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现在 用英雄激励未来 ——走进大安镇红色教育基地

在教育基地的正中央,傲然矗立着4.8米高花岗岩烈士纪念碑,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纪念碑后侧是一个用水泥浇筑而成的大型圆丘陵墓。“这个陵墓是由48块坚如磐石的陵墓石围成,里面长眠了48名年轻的无名烈士。”大安镇红色讲解员高宇向我们详细介绍了48名烈士牺牲的经过。1947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师二十八团及三十团一部在师长杜光华的亲自指挥下,同盘踞在大安村西岔的砬门及双山头两个阵地的国民党二师一部展开激烈战斗。经过一夜的撕杀,我军终于占领两个高地,将国民党军驱出水洞沟,打通了西去龙爪沟和二道江的门户。当年,杜光华师长的指挥部就设在大安围子里的王克忠家,因此,大安这块土地也是杜光华战斗过的地方。这场战斗相当惨烈,48个年轻生命终止在这片土地上。战斗结束后,当地老百姓把在战场上牺牲的48名战士的遗体用爬犁运回水洞河畔的小西沟门,埋葬在一起。后来小西沟门发生水患,老百姓又将烈士尸骨挖出来,一部分留在小西沟门,一部分葬在扈家沟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地政府又把葬在小西沟门和扈家沟门的烈士尸骨分别挖出来,葬在现在这个地方,并立了石碑。2016年,大安镇政府出资在此创建了大安镇红色教育基地,修建了花岗岩纪念碑,并用48块陵墓石重新修建了烈士墓。

“据当地百姓说,那48名烈士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牺牲前的那天晚上就住在村里,他们牺牲了,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来,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自红色教育基地创建以来,48名烈士的事迹我讲了不下百遍,每讲一次,我的心灵都受到强烈震撼。”红色讲解员高宇感慨万分地说。

“大安镇是河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保临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杜光华将军牺牲前战斗过的地方。2016年,大安镇对这里进行全新打造,在教育基地左侧新建一处红色文化展示墙,内镶用松花石雕刻的具有史料价值的英雄事迹。红色文化展示墙选择顺地势而建,不是平的而是斜的,象征着饱受外敌折磨的中华儿女过着暗无天日、水深火热和挺不起脊梁的悲惨生活;两侧紫檀色的立柱笔直挺拔,上面的立柱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顶天立地、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下面的立柱象征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教育基地的西侧还原了抗联时期密营实地场景,建有马架子和地窨子,立有松花石碑,蜿蜒的小路,象征着艰苦曲折的革命历程;肃立的松花石象征着艰辛革命征程中胜利的丰碑。”讲完48名烈士的事迹后,高宇又继续给我们讲解红色教育基地的其它部分。

记者看到,在红色教育基地台阶两侧的缓台上是正在打造的碑林,它以诗歌的形式讲述华夏儿女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警醒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目前,大安红色教育基地已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通化市委党校纳入“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计划中,同时也是通化县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大安镇党委、政府、中小学及社会各界人士都会到此祭拜革命先烈,表达对英雄们的怀念和敬仰。

作者:党淑梅

Hash:a13111d6025911892e647a15497acdb754838311

声明:此文由 通化党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