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都村:诉说清水廊道的千年文明

四都村位于太浦河北岸,是一个古村落。

“都”是古时地方行政区划名,明弘治元年(1488)《吴江志》记载:“范隅上乡四都一区去县治40余里,包括充浦、上横扇、下横扇、施家扇……”横扇属范隅上乡四都。

20世纪70年代,庙前村(今四都村)农民在村中滩阙港地段平整土地时,在1米深的地方发现了石子街面,经发掘呈现出一条近100米的西北——东南向的石子街道。街道旁又发掘出砖砌品字形井台、灶头等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瓷片、陶片。后来经专家鉴定,这类物品出自南朝至宋朝时期。石子街道的发现见证了那个时期横扇的中心在四都村,属古四都,自然地名叫充浦。

关于充浦,史料记载有:“元大德十年(1306),大水害稼,七月大风,太湖溢,漂没田庐无数,四都、充浦沉为湖。”(《吴江县志》)。据悉,那次灾害后,充浦的市井、人家都搬迁到了地势较高的横扇沧洲荡畔。

而关于滩阙港,明朝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之《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一文,描写了明朝嘉靖年间,四都村滩阙港村民朱恩家与盛泽蚕农施复家结为亲家的离奇故事。小说里,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呈现。情节的曲折离奇、形象的鲜明、描写的细腻、语言的流畅、词汇的丰富等都超过了宋元旧作,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较高。该卷最后结局,盛泽施复与四都滩阙港朱氏世为姻谊,施复之子施德胤长大,娶了滩阙港朱恩女儿过门,夫妻孝顺。夫妇二人,各寿至八十外,无疾而终。子孙蕃衍,为大圆满。“六金还取事虽微,感德天心早鉴知。滩阙巧逢恩义报,好人到底得便宜。”这是冯梦龙写在故事最后的诗。

值得一提的是,滩阙就是今日横扇街道四都村4组滩阙港,为太湖之滨“七十二港三十六溇”之最东首。

历史不会尘封,故事流传千年,它沉淀着不同时代的文明,更是太浦河与太湖之畔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站在滩阙港,再读《醒世恒言》,看似离奇的故事似乎又很现实,因为四都这地方,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四都古韵

“博士桥”

博士桥初建无考。据当地流传的一则传说看来,此桥历史已很久远。传说元代末年,有一位风水先生说,博士桥的对面牛字圩是一只卧牛,如果在牛头上安上两只角,卧牛就会翻身,这里就会出“贵人”。后来,当地人们就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在两条港的交叉处造了两座成“八”字形的桥,形似一对牛角。日子长了,“八字桥”叫作了“博士桥”(吴语“八”“博”同音)。据了解,博士桥原为木结构,而现存之桥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用附近废址上的崇吴教寺之石构筑的。

邑宁桥

因北堍有施相公庙,亦名“施相公桥”,为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庙前港,桥长18.5米,桥面宽2.25米。

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桥东西两向均镌有对联。西向联为:“成梁正遇神仙诞,题柱还期经济才。”东向联为:“放鸭栏开春涨软,卖鱼网晒夕阳明。”

崇吴教寺

《震泽县志》记载,崇吴教寺在四都充浦村,周围九亩,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重建,由县教谕吴骥作记。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毁。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由邑人屠大化重建……至今,崇吴教寺已无踪影。

银杏树

在崇吴教寺遗址上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车行驶在吴江至七都的环太湖公路上,就能远远望见这棵古树。近看,须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将之合抱,树冠直径约36米,遮荫面积近700平方米,躯干挺拔,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气概非凡。据载,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崇吴教寺,寺里这棵古银杏是僧人根据北宋末年抗金将领花荣之女百花公主的遗愿栽种的。据传,该树龄已有800多年。

融媒记者: 韦利红

Hash:9fb01e62f8a9e358fd7fbf1cadff7429fe1888f1

声明:此文由 美丽苏州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