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最新一批文物保护名单公布!你去过几个?
关注我哟
滁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了
《滁州市县级单位文物保护名录》
天长有16处入列
其中涉及古墓葬6处;古遗址5处
▼
【点击查看大图】
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
居江淮要津,扼东西要道
物产富饶,鱼米之乡
这里,就是天长
天长,不仅有一个诗意的地名
更是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地方
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
留下了丰(富)厚的文化遗产
01
北岗村汉墓群,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安乐乡北岗村。1975年5月,滁县地区文化局于此挖掘清理墓葬7座。同年10月,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发掘清理墓葬9座,出土漆器、铜镜、铜币、陶器、铁器、木器等443件。根据墓葬结构及出土文物分析,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之墓葬,北岗村地下为分布密集的汉代墓葬群。1980年9月27日,县革命委员会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
耿家尖古墓群,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湖滨乡高邮湖耿家尖水下。1978年因干旱,水位降低,一渔民无意中发现地下墓群,掘出大量陶器、瓷器。从出土文物及墓葬结构看,初步断定为汉、唐、宋时期的墓葬群。1980年9月27日,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胭脂山,位于天长市市区公园内。相传,包拯出任天长县令时,遍山桃花盛开,夕阳返照,山土皆作胭脂红色,胭脂因此而得名。山顶有一六角凉亭,并设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坐憩,出亭,有曲径石阶,盘旋而下,达于山下花圃。遍山栽植松、竹、梅、桃,四时苍翠。“文革”期间凉亭被焚,花草树木被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修。1980年9月27日天长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4
沃公墓,明代抗倭英雄沃田将军的墓葬,位于天长市建设东路南边的沃公祠内。沃公,姓沃,名田。是天长历史上广为传颂的民族英雄,明朝末年,倭寇侵犯天长城,沃公为保卫天长城,不幸壮烈牺牲。天长附近的人民将其遗体安葬在离城三公里的邱家湾洼冲处,立了碑。朝廷派御史建了沃公祠,并封沃公为“镇远将军佥事”。天长县抗日救国会曾在墓前敬立过墓碑。1980年9月27日天长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5
朱孝子墓,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城以东20公里的秦栏镇。墓主朱寿昌,宋神宗年间秦栏人,因弃官寻母,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墓建于北宋,为高大封土堆,四周有券,墓前立有牌坊、石表、石桌、烛台和墓碑。“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墓之西北厢,原有孝子祠,建国后亦被毁。
06
马家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城西26公里汊涧镇郜山村。马家墩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位于我市汊涧镇高山村马墩组。遗址是两个隆起的土墩,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陶片,其质地有灰陶、红陶和印纹陶等,纹饰有绳纹、回纹、菱纹。除陶器外,还发现一些残破的石器,其中有石刀等。陶器中,以陶罐最多,另外还有壶、鼎、鬲等等。遗址出土的鱼翅形鼎足很有特色。1986年12月12日被天长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7
青狮墩,是商周时期的古遗址,位于我市釜山镇中心村墩塘组。该遗址高出地表约5米,呈不规则台形,面积7540平方米。遗址上有大量陶片,其中鬲足占有一定数量,纹饰以回纹最多,并有少量印陶纹,从采集的标本分析,该遗址为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86年12月12日被天长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8
望夫台,是商周时期的古遗址,位于我市汊涧镇和平村袁庄组。该遗址为高3米的台形地,面积为9120平方米,土质松散。遗址上有大量陶片、瓦砾等,种类繁多,质地以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方格纹,并有少量印纹陶。遗址上原有一祠堂,名“万福堂”,后又叫“万福台”,久而久之,人们把“万福台”读白,变成了“望夫台”。从采集的标本分析,该遗址应为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86年12月12日被天长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9
三角圩汉墓群,位于天长市城南办事处祝涧村谭庄村民组,1991年在冬修水利时发现了该墓群,共清理发掘墓葬25座,出土文物749件。其中一套28件木工工具,功能齐全,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三角圩汉墓群的清理发掘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目前该区域地下还有大量古墓葬,稍有动土,就有可能发现文物。1997年6月27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瓦屋墩遗址,位于郑集镇老山村瓦屋村民组瓦屋庄南100米处。该遗址为一近圆形大土墩,高于地表约6米左右,面积5300平方米,地表有大量的陶片、瓦砾等,质地以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等。以鬲足居多,为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保存较好。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1
姚孝贞墓,位于新街镇净业社区姚庄村民组,为一清代墓葬。姚孝贞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卒于乾隆甲寅年(1794年),年少时姚孝贞父母双亡,她在父亲临终前立志终身不嫁,当时,家中一贫如洗,姚孝贞辛劳节俭,抚养好弟弟,帮助弟弟成家生子,后弟病故,姚孝贞又扶养两个侄子直至娶妻生子,期间弟弟和侄子多次劝说姚孝贞嫁人,都遭拒绝,她的节义在当地广为流传,清乾隆特赐圣旨碑两块,建一座牌坊,文革时遭破坏。现墓为一圆形封土堆。墓前砌一高2米的照壁,正中嵌石“圣旨”碑和乾隆甲寅年立“姚孝贞女之墓”墓碑。另一块“圣旨”碑现嵌在其后人姚文兵家墙上。姚孝贞墓及她的事迹对弘扬天长孝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2
天长护国寺,位于安徽天长市区南端,占地五十余亩,建筑面积近五千余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全国千座经典寺庙之一,1987年省政府批准重建,为省级重点开放寺庙,全国千座经典寺庙之一。先后兴建了义城堡、二贤堂、报恩堂、文化碑廊、九龙壁等一大批供游客游览的文化基础设施,其中二贤堂是为纪念北宋时期曾任天长县令的包拯,以及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的天长秦栏人朱寿昌而建。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3
宝林寺(安徽天长寺庙),宝林寺坐落于天长市区东郊芦龙乡王桥古街北侧高邮湖南岸,该寺始建于唐天宝3年,明代僧人嵩桥予以扩建,主体建筑分三个庭院,9殿、1楼、1阁,共99间半房屋,为天长古刹之冠,清咸丰兵灾后只存60余间房屋,文革期间仅存的20间房屋亦遭破坏,1995年落实政策后重建。寺庙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现有大雄宝殿、三圣殿、乐师殿、客堂寮房、多景楼等建筑。宝林寺殿堂宽敞、香火旺盛,是皖东地区大型寺庙之一。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4
东胜禅寺,位于汊涧镇马路村大坝村民组205国道西250米处。该寺始建于元末明初,毁于文革。1993年在原址重建,占地8000平方米,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龙王殿、娘娘殿、钟楼等建筑。另有建寺时留下的距今约650年的银杏树一株,树高约20米,树干周长约5米,树冠直径约15米,现寺内佛事活动正常,保存状况良好。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5
天长古城墙遗址(东门段),位于天长市天长镇内环路,这段城墙长17.65米,宽12.5米,位于西门小桥以东约20米处。城墙少数砖块刻有“广陵县提调官县丞”等文字,清晰可见。据《天长县志》记载,天长老县城原有四座城门,建于明清时期,东称启文门,西称崇本门,南称长春门,北为永福门。此段古城墙为天长古县城崇本门界址。2011年在两河改造建设过程中,在原二轻商场基础上发现南北向的城墙遗址,虽有残缺,仍清晰可见,此城墙是天长县治的惟一实物见证。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6
庙桥,位于大通镇双柳村龙庙村民组龙华寺西南200米小河上。该桥建于清代,为单孔弓形石板桥,桥西有三层石板铺砌,顶层石板之间用铁构件连接,保存完好。此桥为龙华寺(原龙王庙)僧人捐资修建,是天长保存为数不多的清代石桥之一。2011年9月6日天长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其墓、其祠、其迹
世世代代彰扬着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利用
保存着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应该点个!
来源:滁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编辑/詹詹 主编/燕子 校对/庞庞
Hash:f32070b172531c0add9f41f89ba196352e519714
声明:此文由 天长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