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爆料 | 是谁?“偷走了”大连牧城驿古城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
辽宁省大连市前牧城驿村地处大连市西郊15公里,距营城子镇东4公里,这里有一处古老的城池——牧城驿古城遗址。该遗址在1982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在《辽政发【2014】27号》文件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単位。
近日,古村之友收到志愿者消息,告知有单位可能涉嫌违法在牧城驿古城城墙边上打桩盖楼。恳请省市政府相关部门关注。
一、历史渊源
牧城驿古城北距金州城60里,南距旅顺城60里。战时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是当时辽东半岛与山东、中原海路往来最近、最频繁的交通重镇。
(二)古墓群的发现——辽南地区最多、级别、价值最高
1964年在后牧城驿村东北方300米处的土岗上,发现了23座春秋时期墓葬;在后牧城驿村东200米处的(地名叫楼上)发现了10座战国晚期墓葬;从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在牧城驿(现称营城子)一带出土的汉墓遗址近千处,有文字记载的300多座汉墓。其中,以“壁画墓”最为著名;还有被称为国宝的“金十龙带扣”发现于普通的单式墓中。
这些墓葬的发现,是大连地区乃至辽东地区古墓群最多的地区之一。可以说,牧城驿古城及周边当时正是人们居住的密集村落所在。
(三)建筑风格——类似汉代的基础,明代重建的风格
牧城驿古城区域,东西宽182米,南北长近600米,城墙高一丈有余,宽3.6米,有南、北两城门高2丈,城门上有个洞,城门的建筑风格与辽阳东京城形式一样;城的东西两侧被山丘相夹,东丘上有三个、西丘上有两个烽火台(瞭望台);牧城驿古城以大青石地基为主,上层是青砖(明代青砖居多,掺和少数汉代方砖砌成)用黄土和白膏泥(现有样品)填充砌成,因地势而建,西边部分城墙由夯土筑成,据推测,类似有汉代古城的特征。
牧城驿古城北门旧照
近代我们看到的是明永乐十三年前后,在原址的基础上重新加固修建的牧城驿古城;所以,很多古籍中描述的都是明朝以后的牧城驿古城功用和琐事,所以很多考古工作者也都称谓是“明城”,而非“汉城”,这也是牧城驿古城被忽视的地方所在。如果是汉城,牧城驿古城是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了。
(四)牧城驿名称的由来
那么,“木场驿”(牧城驿)称谓是何时出现的呢?据史载,唐平定高句丽后曾在此处设堡驻兵,此间称谓“木场堡”。明永乐十三年前后重新修筑牧城驿古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6年)重修城内关帝庙,记事碑上镌刻有“木场驿”,这说明“木场驿”之名是在永乐十三年重修城池之后因城的功能主要为驿邮服务而更名的。
随着朝代的更迭,辽金时代主要城址有复州城和苏州城(即金州城),特别是到了明朝以后中原的统一,金州城才成为大连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中心。此时的牧城驿古城的主要功用是交通枢纽作用,即驿站。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明朝时期由辽阳郡通往旅顺的11个驿站中最后的第二个驿站,也是当时辽阳到旅顺古道的必经之路。
到了近代,由于城镇的不断发展,牧城驿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移至营城子;营城子为镇府中心(现在为街道),牧城驿为村委会(现在为社区)所在地。而近代书上记载的营城子汉墓,实际上是靠近牧城驿周边的,应为牧城驿汉墓才是最准确的。
因此,牧城驿古城的历史文物价值是大连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代、隋唐时期、以至于宋、元、明、清和近代辽东地区仅存的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链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牧城驿古城北门现存遗址照片(架设防护铁蒺藜前)
牧城驿古城区2014年拆迁前照片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屡遭不法分子蚕食破坏
1、古城北城墙西段被扒毁推成平地
2014年8月,开发商进驻后,动用大批人力和挖掘机将古城墙西段高高耸立的城墙遗址扒毁推成平地,拦起施工围墙;在古城中间地段,开发商盖了32栋高层(18层)商品楼。
2、对北城门东段120米城墙的城头偷偷进行“蚕食破坏”
从2014年8月牧城驿古城遗址地区实施房屋开发至今,破坏分子对东城墙城头主要部位进行“蚕食破坏”:偷拆城头青砖,扒白灰、挖城墙黏土,撬城墙上大石头……
眼看着城墙城头门垛一点点消失,村民心急如焚,日夜看守。但一时忽视就又被不法分子偷挖。于是村民报警和层层上告到政府相关部门,在这种情形下,政府拨款架上了水泥杆和带刺的铁棘鏫。
然而,就在铁棘鏫架设之后,仍然有人伺机蚕食破坏并将北城门东段唯一幸存的具有古城代表性的一点城垛上的青砖砸碎,掏挖砖石缝隙中的黏土形成一种似自然倒塌的假象来愚弄政府和百姓。
3、2016年5月,南城墙遗址东段中部又被推成平地(挂牌文物保护区)
2016年4月11日下午,南城东段的中间部位,近两米高、10米长的古城墙遗址被挖掘机给推倒了(4月10日就来扒过没被发现)。被文物保护志愿者发现后,立即报警和向大连市、甘井子区文物管理部门举报。并现场查扣了犯罪车辆两台(一台挖掘机、一台运输汽车,有照片为证)。经过营城子街道派出所笔录和市文物稽查队的取证进行了罚款处罚。
4、抬高地势,埋没古城,改变古城建筑原貌特征
原古城遗址的地面与民房的宅基地的地面基本一致,保持南高北低的走势,北边城门地面与城北大道地面基本一致。动迁后,开发商将原居民拆迁的房屋垃圾及施工返土不运走,而是用推土机就地推平,拆房的垃圾和施工返土大幅度抬高地势,高于南城墙遗址近3米多高,高于北城墙遗址1米多高,南城墙遗址中段大部分被埋推平,古城墙在垃圾堆里只露出个头,有的地方露出只有几十公分高(北城墙东段的墙里面,即墙南面),彻底破坏古城墙的原有地貌特征。而计划重新修筑的一条村里主干道,仍然还是从北城门进出入,地势北抬高一米;东城门遗址有一截子被埋,再填埋就所剩无几了,与古城地势形成高低强烈反差。
三、被“偷走了”的建设控制地带
牧城驿古城墙遗址,在1982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14年在《辽政发【2014】27号》文件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単位。
2014年夏天甘井子文物管理办公室,在北城墙门遗址处,立有“保护” 标识。上面清楚写道,牧城驿城墙遗址的保护有两处(详见照片里告示牌所示叙述)。
下面的蓝底白字,清楚表明南、北城墙保护的范围。按照此规定,北城墙北城墙的保护面积是 (南北两边各10米计20米+墙宽3米)X120米=2760平方米。此外还有V类建设控制地,计120X40=4800平方米。此标识也是符合法律要求的。
以下照片是2016年4月摄于牧城驿古城墙北城门南面的告示牌:
此照片为大连市文管处责成甘井子区文物管理部门架设保护防护铁棘鏫后拍摄的照片。
上述告示牌中的具体内容如下:
而在2017年5月甘井子区文保部门重新制作并更换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告示牌中,“保护范围:现存南城门、南城墙及其相连东城墙周围10米内为保护范围。北城墙周围10米内为保护范围,……”。缩小为“北城墙西7米……”。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为V类建设控制地带”。却不知何故给删除了???
请问:历史文物遗迹的“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应该为充分保护而扩大!为什么要缩小和删除?试问,文物保护部门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来保护牧城驿古城遗址?
更可疑的是牧城驿古城遗址在辽宁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建设控制地带”唯一为空白内容!这些都是谁在操纵的结果?
删除后北城墙处更换的告示牌照片如下所示:
南城墙处更换的告示牌照片如下所示:
辽宁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电脑截屏图)
2016年3月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 号文件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责任追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因不依法履行职责、决策失误、失职渎职导致文物遭受破坏、失盗、失火并造成一定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造成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灭失的,要依法追究实际责任人、单位负责人、上级单位负责人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技术审核质量负责制,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造成文物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请问,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了中央政府对文物保护的要求?
四、民意的呼声
恳请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勒令叫停在牧城驿古城遗址上的建筑施工,实施古城遗址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发,按法律规定设置保护面积和建筑控制地带;指示大连市文物管理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方案;采取专人负责及问责处理办法,对牧城驿古城遗址以及大连地区的历史文物实行切实有效的保护。不能让大连的历史文物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造福人民!
撰文 / 韩玉金
……
原创观点
Hash:2f7b2bcc7395fdcc077391c1d1f780d8b2274e8e
声明:此文由 古村之友志愿者网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