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古驿道旁,再次发现一座神秘古山寨遗址
寻找泉港境内所有的古山寨遗址,乃志远平生之所愿。然泉港山寨多建于涂岭深山之巅,历经数百年的沧海桑田,至今大多数古寨已无任何踪迹可寻。但志远仍不甘心,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到各处山村与当地村民聊天中,尚可得知,从古至今在泉港境内,至少建有二十几座山寨,甚至更多。却因山迹全无,村民大多听闻老一辈人讲诉过古山寨的传说,并无亲临见过,所以能提供的信息实在有限。
在此之前,志远已经实地发掘出十余座的古山寨遗址,也写了数篇关于泉港古山寨的文章。可是,探寻泉港古山寨,常因无确实可靠的信息,导致志远经常翻越数座山头却无功而返,而每翻越一座山头,需劈荆斩棘,留意毒虫毒蛇和野兽出没等,往往弄得满身伤痕,确实需要莫大的精力、体力和勇气,才能寻获得到。
▲志远在实地考察泉港古山寨遗址
涂岭黄田村至笔架山的古驿道,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时,洛阳桥兴建前,此古道是泉州、洛江、马甲、双阳、紫山、官溪等地的商贾南下北上经商、士子上京赴考的必经之道。因此,在古驿道两侧的险要位置,会建有一些官寨或村寨,用于防匪和自卫。
从黄田村顺着古驿道行进在笔架山的路上,经过一处山谷,是群山环抱下的蔡田自然村。蔡田村只有十几户人家近百口人,却建有一座非常醒目的基督教堂。志远有一次来到蔡田村,并有机会与蔡田基督教堂的牧师深入交流过,得知在蔡田村对面的过溪山上,以及笔架山相临的鸡笼尖上,均有山寨遗址。得到这个消息后,志远兴奋不已,曾数次来到蔡田村,想沿着古驿道,去发掘这些古山寨,可每次均因天气原因(雨后湿滑、夏日酷暑等)所放弃,实为可惜。
▲蔡田村基督教堂
▲蔡田村基督教堂
今日,志远从陈田水库出发,沿着笔架林场的机耕路,徒步了二十余里山路,再次来到蔡田村,并且如愿登顶过溪山,终于找到了位于山顶的古山寨遗址。
▲远眺过溪山寨
此寨立于海拔334 米的过溪山顶,寨因山得名“过溪山寨”。与往常一样,志远先对古山寨遗址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发现该寨呈椭圆形状,周长约80 米。寨墙倒塌较为严重,由于整座山寨被树林和杂草包围着,无法得知寨墙的具体残存情况,目测寨墙残高约0.5 米-1.5 米左右。该寨开有北门和南门两个寨门,均已损毁,但依稀可见寨门石柱和石阶,北门门洞宽约0.8 米,南门门洞宽约0.5 米,只能容纳一人通行。寨内是一块平缓的地,由人工种植了大量的速生林(桉树苗),发现有两三处的建筑墙基。寨内中央的一块突出的高点,猜测为瞭望台。
▲过溪山寨北门遗址
▲过溪山寨北门遗址
▲过溪山寨北侧寨墙
▲过溪山寨南门遗址
▲过溪山寨寨内“瞭望台”遗址
▲过溪山寨寨内种植大量的速生林
根据蔡田村民的介绍,以及志远实地勘察的情况来看,过溪山寨应为一座民用的护卫寨。据了解,明清时期的官马驿道,已改为从沿海的涂岭驿坂古驿道了,因此黄田村至笔架山的古驿道已经少有人走。而这里又地处深山老林之中,距此处十余里远也有一座吕罔寨,建于元末明初,是一座土匪寨。
▲吕罔寨北门遗址
据史书载,黄田村有十几个自然村,村民大多是明朝时期从洛江马甲、晋江等地迁移过来的。而过溪山寨又地处这十几个自然村的中部,且山寨规模较小,无法常态化住人,因此志远猜测,过溪山寨应该是黄田村附近十个自然村的村民所修建的护卫寨。寨内的两三处建筑墙基遗址,应该是当时村民用来储藏粮食所建的房间,以防备战乱或匪患时,村民进寨躲避时的生活口粮所需。
▲过溪山寨建筑墙基遗址
在过溪山寨下的笔架山腹地,在一条峡谷中,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瀑布,幽深秀丽,堪称一绝。远望瀑布从笔架山上倾泻而下,水声震天。近看则悬泉白瀑,飞漱林间。瀑布周围奇花异树,怪石嶙峋,美不胜收。瀑布分上下两级,上部有一小潭深不可测,其状如黑缸,故而当地人名之为“黑缸潭瀑布”。传说何氏九仙游历笔架山时,经常来此取水炼丹,烹茶煮酒。
这次能够找到志远念叨许久的过溪山寨,虽然过程艰辛了些,但也获得了许多第一手的图片素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加上之前已知找到的十余座山寨,越来越多的泉港古山寨,在志远执着的古山寨探寻中,慢慢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希望借着志远的文字和镜头,唤起更多的人,来挖掘泉港古山寨的历史,来保护泉港古山寨的遗址。
Hash:c9a590c2b0d578ad1db6dac11df22dab34e73ee5
声明:此文由 志远天下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