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皇帝神秘出家的那个地方,曾被烧毁,现花1.8亿重建

在我国古代史上,帝王出家为僧的事并不多见。但是“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这无疑是十分罕见的。

崇圣寺。这个寺庙的名字也不是唯一的,虽然是有相同的寺庙名字,但无疑这个寺庙是更具有独特的风格,不论是从它的经历,亦或是它的建筑风格特点和表现出来的文化,也是具有很独特的吸引力,而因为它所拥有的一些区域特点,对当地的旅游文化意义也是很大的,更是受到民众的喜爱。

距离大理古城西北约1公里的崇圣寺,建于南诏国时期,具体建造时间不详,据记载先建起了三塔,然后建起了崇圣寺。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由于经历过多次火灾地震,几百年下来,塔身已经可以看出明显倾斜了,马上要变成“比萨斜塔”了。

三塔这个名字,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里不仅仅代表着大理,更是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喜欢金庸小说的人会对崇圣寺有更多的想象,而且历史上也确有九位皇帝禅位为僧,出家崇圣寺。

这三座塔始建于南诏丰诺年间,至今已两千多年历史。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塔,其外观似西安的小雁塔,都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南北两座小塔高43米,是10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

但它曾经在历史上被烧毁过,烧得只剩下三塔被保存下来了,而其它的寺庙建筑则是破败不堪,也是非常的令人痛心,不过后来当地也是耗资1.8亿来将它重建而成的,虽然是没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但如今也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而除却千年不倒的佛塔,9位在此出家的皇帝,崇圣寺还有着其它诸如雨铜观音、大黑天神之类的传说,这些传说无一不代表着当地人民的信仰。 愿每位来此的人,都怀有一颗敬仰之心,感悟这座恢弘壮大的“皇家国寺”。

寺庙位于苍山山麓,坐西朝东,沿着山势而建,从大门口进来一直往里边走,一路都在上山,颇费力气。寺庙规模浩大,香火也非常旺盛,是外地游客到大理的必到之地。

Hash:d9325989c6a16c4e4a7202e91992e5b1d8884674

声明:此文由 百家旅游官媒自媒联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