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南京的那些老戏院们

西式戏院是伴随西方话剧和电影放映需求而在民国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建筑类型,也可上演中国传统京戏,也称 " 影戏院 ",通常是城市聚集人流最多的重要公共场所之一。

国民政府从 1934 年开始倡导 " 新生活运动 ",强调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这又在客观上推动了电影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南京地区影戏院数量剧增,其中最著名的有 " 四大戏院 ":首都大戏院(后称解放电影院)、新都大戏院(后称胜利电影院)、大华戏院(后称大华影院)和世界大戏院(后称延安剧场)。

夫子庙地区的民国首都剧院

位于南京夫子庙贡院街 84 号的首都大戏院,竣工于 1931 年,是中国第一批室内影戏院之一。

戏院建筑面积 2200 平方米左右,内部分前厅、剧场、表演台三部分,楼上下共设 l400 个观众席。建筑物外观三层,平顶,立面横向划作三段,左右对称,中间突出,入口处门厅外有巨大的雨篷,伸展到人行道上,局部点缀简化的西方古典柱式和精美花饰。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铺时髦的水磨石地面。首都大戏院开业之时,曾在当时的《中央日报》上刊发广告,上面写着 " 首都最堂皇的剧场,东方最富丽的天国 " 广告语。设计师是当时中国建筑界的大人物:李锦沛,纽约华侨出身的他才华横溢且多产,曾担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作为其涉足南京的首件作品,首都大戏院一炮而红后,他再接再厉又拿下另一座重要影戏院——新都大戏院的设计任务。

1930 年代的新都大戏院沿街外观

建成于 1935 年的新都大戏院是建筑师李锦沛个人代表作之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市中心新街口地区的一家豪华影戏院,这座建筑采用当时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屋架,共 4 层,楼上下座位总计 1400 多个。除观众大厅之外,还设有高级包厢、酒吧、休息厅等,内部布置均根据 " 真、善、美 " 的原则,经过妥善设计,甚至在楼座后方设置了专门的女宾休息室与化妆间,以适应较高层次的娱乐享受。

戏院的放映设备,观众大厅吸音板材等,都从美国原装进口,视听效果在当时实属国内一流。戏院使用的冷气设备,是特地从美国引进的一台当时刚刚问世的最先进的 " 福利安 "(即氟利昂)冷气机。

戏院楼上及包厢的木椅座位为上海最负盛名的毛全泰木器号承造,摩登新颖,椅腿以黄金色纯铜铸成,座椅靠背衬以弹簧,外包花绸,整个戏院内装修在国内首屈一指。值得关注的是,李锦沛在新都大戏院设计中,完全抛弃了折中和复古造型的羁绊,以抽象几何体量组合。

正立面上深色面砖和白色粉刷间隔,仅用几根竖横线条装饰,形成简洁实用的立面,一派国际摩登风格。夜间,入口门设置的高 10 余米灯柱辉煌灿烂,映得建筑物十分壮观。

新都大戏院建成后名噪一时,成为首都地区娱乐消费的时尚之地。

解放后,新都大戏院更名为 " 胜利电影院 ",不少南京人都记得 " 胜利在新街口曙光鼓楼 " 这样带有调侃意味的话,它借用当时的热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题歌中 " 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 两句歌词,指的是 " 胜利 " 电影院在新街口," 曙光 " 电影院在鼓楼。

如今," 胜利 " 和 " 曙光 " 都已不复存在。2004 年因新建德商业广场,原新都大戏院被拆,曾一度引起巨大争论,为了延存记忆,而今在原址上矗立起来的现代商业建筑玻璃幕墙上安装了一付原来的门脸,多少算是留下点旧时印迹。

如今德基广场沿街立面上镶嵌的胜利影院 ( 即民国新都大戏院 ) 门脸

如今市中心仅存唯一的民国影戏院就是大华戏院了,它乃当时南京规模最大,设施最豪华的戏院。总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能容纳 1785 名观众。正立面比较新颖,朴素大方,高挑向前的宽大雨篷在转角处采用了弧线处理。室内以民族传统式样装饰,给人高贵华丽之感。

一进门厅眼前豁然开朗,12 根通高两层的大红圆柱顶天立地,柱头上装饰有绿底金粉勾出的彩画纹样,天花做出传统的平綦图案,加上顶部大圆吊顶,五光十色,别有情调;再进入观众厅,空间更大,长 66 米、宽 33 米,分上下两层的西式观众席、舞台、天花、墙壁完全按照现代剧场的视线、声学要求布置。内部装修考究舒适,座椅都是软席,而非当时普遍使用的木质排椅,座位距离也很宽绰。

大华戏院设空调,但尚属简陋,就是夏天很热的时候,有一个水塔,通过冷机房,往影院输送冷气。当时的大华大戏院堪称全国罕见的恢弘气派、设施豪华的戏院,蒋介石也经常光顾。

1936 年 5 月 29 日开业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应邀演出,众多商贾名流亲临捧场,几乎半个南京城的市民都跑来争睹盛况,轰动一时。全国媒体竞相报道,赞美之声铺天盖地,形容为 " 中国的白宫 "," 设计和建筑极尽时代化的能事,四壁金碧辉煌,图案布置极为玲珑雅致 "……

大华戏院的设计者乃大名鼎鼎的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他的创作功能合理,外观简洁明快,更接近于领潮流的现代派,将民族性表达重点放在室内装饰上,典雅细腻,堪称民国建筑杰作。

如今的大华戏院

作为广受大众欢迎的娱乐场所,南京民国戏院具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不仅是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样本,也是透视近代南京都市环境和民众生活方式,一窥民国南京浮华画卷的窗口。

大华戏院内景

文章来源:ZAKER南京 午间道

Hash:d745df7bba697e427c1a32745783873f538e231f

声明:此文由 南京生活研究小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