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古建筑遗存概览(三)

所城市的建筑布局体现的是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这所城市历史文化沉淀的集大成者,作为明清畿辅八府之首的天雄古郡——大名府古城,其构造、其布局均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雄伟高大的古城墙、棋盘式布局的街道、独具特色的古宅旧第、别样风情的西洋教堂,还是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都是这所古城历史的载体,是这所古城的灵魂。

桂士辉/文

02

公署的设置与变迁

四、冀南镇守使公署

冀南镇守使公署是大名城内的军事机构,位于城内东北角,占地百余亩,在窦小街以东,莲花坑以西,满洲街、黄小街以北,北依城墙,地址广阔,这一区域在明清之际为“信地”(军队驻扎和管辖地区)。

自明初徙建大名府城以来,该地即为军事占地,延续使用到1928年,裁撤冀南镇守使后,公署一地改为驻军营房。1947年,国民党军退出大名城后,公署建筑被毁坏,门窗不存,屋顶露天,破败不堪,但是概貌尚存。建国后,一部分作为民居,一部分改建为办公用地,现在为棉织厂、农机局家属院和居民区。最晚的建筑布局示意图载清咸丰《大名府志》。

冀南镇守使公署前身是副将署,清道光元年(1820年)将副将移驻开州濮阳),大名改设总兵,副将署改为总兵署,入民国后改为冀南镇守使公署。公署的建筑布局坐北南向,最南端是照壁,北为东辕门、西辕门,再北为大门三间,大门北是二门三间,东西两侧为配房若干间。二门后为大堂五间,又后为二堂五间。最北为宅门,里面有上房五间,东西偏房各三间。大堂以东为过厅,过厅北为东书房,靠近东侧有回廊连接过厅和东书房。镇守使公署西侧为箭道、营房,屯驻护兵。1921年,镇守使周符麟在公署后面的城墙上建一小亭,高出云霄。1922年,镇守使孙岳在东关帝庙后,建设房屋作为军法处。

大名地界冀鲁豫三省之交,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正德年间,因刘六、刘七起义,河朔惶恐,大名城的军事地位凸显,为“拱卫京师”,城内驻兵一度达到“机兵6097名” (明正德《大名府志》卷三兵备)。至明末,驻军由总兵统领。入清以来,在公署办公的最高军事机构是直隶提督,驻兵除绿营外,还有满洲八旗兵。

据文献记载,清顺治五年(1648年)正月初五日,增设沧州、大名府驻防八旗兵,命武拉禅以梅勒额真(副都统)驻大名府,击土寇,靖地方。今天的满洲街就是因八旗兵驻防而得名。

此外,大名城的驻军中还有水军,清道光六年(1826年),因大名府“存城兵少,不足以操防至天津地方,名为海口,实系腹地”,裁撤天津水师营,所管491名水军改为大名守兵。可见,大名驻军的防区曾一度远达天津,不只负地方绥靖之责,还兼及海防重任。清末,兵部尚书荣禄为加强京畿防御,新编组武卫军,保定正定、大名府等地驻有练军16个营,约5500人。可以说,大名城驻军在中国陆军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914年3月,直隶都督赵秉钩呈请将天津、大名、正定、通水、宣化等五路总兵,分别改设为天津、冀南、范阳、蓟榆、口北镇守使。冀南镇守使辖47县,是河北省西南部重要区域。当时大名城驻军一个混成旅,混成旅旅长兼镇守使,由中央陆军部任命。1928年,国民党北伐军将奉军驱逐出河北省后,撤销冀南镇守使,冀南镇守使走完了它最后的一段历程。

五、元城县署

元城县署坐落在东大街路北,座北南向。作为附郭县,元城县署与大名府署同为这座古城的最早的行政机构,于1403年,元城知县赵玉在任时自唐宋故城迁建到明城(有文献记载为知县宋智,康熙《元城县志》为米智,但据考证元城县职官表,宋智于明洪武初年任元城知县,而大名城始建于永乐初年,当时的元城知县为赵玉,据此,徙建县署的应为赵玉)。1914年随着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元城县署废弃,共存世501年,比大名府署多出一年,是目前这座明清古城内存续时间最长的公署。

元城县署自营建以来,为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南北三堂建筑,后多次重修,形制有所改变。现存的清康熙《元城县志》所载的县署图为传统布局,同治《元城县志》所载的县署图为受风水思想影响改建后的布局。

元城县署原分为三个中轴区,中区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仪门,牌楼,大堂,二堂,宅门,三堂,三堂东西不与两边互通,仅南一小门与前通。东区自照壁东偏,自南向北依次为宾馆,土地庙,二门,三门,堂等,西区自照壁西偏,自南向北依次为典史署,监狱,后为二门,三门,堂等。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县陈伟重新建设三堂和附属房屋,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知县李俊友,雍正二年(1724年)知县王曰恭又进行相继修葺。

改建后的元城县署,大堂以南仍是中轴线布局,最南端的照壁北为大门,为仪门,大门、仪门东改为关帝庙和衙神庙,大门内西偏仍旧为典史署,监狱等,北达大堂西,不再直达县署尽头。仪门后,为牌楼,牌楼后为大堂,大堂前的东西廊房为六科班房,东为礼户吏,西为工刑兵。大堂东为库楼(狱仓)。大堂后的二堂、三堂拆毁,成为空地。由大堂往东为一小门,小门后为宅门,宅门后为二堂,二堂前东西对称,为过廊。二堂北为内宅,东为马号。由大堂往西为一小门,北行有门通往原三堂区域,光绪末年,知县马毓藻重修大堂,并在这片空闲区域修建南北客厅各五间,接待士绅,批阅公文改建为宾馆。此外,元城知县翁耀、郭时亮、朱溥、杨应枚也次第补修。民国《大名县志》名胜中记载元城县署有涌青堂,但县署图缺载,其地址无法判定。

元城县署改变建筑布局的时间,文献记载在李俊友、王曰恭之后,但具体时间不详。因为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卦教案中,八卦教徒冲入元城县署,砍伤知县沈云尊并其子,打开元城县监狱。受此牵连,沈云尊被革职。详查改建后的元城县署(同治《元城县志》所载的县署图),与因八卦教案而改建的大名道署可谓异曲同工,均打破原来的中轴线格局,拆除二堂,改建宅门,均在公署的东南方位建关帝庙等。据此推测,元城县署改建极有可能与道署的西迁和建筑格局的改变一样也是缘于八卦教案,继任的元城知县为趋吉避凶而对县署进行了大规模改建。

1914年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县署废弃,1920年改为普通监狱,并购置周围居民宅基扩大了规模。程廷恒任大名县长以来,将此地改为体育场,举行体育比赛。平常作为城内一个群众娱乐的场所。建国后,改为广场和体委、总工会驻地,体委、总工会迁走后,此地多半成为民居,现在旧貌无存,但四至可辨。

六、大名县署

大名县与元城县同为大名府城的附郭县,两县同附郭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两县先后为附郭首县,明永乐初年至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元城县为附郭首县,此时的大名县驻地在旧治村。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漳河、卫河水毁魏县城和大名县城,清乾隆二十三年,裁魏县,归并元城县、大名县,大名县移治大名府城,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大名县替代元城县成为大名府城的附郭首县。废除府一级建制后,大名县取代大名府,这座古城改名大名县城。

大名县公署有两处:大名县移治大名府城后,将天雄书院改作公署,最晚的建筑布局图存乾隆五十四年《大名县志》;民国初年,废除大名府后,大名县移到大名府署办公,一直到1945年将日寇驱逐出大名,大名县公署没有再迁移。我党解放古城后,大名市政府设在道口西南,其后的大名县政府驻地在东大街路北的天主教堂。大名府署的建筑布局前文已经作了介绍,今就天雄书院的大名县公署建筑布局介绍如下。

大名县公署移治附郭后,将天雄书院作为县署,仅是权宜之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6月,知县秦学溥申请到国库银7000两,拓宽地基,进行大规模的营建,乾隆二十八年6月竣工,历时两年。修建后的大名县公署,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制,曾经是首县的元城县就相差甚远,更遑论其他县的公署了,文献称其“堂室鼎新宏阔,畿南诸邑无一伦比”。

大名县署座北南向,周围数百武,前后共三堂。最南是照壁,北有榜棚五间,再北是大门,大门东是典史署,大门往北是仪门,两侧是角门和配房,再东是衙神庙。仪门北是戒石坊,再北是大堂三楹,建于高台之上,“护以抱厦”。大堂左右两侧有书吏办公用房15间,前方的甬道两旁是皂吏房。大堂东有角门,角门后边是库楼。大堂正北是宅门,宅门两侧是廊房。宅门北是二堂及两厢均是楼房5间,楼上能往来相通,这即是元城书院的上达楼,二堂正楼上文昌像尚存。二堂北面是三堂,三堂也是楼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三堂东是内宅,跨内宅门而入,正北主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内宅门南是过厅5大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县张维祺将过厅命名为“悦安”,并作为自己的为官箴言。过厅再往南,是雅集堂三间。雅集堂往南,有月门通往幕厅,幕厅是幕僚居住区。幕厅再南就是典史宅、典史署和衙神庙。监狱在仪门西边,监狱北边是马号,马号西邻寺胡同,因为马号窄狭,张维祺购买居民宅基地扩建成马厂,在马厂北建有马神庙

大名县署建成后,历经百余年间的风雨飘摇,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苗玉珂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维修碑记镶嵌在大堂西墙壁。入民国后,大名县署移往大名府署,此地废。1918年改为直隶高等审判厅、高等检察厅公署,1928年改为河北省高等审判厅第二分院公署,除上大楼外,旧制荡然无存。

解放后,不知何故拆毁,建国后改建成大名县社的辨厂,现在划分为民居。询问周围居民,均答此地是民国二分院,再问大名县署、天雄书院、三省总督署,茫然不知,更别说明代的元城书院了。

(连载三)

编辑:罗楠 审核:冯军兵

联系电话:0310—6572336

投稿邮箱:dmxwxb@126.com

Hash:f0eefcd2d05422bb0b33af32aadf4a15f84134d1

声明:此文由 融媒大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