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边,有个小镇叫平望

原创 任星火 人民作家

散 文

运河

有个小镇叫平望

平望的全部况味,就在于那些个看似的矛盾之中,而所有的矛盾,源于它曾经特殊的地理位置。

吴江的七大古镇里,似乎只有平望难以称古,在过往的岁月里,我曾无数次地路过,是的,只是路过,看到的,便只是平望的繁华与现代。

而今,我走在古运河畔的平望老街上,眼前所见与历史和现实自然而然地交织起一幅迷离生动的画面,让人沉醉又发人深省。

两座古桥

江南多水,多水多桥,小桥流水是江南小(古)镇的特色,一座座小桥串起了水乡江南的小镇。

桥也曾是平望的名片之一,千姿百态、数量众多的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吸引着我的目光,就如安德桥安民桥

它们是古运河上如今仅存的两座古桥,也可能是平望仅存的两座古桥。

安德桥曾是平望的地标,一则在于它的古老,始建于唐代,至于现在的样子,则是后人重建的。二则在于它的高,是平望最高的桥梁,甚或是最高的建筑,远来的船只看到它,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

它的高度,书上都有明确的记载,而人们更喜欢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二者并用成了标配,我想,这一是要说它的高,二是要说那时的平望已是一处繁荣之所。

其实,古运河上的桥,都是比较高的,原因其实也简单,这运河是南来北往的水上大通道,桥要是低了,如何过得大船。安民桥虽不及安德桥,但同样看上去相当的高,船过时也不需下桅的。

我一直以为,安德桥是在古运河上的,不曾想,这一回错得实在太离谱,读书与行路都不能走马观花,差不多就可能差太多。

安德桥明明就在頔塘之上,说起来,这頔塘是继大运河之后又一条伟大的运河,修建于唐代,大运河是南北走向,頔塘则东西方向,西起湖州,东则与运河相汇,与运河成T字形。原来这頔塘的终点或东起点就在这安德桥下,我长了见识又补了课。

深深庭院

运河与頔塘的交汇,使平望成了当时水路交通的中心,成为平望集镇的起源。安德桥与安民桥之间则是平望古镇最早的街区,窄窄的石板小街,一侧是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深宅大院,一侧是运河边以往的店铺模样,只是如今都成了民宅,不间断的漏着一些亲水的河桥(埠),可以看看古运河,与古运河来个亲密接触。

平望的老宅与别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没有从政者留下的宅子,换句话说是没有官员留下的宅子,多是一些商人留下来的,给我们导游讲解的平望文化专家、原文化站钱站长指着街边的老房子,一一的讲述着那里曾经的故事。

或许只是商人的缘故,那些长长弄堂里,雕梁画栋一进一进的院落,大多住满了“七十二家房客”,已看不出旧日的容颜。

站在第二进的院子里,钱站长指着砖雕门楼上刻着的“业绍诗书”四字,说曾问过各地来考察的专家,它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多说不出。

我想了想,说理解它的关键在于“绍”字的含义,而“绍”有继承的意思,那就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通过读书来继承家业,即所谓诗书传家,它是国人传统思想的表现,也符合这户人家商人的特点,他们发家致富了,仅仅有钱富而不贵,因而希望后人通过读书来提高社会地位,以显示他们不仅是有钱的,而且是有文化的,不光是平望的商人,中国的商人们都有这样的思想或者说是追求,文化究竟是皮还是毛?

逐利的商人随利而去,留下旧时的楼台让人生发慨叹。继承且还住在园林般古宅的名中医秦均天,退休之后坚持二十多年义务诊治,感动的只是“医者仁心”?

老树老人

楝树,是的,是楝树,有两棵呢,还结满了果子,同行的文友激动地叫起来,已经多少年没见过楝树了,或者说,已经很难找到楝树了。

楝树,又称苦楝树,改革开放之后,日子好过了,谁也不想再过过去的生活,连这苦楝树,也在土地上消失了,想不到,却在这儿又遇上了。

再看,树底下的老人。

经文友的提醒,我也把四处观望的目光移向树下,那是一个驼背的老太太,快接近九十度角了,她的手里拿着扫帚,正轻轻地慢慢地扫着地,让我惊讶的是,她扫过的地方,干净得一尘不染,掉在缝隙里细小的枝叶都要清理出去。再看她的装束和仪容,是那样的干净整洁,熨烫过的折痕都清清楚楚,稀疏的头发一丝不苟,脸上是平和的微笑。

或许是耳背了听不清,老太太所答非所问,只说,她已九十多岁了。

老河老街老屋老树老人成为夕阳下绝妙的剪影,不期而遇的一幕恰恰是感人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才会充满信心,才会坚持运动、健康、长寿,才会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事、每一人。

挥手与老人告别,不远处便是热闹繁华的新街,与新街无缝对接的老街是那样的宁静,真是养生的好地方。

原味的老街与古运河让人迷恋,运河沿线,种种原因,运河改道屡见不鲜,许多的运河故道早已消失于无形,运河的平望段也早已改道,而在身边的这一段古运河却依然保持着通航的功能与能力,夕阳、晚风、垂柳,我忽然想,若是摇一条小船,在这傍晚的天光里,在这古运河上摇一圈,便是那浆声灯影里的古运河了,岂不美哉。

钱站长说,有啊,他们准备好了这样的小船,可供游人细嚼慢品。

那就下次,到了平望,不只是走一走,还要留一留。

总编:骆圣宏

特邀编辑:智日慧

文/任星火

笔名何笛,苏州吴江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在各地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

Hash:924b6a8ebe2d209736945936b2cd5cf5d37b578c

声明:此文由 秦巴美好江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