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遗珍,惊艳时光:上海的十处美国老建筑(五)|炒股赢利后建造的洛克菲勒公馆

一、风韵卓姿洛公馆

从前的房子好看

——比如公馆

就像颜值与传说兼具的名媛,

一好看,命运便多舛,

也许美丽是一宗

试探人性的“原罪”,

而人经得起 试探吗?

多少过客进进出出,

如走马灯一般,

却始终无法真正拥有。

不经意间,

洛公馆的前世今生,

竟成上海百年缩影。

名门府邸,绿树掩映,婆娑迷离,

海滩流传着她的美丽传奇,

美国亿万富翁约翰·D·洛克菲勒,

在上海炒橡皮股票赢利后,

为自家留下的一个纪念。

位于愚园路753号,

竣工于1913年,

建面800平方米,

由美国建筑“现代主义之父”沙利文设计。

这幢别墅,洛克菲勒原本想自住,

结果一天未曾住过,

倒是住过不少其他人,

几经易主,

一场革命后充了公。

同时充公的还有院子里另一幢楼

——洛克菲勒公寓,

竣工于1930年,

建面5500平方米,

由美商哈沙德洋行操刀设计。

这里要讲述洛公馆的四个小故事:

凶残而博爱的亿万富翁,

晚年家无片瓦的设计师,

被囚禁于自己设计的房子里的建筑师,

房子里的皮影戏。

二、凶残而博爱的亿万富翁——洛克菲勒

“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

那就是洛克菲勒”。

比尔·盖茨如是说。

他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

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

最后成为世界第一个十亿美元级的富翁,

还打破“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将财富传承到六代,至今富誉天下。

他性格中有两个特质:

一是作为商人的凶残、狡诈、贪婪,

二是作为慈善家的康慨、节俭、勤劳。

这两者看似矛盾,

但答案可从他的信仰(基督教)和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找到。

作为商人的一面,

在他收购石油企业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1870年7月,

利用普法战争爆发导致美国石油出口市场萎缩之机,

他用公司股票贿赂克利夫兰各大银行,

条件是不得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

许多中小企业,要么倒闭,

要么被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吃掉。

两年后,克利夫兰只剩下26家炼油厂,

而他控制了其中的21家。

他对亲兄弟富兰克林也毫不留情。

后者在克利夫兰拥有一家小型炼油厂,

他不愿向哥哥妥协,最后破产。

甚至将自己的儿子迁出家族墓地

兄弟从此反目。

宾夕法尼亚州,他施用这样的“诡计”。

先宣布以超高价格收购石油,

并且以现金交易。

在巨额利润刺激下,

一度停止的钻井重新运转,

新的油井不断开发。

仅仅两个星期后,

石油产量打破了历史最高纪录,

他突然宣布停止以超高价格收购原油,

使得采油公司一下子陷入绝望,

纷纷破产,

他再以低廉的价格买下。

这种不择手段的疯狂扩张,

一方面让他“战功显赫”,

另一方面人们对他恨之入骨。

1884年,把公司总部迁到纽约的百老汇大街26号。

他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

合并了41家企业,

成功开启了美国经济的“垄断时代”。

曾一度垄断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

美国历史从未有过这样的企业。

否极泰来

高度的垄断,最终引起美国国会和华尔街的不满。

1911年5月15日,

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

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

公司随即被拆分成了37家地区性石油企业,

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亚美等。

但上述公司至今仍在业界举足轻重。

虽富可敌国,

但他在个人及家庭物质生活上却非常节俭。

他不吸烟、不喝酒,

时常随手关上小煤气,拧紧水龙头;

结婚只花费20美元,

他为妻子所购的戒指仅花15.75美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他竟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家。

截止20世纪20年代,

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

在 全球赞助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

一生直接捐献5.3亿美元,

整个家族的赞助超过了10亿美元。

中国受惠于他的慈善资金仅次于美国,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

此后建立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和协和医院,

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大量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

他的慈善,先是惠泽其家族,继而 惠泽天下,

这与他的信仰有关,

更与美国遗产税、慈善基金会的规定有关。

如果他不创立 慈善基金会,

很可能财富传承不到今天。

他1890年就来过上海,

当时他已是亿万富翁,

但显然不满足于美国的事业,

还想要占领整个中国市场。

他先是在四川中路造了两幢洋房,

用于“美孚”公司办公,

又在广东路96号建造了一座四层大楼,

还在浦东庆宁寺一带购地200多亩。

并在愚园路753号建造洛公馆和公寓。

三、晚年家无片瓦的设计师——沙利文

上海有许多沙利文,

比如衡山路286~290号的沙利文公寓,

建于1939年,占地面积238平方米,

为5层钢混结构,

因楼下曾有沙利文糖果店而被老上海习称。

其实它的真名曾有好几个:康脱公寓、贝当公寓、康绥公寓、乔奇公寓,

现在底层为商铺,上面住居民。

再比如,老早的沙利文糖果行,

后改名为沙利文面包饼干糖果公司,

其生产的商品享誉上海,

以至于“沙利文”在老派沪语中常被作为糖果饼干的代名词。

解放后的光明牌白雪冰砖,

由上海益民食品四厂生产,

而该厂是沙利文食品厂公私合营而成。

上海滩最有名的沙利文,

一是南京西路883号的西沙利文咖啡馆、

二是南京东路229号的东沙立文咖啡馆

那是旧上海老外、白领、名媛经常光顾之地。

以上这些,

均与本文要讲的沙利文先生无关。

路易斯·亨利·沙利文,

1856年生于波士顿

麻省理工(MIT)学建筑的肄业生,

1874年进入当时被誉为建筑界中心阵营的巴黎美术学院学习,

两年后回到芝加哥开始职业生涯。

他设计过博登·布洛克大楼、芝加哥大会堂、保证大厦、C.P.S百货公司大楼等著名建筑,

成为美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奠基人,

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其建筑思想和理论摆脱了时代的束缚,

将建筑创作与文学作品诗歌联系起来,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根植于自然和风景意象的诗意的建筑艺术风格,

为美国现代技术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他最著名的建筑理论是“形式追随功能”,

至今仍被许多建筑师奉为金科玉律。

1911年,

洛克菲勒委托沙利文建筑事务所设计愚园路753号住宅,

“洛公馆”体现出他的建筑理论,

具有建筑结构清晰、柱和樑凸显在外的特点。

站在这幢英式与现代风格混搭的别墅前,

框架支撑楼板和屋顶的结构清晰可见。

此楼设计于美国,

由于对上海的地质、气候缺乏了解,

因此,设计图在实际建造时已被多处修改。

1899年,

沙立文和比他小20岁的玛格丽特结婚,

之后,由于承接项目减少,

他的生活日益窘迫。

1909年底,

她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和他的嗜酒成性,离他而去。

迫于生计,他搬到一个劣等小旅店里,

并在此度过他的余生,

一代建筑大师晚年家无片瓦,

于1924年4月14日离世。

四、被囚禁于自己设计的房子里的建筑师——哈沙德

哈沙德洋行设计的洛克菲勒公寓,

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折衷主义风格,

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于1930年,

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公寓建筑之一。

这是一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在上海颇有影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由美国人哈沙德(ElliottHazzard)和菲利普斯(E.S.J.Phillips)在上海合伙创立而成,

设计过上海众多有名的建筑:

1,华安人寿保险公司(现金门饭店),位于南京西路104号,建于1926年。

2,上海电力公司Shanghai Power Company ,位于南京东路181号,建于1929年。

3,新光大戏院Strand Theatre,位于宁波路586号,建于1930年。

4,枕流公寓Brookside Apts,位于华山路731号,建于1930年。

5,中国企业银行The National Industrial Bank of China ,位于四川中路33号,建于1931年。

6,西侨青年会The Foreign Y.M.C.A Building,位于南京西路150号,建于1932年。

7,永安公司新楼,位于南京东路620-635号,建于1933。

……

世道多变,好景不长,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向轴心国之外的西方世界开战。

第二天,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同盟国军舰遭到日军炮击,

上海租界随后被占领、蹂躏。

哈沙德被日军关押在国际侨民集中营,

集中营就是自己设计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他后来被转到龙华集中营(今上海中学),死在那里。

这段悲惨的历史,

被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成《太阳帝国》,

记录下来。

五、房子里的皮影戏

无论是愚园路753号的别墅还是公寓,洛克菲勒家人一天也未曾住过。

这里曾是美国投资家的私人会所。

遥想当年,巨商政要名媛云集,

繁华如梦。

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

孙传芳全面控制上海,

又成为孙传芳手下浙军旅长颜景崇的公馆。

1927年北伐东路军白崇禧率部进入上海,

这里划归国民政府,成为军营。

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占据。

抗战胜利直至1949年解放前,

成为国民政府的空军飞行员住宅,

被命名为“江宁公寓”。

据说“飞虎队”陈纳德将军曾在此居住。

1964年3月,大名鼎鼎的“南京路上好八连”进驻,

别墅成为连部,

公寓成为营房,

球场就是现在的绿地

以“好八连”为人物原型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曾经影响过几代人,

来此参观、慰问、采访者无数。

2010年“好八连”搬离到大场镇。

市场经济大潮来临,

这里经过“修旧如旧”的装修,

成为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但这里弥漫的贵族气息,

仍让来访者感动和迷恋,

免不了抚今思昔感慨一番,

然后,码些文字出来。

*未完待续;部分图片取自网络或自拍。

11、 温馨提示

Hash:b5779b60e07e93417de1ef97bba12b1ca06505a2

声明:此文由 CC私人旅行笔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