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还藏了个“关中第一奇观”!陕西最大佛像遗址,山崖上神秘洞穴,

对于盛唐

你的印象是否停留在

陈凯歌导演用奇幻谱写的盛唐梦歌

极具东方美学和文化意蕴的电影《妖猫传》

《电影:妖猫传》剧照

但是你可知道

丝绸之路的北道上

有一座号称丝绸之路北端路标的著名建筑

在这里就能窥得几分当年的盛唐景象

来往的商人都知道

看见大佛寺

就离长安不远了

今天就跟随驴小妹的步伐

一起去看看这条贯穿

世界文化遗产+地道美食+神秘洞穴的活动

探秘那些佛像石窟背后的故事

千年石窟见证丝路风云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咸阳彬县城西十千米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为关中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2014年6月22日,大佛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佛寺石窟也是唐都长安及京畿地区规模最大、佛像体量最大,艺术特征最为鲜明突出的一所唐代石窟寺,它位于西出长安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第一站,反映的是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后发展的鼎盛时期的佛教状况。

大佛在玄奘西行的第二年,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丝路商旅见到大佛,就知道长安近了,因此大佛寺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联系,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

大佛窟展现佛国威严

这尊贞观盛世时期的巨型石雕边是闻名遐迩。它位于整个石窟群的中心,是全寺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佛像高达20米,仅一根手指就高达2米,它是陕西省最大的佛像。

整个佛像气势恢宏,雍容华贵,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能力。

千佛洞中保存的雕刻精美的菩萨造像也是石窟一大亮点,这些菩萨宽胯细腰、身躯丰满、而且身姿呈现出动感极强的歌舞姿态“S”型,完美地刻画出菩萨的妩媚与婀娜,但让人可惜的是头部均被毁坏。专家们推测,是在唐五代(五代十国)灭佛运动中被毁。

为了更好的保护石窟,当地政府政府将大门外的312国道向北迁移150米,以减少灰尘和来往车辆震动对石窟的破坏。

近几年当地还聘请西北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在景区内做文化大讲堂,并且组建大佛寺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矿区进行宣讲,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价值,以此自发的参与的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

走进旬邑古县

旬邑县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方向,属古豳国旧地,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在此开疆立国,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先民的古老习俗和传统,花子馍就是其中之一。

据考,花子馍源于周代的礼馍,在旬邑民间的逢年过节,庆生祝寿、婚丧嫁娶、建房筑屋等活动中较为流行,也一直深受大众喜爱。

▲花子馍

在旬邑县城东北12.5千米的汃河北岸,沿岸的悬崖峭壁上凿有不少看着神秘而又精致的洞窟,远远望去,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房,这便是赵家洞石窟群遗址。

▲石窟群遗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旬邑长长的饸饹有的是旬邑人长长的情。逛一天饿了正好来一碗正宗的旬邑饸络,简直不要太美(悄悄说这可是咱驴窝给大家特别赠送的哦)!

常言道,“荞面黑,能待客”,说的是正宗的旬邑饸饹面是必须用荞面搭底的,旬邑的饸饹是压出来的。

通常的吃法有凉调、油泼、炒、烩、浇汤等,尤其是牛羊肉豆腐等为主料的浇汤饸饹,辅以香菜、葱花等佐料,食之味美、酣畅,令人回味。

饸饹成为旬邑一种抹不去的记忆和文化,是连接每一位亲人和游子的纽带,那是骨子里深爱的味道,也是黄土地里埋藏了千年的味道。

看到石窟,

就知当年盛唐景象,

看到大佛,

就知道离长安不远了,

走进旬邑,

就能感受到一方水土的美味和文化!

周末好还不赶紧约起来~

【-END-】

Hash:18a70d9ed3552b5677e742034823b7ca30f82cb4

声明:此文由 全科与心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