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美食高桥松饼/一碗有故事的羊肉面/甜过初恋的葡萄...这条老街好吃更好逛!

窗外雨声潺潺,雨滴密密麻麻落下,敲打在屋顶上,又顺着屋檐流淌下来。屋内,一个身影坐在绣架前,双手灵动,穿针引线……高桥绒绣馆二楼,“绣娘”何冬梅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创作。

高桥绒绣馆位于高桥老街,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与之相伴的,还有高桥人家陈列馆、钱慧安纪念馆、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等。一条老街,集聚了多个文化场馆,成为高桥镇在文化打造方面的成果。

“老街的文化味越来越浓了。”这是今年78岁的高桥居民陈国鑫最大感受,“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足,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

陈国鑫是土生土长的高桥人,就住在离高桥老街不远的一个居民区里。他曾经是高桥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退休后应邀加入了“高桥爷叔”讲解团,是讲解团的元老人物。

这个“高桥爷叔”讲解团,配合着高桥老街各个展馆的成立而“诞生”。2005年,老街的第一个展馆——高桥人家陈列馆正式开园。

民国初期,高桥的周瑞庭、谢秉衡、钟惠山、朱其昂、陆鸿卿等人,抓住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机遇,成为营造、航运、米粮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为上海城市发展以及高桥集镇繁荣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成了高桥的大户人家,给古镇留下了50多座优秀历史建筑。

高桥人家陈列馆借用凌氏民宅,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居住和生活情景。馆内几百件展品大多古色古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高桥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见证了高桥集镇与上海城市同步发展的史实。

随后,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钱慧安纪念馆、高桥绒绣馆等场馆一个个落成、启用,让高桥老街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集中展现的场所。

这样的一个文化集散地,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参观的市民。“高桥爷叔”们,承担起了讲解的责任。大家分了工,陈国鑫负责的是高桥人家陈列馆。

他多次前往陈列馆,了解每一个展厅的故事、每一件展品的来龙去脉。“既然要讲解,就要把我们的高桥故事给讲好了。”

让陈国鑫感到欣喜的是,前来高桥老街展馆参观的人还不少,当中不乏高桥镇、甚至是附近居民区的居民,并且有不少“回头客”。

事实上,即便是没有讲解任务的时候,陈国鑫也会以“游客”的身份不时过来看看,并且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下市民前来参观,或者是团队前来学习的场景。在他看来,这样的退休生活,忙碌而充实。

“绣娘”何冬梅,则以“常驻”的方式迎接着慕名前来老街的参观者们。何冬梅是“新高桥人”,老家安徽的她,自一次偶然的串门后开始了“绣娘”生涯。

当时,何冬梅在老家看见邻居在家做绒绣,一下子对这种罕见的绣艺产生了兴趣。经邻居介绍,何冬梅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绒绣”的市级传承人汪振男、上海东岸绒绣艺术研究中心顾问孙原丘拜师学艺,并在1997年加入了浦东华绣工艺品有限公司。

二十多年过去,何冬梅已成为“上海绒绣”的区级传承人,同时担任上海东岸绒绣艺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

如今,除非有外出推介绒绣的任务,何冬梅大多数时间就在绒绣馆的二楼工作室内,与同为区级传承人的搭档金雯潜心创作。

有着800多平方米展区面积的绒绣馆,陈列了50余幅大小不一、主题各异的绒绣作品。在曾经每家每户都制作绒绣的高桥镇,绒绣的魅力吸引着不少感兴趣的人前来参观。

何冬梅的工作室一般不对外开放,但热情的她总不忍让充满好奇的游客感到失望,经常允许他们在一旁看着自己创作,有时还会讲解几句。前来参观的游客逐渐增加,让何冬梅对绒绣的发展和传承愈发感到信心十足。

高桥镇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小布,前来高桥老街参观游览的游客人数,每年已达到了近20万人次。“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富足了,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追求自然就高了。我们将持续打造老街这个文化集聚地,不断满足居民的需求。”

高桥老街

地址:高桥镇大同路西街

公交:81路,971路,地铁6号线

建议游览时间:3小时

推荐景点:高桥绒绣馆、仰贤堂、叶辛高桥书房

游览小贴士:

网红美食高桥松饼

高桥松饼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

一碗有故事的羊肉面

自清代光绪年间起,高桥镇上就出现了一批羊肉老字号。如今老街上的“西街饭店”对面,有一家不起眼的面店,里面深藏着一碗特别的羊肉面。这家店的羊肉烹制工艺积累了几十年灶火经验,若来老街,不妨一尝。

甜过初恋的葡萄

高桥镇的葡萄藏于深闺之中,像“小家碧玉”。每到夏日,当地特产醉金香、夏黑、巨玫瑰等高品质的葡萄上市,口感清甜,让人垂涎欲滴。

文字:章磊

摄影:倪竹馨 嵇振华

视频: 嵇振华

编辑:邹莹

Hash:cfe1fcea8faed811b935d59f34e5fc40f7163565

声明:此文由 发现大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