东门到了。大同城的其它城门,城里城外的地势差不多高,城门基座的墙体与两侧的城墙也基本平齐,观光车可以直接从主城墙的城门楼下驶过。东门则不然,东门一带,城里城外地势差的很多,至少差3米高,因此东城墙里侧的墙体比较低(外侧不低)。城墙能低,东门不能太低,否则就太矮小了,这样一来东门的基座比两侧的城墙高了一层台,观光车行至东门不能直行,只能绕瓮城(或月城)而行。

东门城墙上也设有服务点,游客在这儿也能租用自行车或乘坐观光车。

从东门南侧城墙上看东城门楼,其地面比我所在的城墙地面高至少一米

从东城门楼下看北侧的城墙,我比远处的游人高了一大截

东城门是大同城墙最早修复的工程,也是城墙游的热门景点,城墙上展出的古炮,炮身表面光滑,应该是现代的仿古制品

从瓮城城墙上看东门的正门,比瓮城城墙明显的高

瓮城的门楼(又叫偏楼、二门楼)

大同古城可称之为我国现存古城之最。其城墙之高大,望楼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可以说是国内之冠,而其城外有城,一个主城、三个子城组团而建的独特布局更是绝无仅有。可以不夸张的说:大同古城是我国古代城镇建筑的翘楚,也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杰出典范。

众所周知,现存大同古城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明洪武五年增筑起来的。但大同真正的筑城史要远远早于明代。早在秦代,秦军就在这一带筑有“武周塞,只不过武军塞不在今天的大同城的位置,在云冈以西十里的河谷里。汉代设平城县,县治就在今天的大同城的位置,只是稍偏北一点,在今天的北小城处。两晋时期,大同为鲜卑族领地。建兴元年(313)代公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即今日大同)为南都(陪都)。北魏时期,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以平城建皇城(宫城),另在皇城南侧(即现大同主城位置)建设新的京城,形成南北两城(皇城、京城)并立的吕字型布局,从此平城(即大同)成了我国北方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都市之一。

东门月城的箭楼

北魏以后,虽时局跌宕、朝代更迭,大同归属及城池名称多变(先后用过恒安镇、东州城、北恒州、云州太平县、云中县等名),但大同城池的位置及规模基本没有变化。五代时期,后唐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此后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先后被辽、金定为陪都(西京),称西京道大同府。在这期间,大同城池多次维修,并北魏时修建南北两城连接起来,整个城池呈凸字型。元初,大同仍是元朝西京。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同府为大同路。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付将军常遇春收复大同,元军残余远遁西漠。因大同位置重要,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奉命督修大同城池,在原南城旧城基础上增筑砖墙。在徐达的精心筹划和严明督工下,大同城池的建筑达到了有史以来最精美的程度,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城。

从月城城墙的东南角看瓮城城楼,后边露出一角的是正城的门楼

元朝虽然灭亡了,但明朝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北方游牧民族就是明王朝的心腹之患。元朝后裔及北方其它部族频频入犯,迫使明王朝东起鸭绿江、西迄嘉峪关,沿长城边线陆续设置了九个边防重镇,委派将领,统兵守御。而大同就是九边之一。所以,大同府也称之为大同镇。

明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刺部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大举南下,也先亲统中路大军直扑大同。明军仓猝应战,屡战失利,边陲告紧。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挟持下,贸然亲征,酿成震动朝野的“土木堡”惨败。五十万明军(号称,实际20多万人)全军覆没,英宗被俘,随行大臣百余名被杀戮殆尽。瓦刺铁骑深入北京城下。幸而新任大同副镇守参将郭登以“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的忠勇之志激励将士,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协力守御,在半年之内连续击退也先六次大规模攻击。其间郭登还不断出击,在沙窝、北水头栲栳山等地接连袭击也先军队,“军气为之一振”。由于大同的有效抵御,使进攻北京的瓦刺军有后顾之忧,致使其不能全力攻取北京。也由于爱国将领于谦率京城军民死守京城,最终击退了瓦刺的入侵,在这战争中,大同充分发挥了屏障三晋、藩卫京师的犄角作用。

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瓮城城楼

“土木之变”的第二年,巡抚年富首于城北,原北魏皇城旧城基础上筑起一座北小城,即北关城,又名操场城。英宗天顺年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东关城)、南小城(南关城),东小城即东关城,城呈方型,周长2.5公里,辟有四门。东曰迎恩门、北曰北园门、南曰南园门,西门与主城东门以及吊桥相连。这三座子城俗称三关

解放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同主城及北小城的城墙大部分俣存了下来,东小城却茫然无存,南小城也仅剩个别墙段。近年为开发旅游,大同先是修复了主城的城墙,接着又开始修建东小城。只是原来的东小城忆不复存在,现在不是在原基础上修复,而是完全的重新修建。

俯视东门月城,想象一下,当敌人冲进月城时,城墙上的守军居高临下射杀敌人的情景

兴建三关之后,又因“镇城孤峙,旁无辅卫”,又于天顺时分别在城东和城西修筑了聚乐、高山二堡。

聚乐堡位于城东30公里处,为大同城左辅,聚乐堡修筑于公元1500年(即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72年(即明隆庆六年)砖包。资料记载该城堡周长三里三分,高三丈七尺,辟二门,并建门楼内驻守备及大同后卫中前所等官,另有官军722员,马骡190匹,管火路墩9座。慈禧太后西逃亡时曾在这里住过一晚。高山堡即今天云冈区高山村的城堡,在现云冈石窟西11公里处(距大同约29公里)。筑于明天顺年间。明正德《大同府志》记载:高山堡,“天顺二年(1458)建筑。”《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城天顺六年(1462)建置。”《明英宗实录》记载:“天顺五年(1461)春正月己未,筑大同聚落、高山二站城。从巡抚右副都御史王宇言也。”因此,可以认为高山城初筑于天顺二年到六年之间。此时所建的高山城堡“周围三里十步,高二丈一尺”。这两个堡城作为左右两翼,与大同城作犄角之势。至此,大同周围不仅筑起了“三关”,而且又插上了“两翼”,使其军事布防较明初更加严密。

从月城城墙上看城外修了一半的东小城(其南半城已经修好,北半城仍在施工)

东城外的平城纪忆馆,可以看出原来城外的地面有多低

从城墙上看城里,街心的楼阁是太平楼

从城墙上看法华寺方向

从南侧东城墙上遥望东门正楼,不近处有车拐出来的地方是月城城墙接口处

Hash:e1663b720be54bb8616a3d9339651448801bb2bf

声明:此文由 北海龙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