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鲜闻|江苏首个!扬州骄傲!里运河-高邮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运河传媒讯(邮萱 张旭)11月26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2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暨第五届非洲区域会议传出好消息,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入选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江苏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今年,我国江西潦河灌区、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也成功入选。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6处。

里运河-高邮灌区:水系连通工程典范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都是世界级遗产品牌,截至2020年,我国有23处古灌溉工程入选该名录,而江苏一直空白。

“高邮有着7000多年的农耕文化,农耕与灌溉相互依存。2020年11月,在省水利厅的建议下,我们组建了申遗专家团队,准备了详细的申遗材料。今年2月,经过国内遴选,‘里运河-高邮灌区'入围2021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候选名单。”高邮市水利局局长潘玉华介绍,按照申遗标准,申报的灌溉工程必须历史悠久,至少在100年以上,且至今仍在沿用。里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邗沟。里运河-高邮灌区自西向东共有三大功能区,分别是高邮湖、里运河、灌区。高邮湖与里运河间有西堤三闸,里运河与灌区间有归海五坝、南水关、东堤六闸九洞,由此形成一个完善的灌溉调配体系,通过运堤的水闸、水关、水洞,让水在湖、河、田之间自由发挥作用,实现高邮湖蓄水、西堤三闸调水、东堤六闸九洞配水功能,最终达到灌溉目的,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水系连通工程的典范。

用现代科技践行千年前的治水理念

潘玉华告诉记者,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背后是灌区越来越完善科学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如今,高邮灌区按照“专业管理、多方联管、群众参管”进行灌溉管理,由灌区管理处作为专管机构,负责全灌区的用水计划、水量调度、管理考核等工作。灌区还执行“集水期灌”灌溉制度,开发了智慧灌区云平台,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在各级引水闸设置二维码,将渠道供水时间等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实现了“农民用水早知道”,用现代科技来践行千年前的治水理念--“防不足、泄有余”。

“除了对灌区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外,灌区遗产在新时代也被赋予了服务社会的功能。”潘玉华说,目前,灌区建立了水鉴馆、陈瑄治水纪念室,用以挖掘、展示灌溉工程遗产历史与文化,已初步建立起遗产区标识系统。

传承水利文化,拓展水利旅游

申遗成功后,里运河-高邮灌区将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高邮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里运河高邮段还有南关坝、平津堰、御码头等水利遗产,高邮将建立健全遗产保护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传承悠久的水利文化,发掘可持续的古人治水智慧。

"将里运河-高邮灌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融合发展。"上述负责人说,高邮正计划建设"里运河-高邮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公园、高邮市水情教育中心、大运河文化展馆等设施,把里运河高邮段打造成既能观光、休闲、度假,又能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综合风景区,拓展具有高邮特色的水利旅游。"我们还将系统地排查里运河高邮段沿线的水利、自然、文化遗产,建立遗产保护名录、标识体系、基础数据库及网络信息平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科技以及景观价值,大力弘扬治水文化,让各类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延伸阅读

“里运河-高邮灌区”灌溉工程遗产概况

“里运河-高邮灌区”灌溉工程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治水理念。修筑堤堰调节运河水位,形成“防不足,泄有余”的治水理念;修建完善里运河东西两堤,实现运河与湖泊的分离,不仅避免了船行湖中的风浪之险,还使高邮湖成为调节漕运与灌溉的水柜。二是工程布局。形成湖河潭三大蓄水载体,利用水闸水洞水关水坝四类灌溉调水通道,通过干支斗渠三级配水网络,形成完善的灌溉用水体系;三是建造工艺。闸、坝主体为条石结构,密集杉木桩做基础,周边为三合土。条石之间用石灰糯米汁灌注,并用铁锭连接。坝面成流线型溢流面,历经数百年洪水考验仍保存完好,耳闸仍在发挥灌溉作用。四是水文观测。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在高邮御码头设置了“水则”,连续性进行水位观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早期系统性水位监测活动,也是淮河流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文站。五是治水成效。实现两大动态平衡:调节旱涝的水位平衡;兼顾漕运和灌溉的功能平衡。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点

1、车逻闸

车逻闸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是归海五坝之一车逻坝的耳闸,也是高邮灌区车逻干渠的引水闸,现状灌溉面积约2万亩,是“里运河-高邮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主要遗产点之一。工程采用石工结构,主体由条石砌筑,石灰糯米汁灌缝,条石下用3-8米长杉木桩做基础,桩下周边为三合土,建造工艺精细,坚固耐久,至今已运行280余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堤工总局重修,上游增建浆砌块石裹头;1950年接做下游混凝土闸舌护坦;1956年汛期,因该闸高度不能防御高水位,在上游闸顶加高条石3层。

2、界首小闸

界首小闸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位于高邮市界首镇南,是高邮灌区界首分干渠的引水闸,现状灌溉面积1万余亩,是“里运河-高邮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主要遗产点之一。

清《高邮州志》载:“界首闸金门宽四尺六寸,石高十三层,顺治十年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采用叠梁式闸门,浆砌条式结构。民国21年(1932年),由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改宽加深,闸身长9.15米,闸底高度落低0.53米(一尺六寸)。民国23年(1934年),又于上游增建浆砌块石裹头。1956年汛期,因该闸高度不能防御高水位,在上游闸顶加高条石3层(包括盖顶增高1米)。1958年,在界首小闸下游,建临时性简易小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40千瓦(1979年废弃)。2021年,实施旱涝灾后应急治理工程,保留原有闸身文物部分,拆建运河侧洞首,在闸首上游及堤身迎水面新做防渗墙以及管理房。

3、子婴闸

子婴闸,因其下游子婴河而得名。子婴河古称子婴沟,是高邮与宝应的界河,开凿于西汉元狩年间,以秦始皇之孙命名。清代高邮贡生孙应科在《里下河水利编》中说:“运河三百余里,宝应居其中,界首之子婴沟中而又中”。

现存子婴闸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为叠梁式闸门,条石结构,是高邮灌区子婴干渠的引水闸,现状灌溉面积10万亩,是“里运河-高邮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主要遗产点之一。

子婴闸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为河臣潘季驯主持修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靳辅治河束水攻沙,废闸建坝,改筑子婴坝。乾隆四年(1739年)于坝的两端分建二闸以泄洪,名子婴南、北闸,由宝应县主簿负责管理。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合二为一,改建成今天的子婴闸。1953年6月交高邮管理;子婴河为两县共享,宝应南部和高邮北部地区皆能得其灌溉、排涝之利。2021年,实施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对该闸进行了保护性加固。

4、南水关洞

南水关洞位于高邮城区南门外运河东堤下,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路过高邮,视察河工,重修南水关涵洞,“口门宽高各一尺八寸,水下盐河”;乾隆五年(1740年)时重修,插板式洞门,条石结构。民国23年(1934年),增建上游浆砌块石裹头;1957年,在运河整治工程中进行接长加固。

南水关洞原为高邮城南北市河水路的南入口,将大运河的水源引入进城内,供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近郊农田灌溉用。现存水关南北长8米,南接水关洞和运河相通,洞身原穿城墙而过,解放后城墙拆除,洞身压在运河堤防下,现存水关和市河仍发挥城区生态活水和排水作用。

5、平津堰

平津堰位于高邮城西大运河西侧古运河故道边,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11年),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为阻遏湖水,灌溉农田的大型水利设施。堰原南起江都邵伯,北至宝应县,今在高邮城区运河西堤镇国寺塔段仍尚存明代条石砌成的一段近百米的古石堰。古代的运河建设者通过筑堰挡水来调节运河水位,在保证运河漕运的同时,兼顾了漕运和灌溉的功能平衡。

6、南关坝

南关坝位于高邮城南,里运河与盐河交叉口东北侧(今运东船闸),是运河东堤归海五坝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由明平江伯陈瑄主持修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河道总督靳辅将原土坝改建成三合土坝;康熙四十年(1701年),河道总督张鹏翮将坝体改成为石坝。

历史上高邮湖水患频发,建坝是为除湖河水患之灾,为减水坝即开坝泄洪之用,其功能为“水涨听其自漫而保堤,水小听其涵蓄而济运”,概括地说,即在保证漕运通畅情况下,让多余的水尽早排出,以减轻运河东堤的压力。现存石质坝体的滚水坝实现了既能不毁堤而泄洪,又能节制水面而济运,是见证黄河夺淮水患治理的历史痕迹,也是大运河上重要的水工遗产。

1984年,因建运东船闸,拆除部分坝体,仅剩北坝头和部分修坝石碑。2018年,高邮市委市政府对南关坝进行修缮保护和展示,复原了部分石堤和护坡,并在坝顶建正门三间,左右附属房各三间,坝体四周砌仿古式围墙,形成一院落,现辟为南关坝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来源:综合高邮市水利局等

见习策划 桂艳 延晨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Hash:23a111805ed7d8236b802d0741ea11524726e4fc

声明:此文由 大运河传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