翥云文化| 五代七进士,父子两翰林——王敬铭家族

▲见证了王敬铭家族兴衰的翥云峰

王敬铭家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代名相王旦之侄王玄,属大名鼎鼎的三槐堂支派,也是太原王氏的一脉。王玄自北迁南,居昆山,被王敬铭家族奉为始祖。明洪武年间,王玄后人王芬与其兄王英析箸,入赘嘉定陆氏,遂迁居嘉定县六都介山墩(今属马陆镇),因而被后人尊称为介山公。

王芬九传至王泰际。自王泰际至其八世孙王焘曾,经十代,历时近三百年,王氏家族逐渐成为一个文化世家,不仅在嘉定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即使放入明清江南望族群体中加以考察,也不遑多让。

功名为秀才、贡生者姑且不论,进士即多达七人,分别为王泰际及其孙王畮、王恪,曾孙王敬铭,玄孙王元令、王元勳,来孙王进祖,其中王敬铭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其父王畮为翰林院庶吉士,正可谓“五代七进士,父子两翰林”。嘉定大姓科名之盛,在明清两代无出其右者。

王泰际:隐居终老的进士

王泰际(1599—1675),字内三,号砚存。自幼聪明好学,处事沉稳老成。明崇祯三年(1630),三十二岁的王泰际参加江南乡试,中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王泰际和同县举人黄淳耀一起赴京会试,双双考中进士。这一年,他四十五岁。照例,读书人在考取进士后,就可以授官职。但此时,内忧外患的明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王泰际和黄淳耀商量后,决定不在乱世为官,回乡隐居读书。

第二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明王朝土崩瓦解了。不久,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清王朝,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则在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王泰际知道了当时的形势后,写信给黄淳耀,提出共同隐居的计划。黄淳耀十分赞同王泰际的想法,在复信中说:“去城而乡,虽埋名不能,而全身可得。冠婚丧祭以深衣幅巾行礼,终身称前进士,一事不与州县相关,绝迹忍饿,可也。”

顺治二年(1645),黄淳耀因被推为“嘉定恢剿义师”的首领,隐居不得,最终为抗清而殉国。事实上,在清军兵临嘉定之前,王泰际和儿子王霖汝就积极组织乡兵,号称王家庄兵,勤加操练,以图保境安民,后来成为抗击清军的有生力量。王泰际本人也参加了保卫嘉定城的战斗,所不同的是,城破之后黄淳耀选择了以死殉节,王泰际选择了隐居守志。此后,王泰际三十多年足迹不入城市,在乡间读书种田,不与清廷合作。御史多次登门拜访,劝其出仕,都被婉言谢绝。他在《书怀》一诗写道:“生守终身前进士,死丹片石晋遗民”,这是他真实的心灵写照。

在嘉定城东,王家有自己的园宅寿砚堂和东皋芝园,其中后者风光尤为旖旎,有药栏、荷沼、丛桂、孤松、寒梅、瘦竹等景物,成为王泰际与诗朋文友举行酒会和诗会的主要场所,与会者皆为一时名流,如太仓籍著名诗人吴梅村、陈瑚,以及本县名士赵洪范、张鸿磐、苏震、苏渊、陆元辅,这就是嘉定文学史上著名的“东皋雅集”。

太仓人吴梅村与王泰际早就相识,又是乡试同年,过从甚密。王泰际考中进士后,回昆山重建先祖王葆祠,吴梅村特意为之撰写了《重修王文毅公祠记》,又有《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四首》,是为祝贺王泰际七十寿辰所作,诗中把王泰际比作汉魏之际的隐士焦先,对其洒落闲适的隐居生活十分欣赏和向往。

尽管隐居乡间,王泰际并非完全不问世事,仍保持着爱乡爱民的情怀。顺治初年,嘉定县令在议定嘉定税粮的数量时,故意提高征缴额度,以便中饱私囊,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王泰际据理力争,与嘉定县令论辩。县令语塞,无言可对,就派人暗中向王泰际赠送银两,遭到王泰际的拒绝。有一次,王泰际梦到一位神人对他说:你敢于为民力争,积德行善,大有阴功,将得到一个有出息的曾孙。次日晨起,果然孙媳妇生了儿子,就是后来考中状元的王敬铭。

王泰际爱诗成癖,精选汉魏以来古今体诗八十卷,编为《历代诗类钞》(一名《过目诗选》)。对于这部诗选,王泰际十分珍视,他仿照唐代贾岛的故事,每逢除夕都要用美酒来祭它。

晚清词人况周颐对王泰际的人品和词品非常欣赏,他在《蕙风词话》卷五中说:“内三先生固深于情者,宜其能为情语也”,并认为《浪淘沙》下阕的后三句“由无情说到有情,语怨而婉”,信为妙笔。

古时,高官重臣卒后,朝廷会根据其品行为之拟定谥号,王泰际虽然是进士出身,但一生未涉足官场,自然不可享此殊荣,然而在嘉定士林,他却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影响,大家一致认为他“植节甚坚,始终一贯,可谓贞矣;学行之正,为世师法,可谓宪矣。因私谥曰‘贞宪先生’”。理学名家陆陇其素来仰慕王泰际的节义与学问,康熙十四年(1675)出任嘉定县令,而王泰际却刚刚作古,陆陇其以未能与之相见而深感遗憾,特意撰文祭奠,中有句云:“先生之名,青汗堪垂;先生之行,白璧无污;先生之著述,可藏之名山;先生之诒裕,将贡之天府。”

王泰际共有三子,长子王霖汝,崇祯十二年(1639)中举人,次子王楫汝,顺治八年(1651)中举人。王楫汝有六子,长子王畮一支,代有贤才,是王家人才最集中的支系。王家七进士中有五位出身于此支,分别是王畮本人、其子王敬铭、其孙王元令、王元勳、曾孙王进祖。

王畮:五云方晓日,一第已斜阳

王畮(1646—1719),字服尹,又字树百,号补亭,王楫汝长子。他禀赋明敏,十六岁就中了秀才。然而,此后科场蹭蹬三十四年,直至五十一岁才考中举人。又过了十六年,始成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科进士,时年已六十七岁。王畮在殿试中的成绩本是倒数第四名,但是康熙帝久闻王畮的才名,又为其一生执着于科考而感动,于是在随后的畅春园复试中,特意将其拔置为第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及第后第二年,长子王敬铭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父子二人两年内先后登第,且同为翰林清要,堪称旷世荣遇。一时间,朝野上下传为美谈。看到王家在官场上已后继有人,年届古稀的王畮脱下上身不久的官服,毅然辞职归里,与朋旧饮酒赋诗,颐养天年。

王畮晚年中进士的情形,给康熙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康熙五十八年(1719)夏,康熙帝率王公大臣到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消暑,王敬铭也在随驾之列。一天,康熙皇帝问王敬铭:你的父母是否健在?王敬铭答道:都健在。康熙接着说:双亲健在是你的福气,他们都高寿几何?王敬铭回答:双亲同龄,都七十四岁了。康熙十分高兴,提笔写下“齐年堂”三字,命人刻成匾额赐给王家。当时,嘉定城中宅第林立名人题写的匾额难以计数,但出自御笔的却仅此一块,这无疑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同年,王畮在家乡去世。

王畮才性警绝,少年时即驰誉文坛,握笔洒洒不休,是大学者陆元辅的得意门生,又得到大诗人吴伟业的指点,诗文可圈可点,与赵俞、孙致弥、侯开国、张云章、王度、张僧乙、李圣芝合称“疁城八子”。

晚年的王畮迁居嘉定东城,买下了前明进士赵洪范的住宅岁有堂。堂前一块奇石翥云峰,体势奇崛,玲珑剔透,相传是花石纲旧物,是赵洪范在云南为官时所得,不远万里从海路运抵嘉定。王畮爱石及屋,遂将岁有堂更名为翥云堂

王畮有子四人,王敬铭、王辅铭、王功铭、王思渠。

王敬铭:康熙帝亲自教出来的状元

王敬铭(1668—1721),字丹思,一字丹史,号未岩,别号味闲,又署吴疁、玉溪生。生有宿慧,博览群书,文章醇雅洒脱,尤长于诗。他的诗澄静秀雅,恬淡宁和,既深得田园诗派三昧,又充溢着佛理和禅趣。如《种菜词》组诗其中的三首:

也能密密也疏疏,也不烦浇也不锄。

多雨少晴也自可,风吹雨打也由渠。

青蓬蓬好一窠窠,其奈青虫蚀叶多。

蚀叶既多看变化,化为彩翅绕灯蛾。

僮嗔蚀破翠云香,待把青虫尽捉将。

我急呼僮休捉尽,苔牋篆尽赏洪荒。

王敬铭善书法,尤工小楷,点画精妙,奕奕生采。王原祁见其所绘山水,颇为惊异,以为董其昌复生,遂收为入室弟子,又指导其遍临宋元诸名家,使其成长为四王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骨秀神清,书卷之气溢于纸墨,世人奉若奇珍,争相收藏。

王敬铭早年以秀才身份入国子监学习,制艺效法归有光,博大精实,但每每在乡试中名落孙山。康熙四十六年(1707),圣驾南巡,王敬铭于吴江道中迎銮献诗画。康熙帝看后,对其青眼相加,并对时任户部侍郎的王原祁说:“汝家有如此一个人,何不早奏?”遂应召入畅春园供职,后充任武英殿纂修官。六年后,依例可以外放为县丞,但王敬铭生平自视甚高,不肯屈就,立志从科甲出身。同年,康熙帝六十大寿,特开恩科,招贤纳士。就在这一年,王敬铭春秋联捷,顺利通过顺天乡试和会试,且在殿试中拔得头筹,一举成为该科状元,也是嘉定科举史上的第一个状元。康熙帝在召见新科进士时,非常得意地对身边的大臣说:“王敬铭久直内廷,是朕亲教出来者”,并特旨在京城中赐给他一座状元府。

状元及第后,王敬铭依例出任翰林院修撰,参与《万寿盛典》的纂修。康熙帝对王敬铭十分器重,常称他为“里边人”,也就是自己人的意思。为了日后重用王敬铭,特意安排他担任康熙五十四(1715)年会试同考官、康熙五十六年(1717)江西乡试主考官,以帮助他积累人望和功绩。王敬铭行事公正廉明,选拔的都是一时俊彦,没有辜负康熙帝的知遇之恩。

康熙五十八年(1719),父亲辞世,王敬铭归乡守制,因哀伤过度而致病,不久亦魂归泉台,年仅五十四岁。他的妻子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孙致弥之女,二人育有一子王元晟,后来成为崇安知县、南翔陆廷灿的乘龙快婿。孙、陆两家也都是诗礼旧族,嘉定大族之间互相扶持、互为婚姻,由此可见一斑。

王敬铭的弟弟王辅铭(1672—1754),字翊思,号如斋,贡生。今嵌于嘉定孔庙碑廊的《金粟道人(顾瑛)小像石刻》、《倪云林(瓒)小像墓铭合刻》,都是王辅铭的旧藏。

王辅铭的长子王元令,字献阶,号退庵,乾隆四年(1739)进士,一生宦海无惊,较为顺利。初任福建司主事,保举员外郎。乾隆七年(1742),升浙江严州府玉环同知。玉环地滨海,多海盗滋扰,王元令一上任,即设计捕获匪类,政有能声。乾隆十三年(1748),母亲病故,丁忧归里。服阙,出任山西太原府同知,重修唐叔虞祠(即晋祠)。不久,又代理汾州知府,剔弊除奸,为上司所倚重。汾州民尚勤俭,王元令因俗而治,为政宽柔,与民休息,不妄兴大工。

王元勳:公子王孙之师

王元勳(1728—1807),初字秀峰,后字叔华,号东溟,又号冲成子,晚号易圃居士,王敬铭之侄,王思渠第三子。

国有兴替,家有盛衰。传至王元勳之父王思渠时,其家族财富骤减,人才凋零,处境十分困窘。王元勳虽然最终考中进士,重振家声,但其科举之路并不顺畅。家道中落,财力不足,为了筹措学习和应考的经费,无奈之下,王元勳将祖宅翥云堂售于周氏。乾隆四十二年(1777),王元勳中顺天乡试举人,年已五十,所幸次年即中进士,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久,赴江苏徐州府担任教授。

在徐州府教授任上,王元勳除掌管本府文教之外,又辅佐上司勘灾、散赈、捕蝗,尽忠职守,心力交瘁。曾奉命夜查沛县太行堤,戊时,河堤决溃,王元勳当机立断,迅速调集船只拯救溺水民众,很多人因此得以幸存。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在育人方面颇有建树,门下英才林立。未及第前,即时常出入侯门,训导公子王孙。曾被礼聘至曲阜孔府,为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讲授课业。又被首辅阿桂奉为座上宾,督导他的两个孙子那彦成、那彦宝,二人后来分别官至直隶总督和成都将军。此外,他的弟子中知名的还有宝山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印鸿经以及其弟孝廉方正印鸿纬、清河籍进士张时霖等。任徐州府教授的十八年间,他的本职工作干得更是有声有色,屡次受到朝廷嘉奖,说他“教士有方,授经多术。持躬醇谨,人才正藉以陶成;讲业详明,文义实资乎研究”。

王元勳不仅以诗词闻名,做人更以宅心和厚为本,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节。为了应考,他来往京师二十余年,虽然结识了不少高官显宦,但从不要求对方在科考中助自己一臂之力。中进士那年,王元勳正在首辅阿桂家担任教席,而阿桂恰巧是该科的读卷官。此时,元勳若将自己的文章内容透漏给阿桂,请他在阅卷中予以关照,必然对自己非常有利。然而,阿桂始终不知哪一份试卷为元勳所作,也就说明他不肯通过这种伎俩猎取功名。因此,时人认为他们宾主二人都是难得的贤者。

王元勳长子王述祖、次子王进祖,亦为一时之选。

次子王进祖,字宾之,号云夫。乾隆五十四年(1789)顺天乡试举人,四年后成进士。授任湖北黄梅县知县,后调任河南西平县。性慈孝,为官在外,思父心切,接父于西平任所,日夜侍奉。父卒,回乡守制三年。再出任黄梅知县,迁孝感、施南二县。

王进祖每到一处皆有遗爱,亲父老,爱士子,甚至对狱中囚徒亦体恤有加,若非罪有应得,不轻易施以鞭笞。在黄梅知县任内,县内巨绅与一名秀才因矛盾而诉至公堂,巨绅之仆代主出庭,仗势欺人,凶悍异常,喧哗咆哮,企图以淫威压服王进祖,在官司中获得优势。进祖不畏权势,当廷对悍仆施以刑杖,并最终判秀才赢得官司,因而与巨绅结怨。巨绅动用关系反噬,进祖不久因此卸任。

在孝感期间,他与当地士人一道整理文献,于嘉庆十六年(1811)完成对康熙《孝感县志》的增订和续补,并雕版刊行,是书今仍流传于世。

▲王敬铭在人民街的遗宅▲

-END-

文字内容来源:2016年4月26日 嘉定报

Hash:56a80d545deae4d0b3f9f7b0d65e994776461471

声明:此文由 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