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臧林| 名人辈出,志士成林……

视频更精彩,使劲往下拉!

臧林

新建镇的西北窗口,

无论是地理位置

还是人文底蕴的发源,

臧林都可以算是

新建的核心和代表。

新建成人学校 原校长

刘顺灿

臧林,一步跨三县。往北一过接渡桥金坛,往东一过西河大桥是武进,往西是溧阳,还有宜兴,实际上是搭到四个县。

最早臧林的臧字就是好、善良的意思;林就是多,商贸成林、商贸成森、志士成林,因此这个地方起名为臧林。

"臧"字的出处

"臧"字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臧罚彰否(pi),不宜异同”。臧意思是好的,否是指不好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表扬和批评,不应该以这个人与你亲近或疏远的关系而不同,应该一视同仁,标准统一。

“臧林”二字,

体现了臧林先祖精神与智慧。

而臧林的老街,

是臧林历史人文的浓缩与见证。

点开视频看报道

臧林老街始建于唐宋以前,

由东西、南北两条叉路形成十字街,

总长度200多米。

当年,街面全部是用青石板铺的,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有五爿茶水店(就是茶馆)、五爿饭店、臧林的特色小吃臭豆腐、竹匠店、木匠店、缝纫店、皮匠店、酒坊、鱼虾店、月饼店、粮店,还有四家诊所,一家丝绸厂和一座百年老校。

如今,

老街上仍有几座木质结构的房子,

尽显明清风韵。

走进臧林老街,

要了解那些遗迹或旧址,

往往伴随着一个名人的故事。

从西街开始走起,

这一片林荫地带,

原来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龙王庙。

在龙王庙边上,

来安葬着一位大将张林遍。

新建成人学校 原校长

刘顺灿

向上滑动阅览

元末明初,臧林有一名武将叫储原远,又叫张林遍,谥号昂孝公,是陈友亮手下的一个元帅。

朱元璋还没做皇帝的时候,根据军师刘伯温的计策,要引诱陈友亮到鄱阳湖去与他一战。张林遍劝陈友亮不要去,陈友亮没听!结果到了鄱阳湖,被朱元璋的部队打败。陈友亮就逃到九江口,张林遍带领八百士兵,埋伏在九江口接驾陈友亮,救了陈友亮一命。后来,张林遍在一次与朱元璋的战役中被打败了。张林遍死后,村民就把他的遗骨搬到龙王庙旁边,帮他建了墓。

京剧《九江口》中就演绎了这段历史。戏名就叫《忠义臣》、《鄱阳湖》、《张定边》。张定边就指的是张林遍。

戏中张定边虽然失败,但故事情节,体现出他的机智和英雄气概,令人扼腕。过去,村民祭龙王的时候,也都会祭奠张林遍。

西街的这个地方,

原来有三进院落,

是臧林大姓储氏的祠堂之一。

至今,

臧林储氏在当地众多姓氏中,

居于首位。

宋代时期,

储氏迁到臧林,

其后代分支又迁到宜兴各地,

很多地方有储巷,

都是臧林储氏的后裔。

储氏一门,科甲鼎盛。

自宋代共走出32位进士、71位举人。

康熙六年和六十年,

出现过三次

兄弟同榜中举的盛事,

后人称“三凤重飞”。

过去,

臧林储氏共有宗祠11座之多。

再往东面走,

一座木结构的房子十分显眼,

勾勒出了老街的古老味道。

那便是同参堂,

是南货店和药店,

当年是李复和他兄弟开的。

李复

臧林老街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

是投身抗战、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

他抛弃了原本富裕安逸的生活,

投身革命,

大家都说他是典型的弃家为国。

而李复的父亲李允成,

对儿子参加革命,

也是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李复家老店的东侧,

就是臧林老街的十字路口。

从十字路口再往东走,

就进入了臧林老街的东街段。

一到东街,

就能闻到一股淳香的老豆腐味道。

新建成人学校 原校长

刘顺灿

这里的豆腐店已经有四五十年了,一直是按老传统、老手工的方法操作的。

伴着浓香的豆浆味道继续往前走,

就到了老街上著名的

汤氏中医诊所的旧址。

臧林老街上原来有好几家诊所,

但是属汤氏中医比较出名,

已申报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氏中医以内科为主,善长治疗伤寒,肝病。说起汤氏中医可谓源远流长,源于“孟河医派”的余绪,而孟河医派的形成,可追溯到东汉三国时期的葛洪医药。到了清末,孟河医派盛极一时。而汤氏中医就发端于常州孟河。自清末,传承至今,已经是第七代了。其中第三代汤振之,是在民国初期从常州迁到宜兴新建的臧林老街的。

与此同时,

臧林老街还走出了一位

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

臧林村村民 储念昌

储师竹是音乐家,也是革命者同行者,他支持抗日。年轻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当教授。他是刘天华的学生,刘天华作的词、作的曲、指法和宫法都是他制定的。

很难想像,

一条仅仅200多米长的老街,

能走出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也许是因为臧林从古至今

崇尚耕读传家的原因吧。

说到教育,

有着百年历史的臧林小学,

可以说是臧林人

重视教育的一个缩影。

这所学校正是老街上的储氏后人

利用家祠的前院创办的一所学堂。

时代变迁中,

小学已经是一派现代化的景象,

而在105年的风雨历程中,

只有学校的名字有过几次更迭,

校址基本没有变过。

臧林小学校长 储建良

臧林小学最早创办于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是臧林的名门望族储氏,利用自己祠堂的前院,创立了"私立求志小学堂"。1910年,学校又改名为官林第五初等小学。那时臧林属于官林地区。臧林小学是官林地区历史最早的小学。1915年学校又改名为臧林中心国民小学。在1949年学校又改名为臧林中心小学。1969年,臧林学校同臧林初中进行合并,改名为臧林学校。1978年学校由初中进行分离,形成臧林小学,一直到现在。

据记载,臧林小学共走出十八位以李复为代表的革命烈士,解放后,臧林小学还走出"储氏七才子"。他们当中有农业教授,数学教授,气象专家,高级工程师等等。还有一位女博士储彩娣,她是中科院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国软件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今天的臧林小学,展示了新农村教育的新形象。

@屏幕前的你,

有机会也可以到臧林老街上

走一走、看一看,

和当地人聊聊过去的那些故事……

节目版权归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整理编辑 | 提拉米苏

Hash:05e1c2653bd4af2ed828ac525f2c6a5c4db9c2f0

声明:此文由 阳羡茶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