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系列之“中我岛的往事”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回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重温初心使命,荣成市文化旅游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了10款红色研学产品。今天,让我们走进俚岛镇中我岛村,到胶东东海转运站纪念馆看一看荣成“小舢板”“小推车”滚滚洪流支前的场面,到地下交通站纪念馆探秘地下工作者开展革命工作往事。

中我岛村

中我岛村位于俚岛镇东南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曾是抵御外寇、保家卫国的最前沿。近年来打造了一处集历史记忆、民俗文化、人物风情、红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民俗博物馆区。其中包括胶东东海转运站纪念馆、地下交通站旧址等。

胶东东海转运站纪念馆

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有一句名言: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粟裕将军也说过:

“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

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

他们口中那用“小推车”推运炮弹等军火的主要出发地,就是荣成港口小镇——俚岛!七十年前俚岛小镇与著名的淮海战役发生的那段历史,亲历的人们大多数已经故去,位于俚岛镇的“胶东东海转运站纪念馆”一定程度的记录了这段岁月。

俚岛港是天然避风良港,东有小岛挡住东南风,西北有层峦小山削弱西北风。港口三面环山,只有东部一个开口,比较隐蔽。距我军第一个兵工厂-大连新建公司海上距离较近,是我军战略物资运输的重要港口。

当时,东北除大连、山东除威海境内的港口由解放军控制外,绝大部分港口仍处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之中。为了绕过国民党军的封锁,解放军运输船队先从大连出发,由东驶入公海,之后掉头沿西南方向,向俚岛进发,国民党军以为是从朝鲜来的商船,于是放松了警惕。

‍军需船只从大连绕道到俚岛大约需要十几个小时,所运物资一般都是晚上从大连发船,天亮抵达俚岛。为了避免汽船声音过大,船上的烟囱都套上大桶,作为“消音装置”。

那时的俚岛港港小水浅,大货船无法靠岸卸货。几百吨的船舶靠不到码头,所以物资到港后,当地渔民就用小舢板一船一船将物资运到岸上,存放于当地村民家中。当时港口所在的俚岛村,几乎家家都做过我军的临时仓库。

车轮滚过胶东大地,血汗洒遍战场内外,壮举感天动地……一场声势浩大的军需物资大转移在这里秘密进行着,炮弹、汽油、生铁等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沿着乡村土路,一站接着一站地运往前线。

国民党军没有想到

我军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把军需物资

一船一船地运到俚岛

他们更没想到

俚岛这个当时人口不过千人的小渔

竟然转移了数量惊人的军需物资。

自1947年9月海防办事处移防荣成至1948年6月,军民团结战斗,往返运输物资59506吨,其中从港口向内地转运物资41853吨。

从1947年3月至1949年11月,荣成县先后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参加孟良崮、淮海、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民工达6544人。

中我岛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中我岛地下交通站位于中我岛村北大街北,四进式海草房建筑。西边紧靠公路,属院内有屋、屋后连院的特殊布局,视野通透。房子的前后皆有大门可贯通,东西两侧有院墙屏挡,且外面皆有可通行的小胡同和村中其他住户相连,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十分符合地下斗争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作为地下交通站的这幢海草房遗迹

和其他居住建筑并无异样之处

但推开门置身其中

不由得让人感受到

当年一种金戈铁马的残酷气息

和浓烈的硝烟味道。

荣成是胶东地区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建立了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荣成县委在全县秘密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组织建立秘密交通站,为全面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我岛地下交通站是俚岛境内规模比较大的一个交通站,为俚岛的对敌斗争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中我岛地下交通站纪念馆是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地下交通站负责人的王德昇的故居。

当年,俚岛周边地方党组织的很多会议都在中我岛交通站召开,所有情报要经过该交通站上传下达,来往同志要住宿护送,所有这些接待和费用,基本都由王德昇承担。王德昇无怨无悔,从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地为抗战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王德昇家第四进房屋的西墙上,开有一个约半平方米洞口的秘密通道,这个洞口直接连接着后门过道上方的阁屋。有几次遇到险情时王德昇和战友都是藏身于此才躲过敌人的搜捕。如今,这个洞口遗迹尚在,见证着当年从事地下斗争的艰险处境。

中我岛地下交通站曾接待过杏华口区区长龙启芝和时任东海指挥部副指挥、后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区副司令兼文西行署主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的于得水等领导以及大批党员干部和战士。

曾任八路军第115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统战部部长的谷牧同志,也曾经到过中我岛交通站指导工作。

来源:荣成文旅

Hash:ea55227aa3041f163a2c0253560ff739a1ed1ae7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