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七里河丨战乱时代建村落

印象七里河丨战乱时代建村落

2021-08-13 15:06·

祁华林 摄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以《七里河史话》为蓝本,冠以《印象七里河》之名,力求用翔实的资料描绘七里河的沧桑巨变、世风民情,传承文化薪火、历史风韵,探究成败兴衰、发展规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际,展阅这幅历史画卷,从中能够触摸到社会进步的脉搏,领略到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沉浮和事件的变迁,深刻地感受到七里河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昂扬精神。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印象七里河》认识七里河,了解七里河,走进七里河。

战乱时代建村落

区境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分布趋势是气温、热量、光照,随海拔由南到北降低而升高,降雨量则由南到北降低。远古时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植被很好,一直到唐宋时期都还良好。唐边塞诗人岑参天宝十三年(754年)赴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25里破城子)途经兰州时赋《题金城临河驿楼》云:"古戍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诗中言到鹦鹉在庭树上作巢,麝香在园花中隐约可见,这说明当时兰州的气温、植被良好。区境系兰州城郊,自然景色更优,峰峦色秀,苍林叠岫,流水清幽,碧溪青黛黄河之水奔流东去,夏日涛声不断,冬季满河泻珠。由于山川峻秀,气候温湿,景色宜人,自然在很早以前就引人来到区境内定居,繁衍生息,逐步形成村落。

区境内最早的村落是先民逐水草而居形成的。辖区主要的沟壑是水磨沟、西果园沟、黄峪沟。这些沟在当时水流丰沛,一直到20世纪中叶沟水都浇灌其下流黄河谷地大片田地。先民遗址就散落在这些沟谷的二、三级阶地上和石质山地与黄土梁峁沟谷地交接处。如花寨子遗址二十里铺大坪遗址、小坪遗址、崖头村杏树坡遗址、华林山两处遗址,就在阿干河水磨沟段、雷坛河段西南、西坡阶地上。古城坪遗址在阿干河西阿干镇中街西1公里大煤山临西沟的北坡阶地上。曹家嘴遗址、青岗岔遗址就在西果园的青岗沟的西坡阶地上。牟家坪遗址就在西果园沟柴家沟段西坡阶地上。西坡坬遗址、陶家沟遗址、陆家沟小坪遗址、张家岭遗址就在石质山地与黄土梁峁沟谷地交接处。这些地区水源充足,土地宽广,能牧能耕,就自然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区境内最早的村落。

魏岭乡山村

为防御战争修筑的营、寨、堡。如为控制白草岭到石板山黄土梁、白草岭至西山岭、尹家嘴黄土梁及黄峪沟在宋家沟以南地区,在这两条黄土梁的分岔口驻兵形成祁家营村。为控制黄峪沟中段,在石沟与石头沟和黄峪沟汇合的中间修建黄峪堡驻兵,形成王官营村。为控制黄峪沟下游,在岗沟与深沟和黄峪沟汇合处驻兵,形成刘家堡村。为控制大尖山至西津坪黄土梁,在梁中段驻兵,形成岗家营村。为控制大尖山至石家洼黄土梁,在蒋家湾东侧驻兵,形成后营村。为控制西果园沟的上游笋箩沟,在笋箩沟中段修建笋箩堡驻兵,形成堡子村。为控制七道梁至沈家岭黄土梁,七道梁至狗牙山黄土梁,在狗牙山上马场岭附近驻兵,在马场岭牧马形成马场岭(又说系茶马司临时圈养马匹形成马场岭)。在水磨沟下游雷坛河西,沈家岭梁下卧牛山麓华林坪驻兵,以后扩建成满城,至今仍作为兵营驻兵,形成周围村落。为控制魏岭黄土梁,在陈家湾与邵家山(洼)之间驻兵形成莫家营村。为控制七道梁至大煤山,在大煤山驻兵,形成营门前村。为控制七道梁及古“丝绸之路”峡谷关隘和整个阿干河谷、区境南部山区,在摩云关建关驻兵形成上关村、下关村(下关村属临洮县管辖)。在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在阿干设阿干堡。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升阿干堡为阿干县。在阿干河的上游驻兵,形成羊寨村(榆中县境);在阿干河石峡口山洼里驻兵,形成山寨村;在西北山西兰山梁驻兵,形成头营子村、二营子村、三营子村(均在城关区境);在阿干河中段、岘口子至黄蒿沟与水磨沟汇合的中间清水沟沟口驻兵,形成清水营;在窎( di%uE0o )沟与水磨沟汇合处驻兵,形成花寨子村。为护围和控制黄河谷地(今区境城区),明嘉靖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1548年一1555年),三边总督王以旂(q%uED)筑兰州长城,西自西固新城起沿黄河南岸向东,从西固区范家坪入区境崔家崖,经土门墩、河湾堡、郑家庄、任家庄、吴家园、小西湖沿黄河南岸东行,接兰州城北城墙,东沿城关区教场河(黄河南河道)南岸,段家滩南河(黄河支流)南岸,过拱星墩、东岗镇至靖远县大浪沟,200多里,厚2丈、高4丈。明万历元年(1572年)补修。20世纪50年代,在区境内小西湖、任家庄一带,尚留有长城遗址。在这一时期在兰州地区又建了新城,西古 (固)堡、盐场堡、安宁堡、拱星墩等军事城堡。在区境内明长城至土门墩边修筑了一座名“土门墩”的墩台等军事设施,以后形成土门墩村。驻兵在马滩牧马,形成马滩村。在过去从兰州往西行,在黄河谷地南边有两条路,即出兰州古城袖川门,西行至小西湖分为两支。一支从梁家庄,靠南西行至柳家营、双营子至土门墩汇合;一支从小西湖,靠北西行过王家堡、周家庄、任家庄,到土门墩汇合。为控制川区和古道在柳家营、双营子、王家堡驻兵,在这些地区形成柳家营村、双营子村、王家堡村等(王家堡驻兵确有,筑堡又说系王姓人居此地筑堡)。

汉魏以来从外省迁徙来的人口在黄河谷地,在水磨沟、西果园沟、黄峪沟居住,形成村落。如明初随扈肃王迁兰的随从,就落居在区境西川和南乡。苏杭的石氏迁居黄峪沟、笋箩沟。南京天府王氏迁居在崔家崖。戴氏迁居在马滩。任氏迁居河谷川地,形成任家庄。清时山西太原王氏迁居七里河、王家堡,形成七里河村,扩大了王家堡村。王家堡的王氏,在王家堡落住以后,又在西果园沟柴家河段西阶地上建立山庄,形成王家坪。在西果园建立山庄扩大西果园村。在大尖山建立山庄,形成尖山子村。郑家庄的郑氏先祖,南京人,随肃王从南京迁来兰州定居西川,形成郑家庄村。后一支又从兰州西川郑家庄移居阿干镇铁冶沟。八里镇川底岗子的郑姓人家,是江南人,清时随军西征留落皋兰境地。其一支又迁居川底岗子。西园的林氏,在西园落住以后,又在小山口至营门前村中间黄蒿洼建立山庄,形成林家台子村。

阿甘镇马场村

明清以来为逃避战争迁居区境湖滩、黄峪、西果园、沈家岭、阿干镇等地区的难民或逐深山老林,或逐水草、或逐耕地面积建立村落。如湖滩地区护林、木掀沟、改板沟、桦林子、大掌、邵家洼、王家庄;黄峪地区鹞鹰沟、角坪、白草岭、河子、冯家湾向阳嘴、赵家洼、李家洼;阿干地区深沟掌、干沟、草沿、山泉子、泉子沟、马泉沟、苟家湾;魏岭地区沈家岭、狗牙山、白家岘、高家沟、武家沟、邵家山、丁家庄、冉家庄、潘家岘;西果园地区草原、五角岭、上岭、椽(川)子沟、千沟湾、徐家湾、王家庄、齐家庄、九池泉、白杨湾子等等。这类村的名称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山水沟洼名称命名,有的以土地名称命名,有的以泉水名称命名,有的以鸟兽名称命名等等。有的将原住民联合进去用旧名,有的是新的称谓。在区境内南部山梁沟壑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村庄,数量较大。八里镇的花寨子村就是这样的。其村名之说有三种说法。一说花寨子曾驻过军队,为首的姓花,人称此地为花寨子;一说其先祖是贵州苗岭苗族花氏,迁徙到阿干河畔,建立花寨子;一说其先祖在贵州贵阳苗岭,明孝宗弘治年间至明武宗正德年间来甘肃,先定居在洮沙县临洮县北)甘家滩,康熙年间为躲避战乱迁居水磨沟花寨子,以后散居在东果园等地。

在古道两旁开店设点,经营商业、服务业形成村落。如在"丝绸之路"古道上的关山岭、和尚铺、二十里铺、五里铺。过西津坪、大尖山的南行古道的骆驼巷、蒋家湾。黄河南岸西行古道的崔家崖等等。这些村落的形成、扩大都与古道有关。往来这些古道的车马从兰州往临洮,到二十里铺一站,从二十里铺到和尚铺一站,次日翻越关山岭、过摩云关在坝下(临洮县境)歇脚。从南往兰州亦是在坝下一驻,过关山岭,到和尚铺歇脚,北行往兰州。往南的古道,在骆驼巷起步,到蒋家湾歇脚,次日翻越大尖山南行。南来的骡队亦是翻越大尖山在蒋家湾歇脚。西行的车马从兰州出发在崔家崖歇脚。次日过范家坪(西固区境)西行,西来的在崔家崖一驻,然后进兰州。这些地方在当时比较富裕。以致关山岭、崔家崖在20世纪50一60年代都有商业铺面存在。在和尚铺、蒋家湾20世纪80年代仍存有旧日开设的车马店。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山岭北坡、大尖山北坡古道石台阶还存在。

阿干地区采煤业、冶铁业、制陶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从业人员要住宿、衣食,在其周围又形成了一系列的村落。如铁冶、大水子、石门沟、高林沟、东山寺、烂泥沟、岘口子、西沟、大煤山、杨家场等村落和居住区。

中部山村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内地资本与技术西移,形成职工聚居区。民国28年(1939年)中国银行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吴家园、小西湖一带开办面粉、毛纺、化学、机器、造纸等工业。民国31年(1942年)甘肃机器厂迁居土门墩。民国34年(1945年)民国政府经济中央实验室西北分所在兰工坪修建电池厂、电工器材厂。期间,私人资本在这些地区创办利昌铁工厂、陇丰面粉厂、维生制药厂、火锯公司等。在其工厂周围修建了职工住宿区。

新中国成立后区境内建起许多大大型工业企业,很快在火车西站南北两侧原七里河村、任家庄村、柳家营村、土门墩村地区、兰工坪、五星坪、晏家坪、杨家桥、龚家湾、龚家坪、穴崖子、崔家崖、敦煌路、火星街、郑家庄地区、马滩地区建成新的住宅区。为保证大工业落地区境河谷川地,农民移民让出土地迁至彭家坪建立新村,仅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腾出土地2万多亩用于工业区和市政建设。仅1955年前后就有郑家庄、土门墩、柳家营、双营子、王家堡、七里河村、周家庄、任家庄农民727户4434人放弃黄河谷地,让国家建设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兰州机车厂、兰州轴承厂、兰州电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迁至只有少量旱地、凹凸不平的彭家坪,平地造田,引水上坪,发展菜果生产。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在东大坪、西大坪等地建起王家堡新村、任家庄新村、土门墩新村。双营村的杜氏有些迁往牟家坪,有些迁往任家庄新村、彭家坪,定居耕作。

资料来源:七里河史话

编辑:陈彦君

Hash:e5a83f817f0aa0a899661d7e4723ed6251d5fb0e

声明:此文由 七里河融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