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东南 | 唤醒老建筑的故事(二)

东南时光(二)

建筑 历史 文化

114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东南大学校园里弥散着宁静的整体之美,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里始建于20世纪初的建筑,是一部凝固而生动的校史,见证着百年东大的变迁和辉煌……

老建筑不仅代表一定时期的文化,还拥有某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甚至有一个关于建筑物本身形成的古老故事,而记忆校园发展的直接载体就是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校园也是有生命的,老建筑就是校园的记忆。”

年复一年,一些老建筑会被新建筑代替,或经过整修,焕然一新。在经历了一些年头后,各个年代和样型混合的建筑便出现了。

东南大学体育馆,位于校园西北角,大操场的西侧。建筑造型风格受西方古典复兴手法影响,突出入口,青砖墙,拱形窗,屋顶设烟囱,西式扶梯双路上下,造型简洁,色彩素雅。

我们细心凝视,从这些建筑的缝隙和角落里看到的,是时间在其中纵横斑驳的痕迹。

记忆里的体育馆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大学最著名的体育馆之一。1921年郭秉文主政东南大学时筹建,1922年立基,1923年落成。面积2317平方米,该主楼耗资金6万银元,游泳池及配套设备4万银元,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

体育馆落成后,不仅作为体育健身之所,亦为集会、讲学之处。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均曾在此做过演讲。

保留旧物的意义决不是要表现过去的岁月留在其上衰败的痕迹。

健雄院

健雄院历史悠久,曾名 口字房、科学馆、江南院。

口字房始建于1909年,是两江师范学堂的主楼。那时条件艰苦,这座楼只有两层,却同时作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用。1923年,一场熊熊大火烧毁了口字楼。

后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于口字房原址兴建科学馆。1924年破土,1927年建成,面积5234平方米,新建的科学馆成为了培养理科人才重要基地。数十年来,师生中仅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便有 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等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吴健雄亦曾就读于此。

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为纪念并入部分系科的江南大学, 科学馆更名江南院。

1992年学校九十华诞,更名为健雄院。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地。 我校信息学科可追溯到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建立的电机工程系,当时该系设有电机制造、荷电铁道、无线电三个组。

风物

健雄院前的墨杉

1907年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种在东南大学。1998年园林部门将它定为古树名木,编号为“052”。100多岁的它,胸径超过1.2米,高30多米,据了解,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株墨杉。

它是北美落羽杉的一种,和中国的水杉一样,是古老的孑遗植物。该属共有3个种,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简称墨杉)。是半常绿植物

中山植物园的专家用植物园的落羽杉为母本和东南大学的墨杉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中山杉。美国专家来考察时对它一见钟情,将种子带回家乡推广,并将之命名为“南京美人”。目前中美双方正合作为中山杉申请国际植物新品种专利。

人物

孟芳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此三馆的建设体现了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和远见。三馆的规模与质量,在20年代的中国,均堪称第一流的建筑,沿用至今仍在发挥着他们在治学、研究、集会、振兴体育等方面的作用,也为中大、南工及今日的东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郭秉文“公办民助”的思想,采取公家拨款’独资捐助、个人赞助、校董会集资、银行投资、外国基金会捐资等多渠道筹资的办法,收到了较快较好的效果。在20年代许多学校连薪金也开不出的情况下,东大却能兴馆建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图书馆,1985年落成,馆名由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题写。

我校各校区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共5.7万多平方米,总阅览座位5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337余万册,中文现刊3600多种,外文现刊901种,中外文电子图书81.2万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3万余种,各类数据库170个。

四牌楼校区

新图书馆

即使是校园里较新的建筑,这里也留下了求知者通往知识路途上的无数脚印。光阴在改变,一代代师者学子也从时光里出走,不断向前。

老建筑不只是经历过风雨侵蚀的古老建筑物,它存活了下来,带着随时间而来的精神内涵。

中山院

中山院,初建于1922 年。原为南高附中教学楼, 巴金先生曾在此求学一年有余。楼高三层,教室18 间。 因学校历史上曾名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期间即命名该楼为中山院,属文学院。1952年为建筑系系馆,1958年为教学楼。 1982年拆除重建,新楼于次年落成。面积7433平方米,与东南院有平台连通 。现为学校主要教学楼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所在地。

东南院

东南院曾是中央大学法学院所在地。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将社会科学院改称法学院。1932年至1937年间,中大法学院即设于此,为二层楼房。

因学校名东南大学,且该楼地处校部东南隅,遂以东南院名之。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东南院作教学用房。1982年拆除重建,新楼于次年落成。面积2799平方米,与中山院有平台相通。

前工院

前工院

初建于1929年中央大学期间,时为两层教学楼。 抗战胜利后,工科发展迅速,工学院成为全校学院中之最大者,乃将该楼划归工学院使用。1952年院系调整,于四牌楼校址成立南京工学院,遂命名该楼为前工院。1987年拆除重建。面积10700平方米,为四牌楼校区主要教学楼之一。

这三所教学楼里,留下了无数东大学子穿梭与驻留的身影。这里见证着东南大学悠久的校训、学风与校风,成长于此的师者学子也是东南大学新时期的开创人与先行者。

东南大学

时光里的东南

1小时前 东南大学

如今,校园里的老建筑依然发挥着其功用,它不仅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也在每一位来此求学的学子内心种下一粒种子。当这粒种子发芽成长起来,长得笔直而健壮,而蕴藏在其中的,正是东大精神的内核。

摄影:丛从 季杭为

编辑:刘硕

部分文字引用: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部分图片来源:东南大学校史网络版

Hash:6867041869541f545d684e998f3f31e98d697b6c

声明:此文由 东南大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