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明清遗留下来的老城墙,还残留在那条大河街里
傅琨女士在离开泸州的最一天,马不停蹄的为沽酒客和热爱泸州民俗文化的朋友,拍摄了一组老城垣的照片,又勾起了一些回忆和思绪,于是沽酒客再次写了一点自己的想法。老城垣、大河街,我总感觉它们快消失了。
今天听来老城墙,还是明清留下来的,可能你会有一种错觉,电视电影这些年的熏陶,让我们总是觉得高大威武才是古代城市的面貌,或许有的地方是,有的地方却不是。
泸州从宋朝开始建的城市也是泥巴,蔑条堆砌,就是石头也不容易,到了明朝东西南北四门建立,泸州的城市规模才更加像样,而城墙在那个时候,石头派上了更大的用场。
曾经的“铁打的泸州,天生的重庆”,南宋时期,更精彩的泸州城墙却被遗忘在,老泸州的“神臂城”,至今没有人可能也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去把它利用起来,保护主义者,对拆修维护,非常不满,有商业意识的人,又无从下手。
留着吧,或许还没有到它发力的时候,我想即便过了近千年,也不会埋没它的精彩。
然而在现今江阳区泸州城区的城墙,除少数还保存较为完整之外,可以说剩下的只是些残垣断壁,早已经没有往日的风采,历经岁月的沧桑过后,只残留着浓烈的历史气息。而这种气息,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感悟了。
大河街,泸州靠长江的一条街,据说也是泸州的一条街。在车水马龙的川江航运时代,它是泸州繁荣的代名词,如今却很难让人相信它曾经有多“水泄不通”。
大河街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过去几十年前,泸州的老城墙,从凝光门到枇杷沟,沿江而建,包围着中心半岛,形成一道独立的风景线,西门不靠江边,如今在广场那一代,一棵黄桷树咬着一段残壁不放,很多人已经淡忘,如今很少有人说西门了,说了,也不知道是哪里。
不过,其他泸州城墙也比西门的好不了多少,早已变得残破不堪,残留至今的城墙称为“泸州城垣”,“泸州城垣”位于江阳区城区,现存东、北、西三段城垣。
其中东城垣包括凝光门、仁和城垣、会津城垣三段,北城垣包括三圣城垣、大北街城垣、小北街城垣三段,西城垣仅存枇杷沟城垣(恐怕也是名头,早晚会消失)。现存城垣总长1088.1米,主要为明代所建,以青砂条石垒砌为主,除因局部自然风化、附着植物破坏外,保存基本完整。
泸州城垣属“古建筑”类别中古城、堡寨遗址,是记录自宋以来泸州城市发展建设重要载体,是泸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文物,具较高历史、科学和人文价值。1992年,市政府将“泸州城垣”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省政府将“泸州城垣”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在会津、仁和城垣,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带着历史沧桑感的老城墙。
这里我们不得不聊聊大河街,这条如今唯一剩下的老街,之前的小河街,后河街都已经相继给城市发展让步作古了。大河街往北达会津门、东门、馆驿嘴往南则联通了新马路身在主城区却处处透着旧时代的印记。
从迎晖路方向走进大河街,左边是低矮的老房子,大部分是解放之前就存在的;右边大多为现代的高楼大厦,新式住房。水泥马路不宽,车辆经过,行人都得仔细避让,但据说比当地居民记忆中的街道已经宽了一半。
《夔州歌》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这首老杜的诗,正好是描述了当年四川和长江下游一带古已有物资交流,而这个物资交流就是水运。
中国自古山水相依,有山靠山,有水赖水。而一座城市水源是否便利和充沛也决定了这座城市人口是否繁荣。
两千多年的江阳古城泸州,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水运都是泸州引以自豪的。泸州人爱水,识得水性,女人长得水灵,男人敢于乘风破浪,不管滩多浪险,都被我们的船工号子震慑住了。
而作为这座城市第一批街道大河街,正好是沿着长江而建,成为了泸州最具特色的街道之一。其对应的正好是沱江沿岸的小河街。
多年以后泸州新城改建,滨江路修到了馆驿咀,小河街成为了历史,而大河街还在。大河街往北可以到会津门、东门、馆驿咀;往南则联通了新马路。一街一路,东西通达,东是东门口,西是与大什(在泸州这个读十音)字相连。据说其分为大河一、二、三、四街,全城约450米。
大河街,如今变得不看起似乎不那么美丽,身在主城区却处处透着旧时代的印记。这里有之前明清时代的泸州城垣遗址,这里还有那个年代的砖瓦房子。这里现在的居民已经坐等拆迁,这里还有曾经风云一时的联一公司。
但是在清末民国时期,这里的繁荣却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因临长江而得名的大河街。早在唐时期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东门口至会津门这条500多米的沿江商业街上,五金、小百货、山货等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是当时川南最大的商贸市场。因为水路昌盛,自然带动沿江的发达。
曾经联一公司大楼立于街中,交通银行汇通天下,一年四季商家云聚,五方辐凑为一方物流枢纽。现在的泸州人永远不可能想象到当年的情景。
1914年,泸州民办轮船运输业兴起,一改泸州千年由木船运货载客的历史,东门口成为川南出川的第一大港。
不过当时的木帮,船帮,菜帮,油帮等依旧在这里来来往往,生生不息。
岁月的年轮只有大树才可能留下来,而只要是人生存的地方,很多前人一手建设出来的事物,往往会被磨灭,这倒不是今天的人对前人不尊重,而是前人在修建的时候,能看一百年,看不到一百年后的需求。
如果有谁能过建一座永生不变的城,我想那是伊甸园或者天国,可惜我们生活在世俗的人间,烟火气不过是生存的污染,何必把它描述的那么高大上呢?要是可以的话,你大约也希望有更好的环境来过安逸的生活。
当年的大河街和这些城垣带来的东西,更好的适合当初的人,你能想见当初的泸州老百姓,热天别说空调,连电扇都没有的日子吗?
在大河街,城垣那些过道上,虽然当初这里是321国道的重要线路,车辆经过,但是也非常稀少,人们夏天把凉席铺在街边,席地而坐或者躺卧,摇着蒲扇,就这样纳凉,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今天可就是不文明的行为了。所以没有对错,只有时代环境造成去,适应当时的生活状态。
不过为什么我还是希望它有更好的归属,合理的保留呢?因为有一些东西,似乎还可以变成好古者和民俗者探寻的印记,或者另外一种形式的文旅会给它带来一次重生,当然这很困难。也可能城墙被保留下来,四周变成公园绿地,走在这绿地里散心的人们,看着突兀的城墙,残破的可怕,四处再也没有房屋和人居,这也能回忆一些曾经。如果最后它必须拆去,那么照片就是它最后的归属。
Hash:b37cbada380959b5bd05a8b15e2ed03e8eb4cfd8
声明:此文由 带你超神带你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