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鲅鱼圈:“慈孝文化”的圣地
望儿山下,母爱圣地;渤海之滨,母爱之城。
在渤海之滨的辽宁营口鲅鱼圈,有一座熊岳古城。在熊岳城东那片碧绿如海的林海中,有一座山孤峰突起,山顶有一青砖古塔,宛如一位慈母眺望远方,盼儿早早归来。这座山就是闻名中外、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和全国小学试用教材,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望儿山。望儿山最高海拔不过100余米,与三山五岳的巍峨险峻无法媲美,然而,千百年来,在望儿山下、在辽南大地一直流传着一段慈母盼儿归、真情动天地的感人传说。
相传,这座孤山原是大海中崛起的一个小岛,有一对孤儿寡母在岛上过着清贫的生活。母亲望子成龙,日耕夜织,供儿子读书;儿子不负母意,十年寒窗终学成。他高中状元,并得到朝廷重用,派到江南一地为官,造福一方。儿子启程前,向母亲拜了又拜,表示一定不忘老母养育之恩和期望,得官后想着那些种田、捕鱼的人。儿子因为公务紧急,不能及时回家,派人乘船回家给母亲送信并接母团聚。不幸送信人途中遇风暴,船沉人亡,母子二人失去联系。从此,母亲天天盼望儿子消息,因盼子心切,她天天爬上小岛最高的那块岩石,向着大海张望。年复一年,老人家流干了眼泪,盼白了头发,仍不见儿归。一天,她拖着十分虚弱的身体,用尽最后的力气,又爬上了那块岩石,海风吹乱了她的白发,海鸥在她头顶上翱翔,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儿子:“你在哪里呀?儿啊,你快回来吧!”可回应的只有那滚滚的海涛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一尊石像。数年后儿子还乡,得知母亲化为山石,悲痛万分,这对母子的故事感动了上天,众神动容,最终唤回母亲,母子终得团聚。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望儿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心萦痴梦情难了,身化奇石泪未干。山下桃花芳菲尽,世间真爱动神颜。来到望儿山前,总令人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千古佳句。站在望儿山峰顶,可领略鲅鱼圈熊岳镇的如画美景。凡到过此地的人,都会被老母望儿归乡的故事深深感动。母爱的传说让这座山变得令人向往,望儿山也用它古老的传说,激扬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孝为本、报念亲恩”的道德文化。
望儿山是“慈孝文化”的圣地。至今,当地人还保留着敬母爱母的古风,为纪念和歌颂至真至圣的母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敬母、爱母的美德,营口市政府1995年以“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以望儿山为载体,创办了“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每年举办一次,2018年母亲节升级转型为“中国·营口望儿山母爱文化节”,在这一天,数万游客纷至沓来,云集望儿山下,共同祈福母亲健康幸福、家乡兴旺富强、祖国繁荣昌盛。
鲅鱼圈是一座洋溢着文明与和谐气息的滨海旅游城市,是弘扬母爱文化的摇篮。如今,望儿山已成为鲅鱼圈独特的文化符号,让这座母爱之城拥有了丰厚的母爱文化土壤。望儿山母亲节成为了人们旅游观光、敬母爱母、感恩祈福的盛会。当地的母亲节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上连续举办届数最多的母亲节大型节庆活动,并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地方民俗节庆”、“全国知名品牌节庆百强奖”,是营口地区最具地方性、民俗性和群众性的文化节日,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望儿山风景区充分挖掘母爱文化打造出“状元祈福地,中华敬母山”文化旅游IP。
每年的望儿山母爱文化系列活动成为了一张让鲅鱼圈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鲅鱼圈的靓丽名片。作为一个滨海城市,鲅鱼圈立足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以母爱圣地为文化定位,挖掘“慈孝文化”的内涵,着力打造“母爱圣地、幸福鲅鱼圈”城市名片,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了城市发展和文化繁荣,开拓了文化发展新境界,鲅鱼圈望儿山这个别具特色的倡导风尚新载体,浓缩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鲅鱼圈的实践。“慈孝——家和——万事兴”,“慈孝文化”助推了社会道德复兴和文明进步,也实现了中国梦的文化力量。
除了望儿山为代表的慈孝文化,鲅鱼圈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山海广场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熊岳温泉为代表的温泉文化,以望儿山风景区、小望海农乐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望海寨为代表的渔业文化,以红旗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鲅鱼圈将深入挖掘和整合这些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母爱文化内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成为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对外形象的新亮点。
文化是鲅鱼圈的魂,迸发着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城市精神。现如今,底蕴深厚的慈孝文化正引领着54万鲅鱼圈人民在26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奋力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华美乐章。(兰京苇)
Hash:ec899c2d52fb4517d0ca546bbe574a0e87f11cad
声明:此文由 辽港商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