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独特”的古塔,从外面看是13层,塔内却只有7层

正所谓“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历史上有很多寺塔,一开始是用来镇妖驱邪的,只是后来由于声名鹊起,才被当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点比如说,位于钱塘江畔的六和塔

六和塔之名,源于佛教中的“六和敬”;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公元970年,吴越王钱俶听从延寿、赞宁两位禅师的建议,于月轮山上建造九级高塔,以此来镇住江潮。

不过,六和塔的命运比较坎坷,屡遭损毁。公元1163年,智昙禅师自告奋勇,倾十年之力重建六和塔,并改为七层塔。虽然在规模上有所缩减,但要比坚固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了公元1900年,在塔外木构檐廊十三层。外二层为内一层,六层封闭,七层与塔外相通,形成“明七暗六”的独特构造。

换言之,从外面看,高达59.89米的六和塔共有13层,每一层都有很多小窗,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铛,但其实塔内只有7层。

话又说回来,进入六和塔后,你会发现内部空间远比想象中要大,说是内有乾坤都不为过。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直达顶层,但是越往上走楼梯就越狭窄,爬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

当然,每一层都可以走出去观景,从不同的高度眺望远处,可以收获不一样的美好。

登上顶层后,视野无疑变得更加开阔,只见钱塘江大桥横跨两岸,城景与江景皆一览无余,美不可言。

此外,六和塔内还存有不少文物,包括明代石刻镇海神像、南宋“救赐开化之寺”石碑、乾隆皇帝游塔时手书的六和塔塔碑等,平添了几分人文色彩。

曾有人如此评价杭州的三座明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的确,六和塔原本就是用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自然是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六和塔素来是文人墨客钟爱的观江吟诗之地,陆游、张翥、钱惟善、白廷玉、张仲举、丁立诚等大V均在此留下了诗作。乾隆皇帝更是在登塔游览时,七层各题匾额,并题诗联。

甚至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也偏爱此塔,不单单是鲁智深圆寂于此,连武松都在此颐养天年。故而,塔内至今仍存有鲁智深和武松的画像。

说起来,整个景区不是很大,半个小时就可以逛完。除了六和塔外,西侧的小山坡上还建有中华古塔博览苑,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北京白塔大理崇圣寺三塔应县木塔邛崃石塔等各种微缩版的古塔应有尽有,堪称“名塔大集合”。

那山,那水,那塔,谁是谁的过往,谁是谁的守望,一年复一年,谁又沉醉了谁的流年?

Hash:f08dc9418fb8b4d88938d2019fe01da109416feb

声明:此文由 樱殇之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