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 红色寻访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位于山西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相交界的 平型岭下,雁门关之东。明朝时是 内长城重要关隘。关北恒山高峙如屏,关南矗立五台山,两山都是陡峻的断块山,海拔在1500米以上,是晋北的交通障碍。两山之间是一条不太宽的地堑式低地,是河北北部平原山西之间的最便捷通道。平型岭位于这条带状低地,中部隆起,形势险要。这条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接北京西的紫荆关,西接著名的雁门关,构成一条坚固的防线,自古就是 北京西的重要藩屏。

场馆概况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大同灵丘西南的白崖台乡,设址主战场乔沟东南侧约1公里处的半山坡上,是详细记述平型关战斗的专题纪念馆。

纪念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驻晋某部联手主持修建,1970年春动工,当年9月建成平型关战役纪念馆。1971年9月闭馆。1989年遵照聂荣臻元帅指示,经修缮后重新开馆。之后又几次修葺。杨成武将军为该馆题写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馆名。2006年由国家和省、县拔款对该馆进行了扩建和重新布展,改扩建后的纪念馆内基本陈列由序厅、三个主展厅和半景画馆组成,二楼设缅怀厅和观景台。

平型关大捷遗址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于1995年3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6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公布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展馆前的 将帅广场, 由115阶大理石台阶与纪念馆主楼相连,意在纪念战斗主力部队八路军第115师这一番号。广场正面塑有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肖华、杨得志、李天佑、张绍东、陈锦秀、杨成武等10尊铜象。

历史溯源

卢沟桥事变为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抵御日军、保卫太原,1937年9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以内长城为依托,组织 平型关战役,抵抗日军达旬日之久。1937年9月25日,初上华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第115师主动侧翼出击,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为配合第二战区国民党军队防守晋东北内长城要隘平型关,阻止日军南犯太原,在乔沟一线伏击日军第21旅团后续部队及辎重车队,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八路军此次伏击战的胜利,被称之为平型关大捷,它也使得平型关这一千年古关成就了三个第一,即:“ 国共合作抗日第一战场;八路军抗战第一仗;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八路军有利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历史见证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下响起的枪声,激起了中华民族抵抗日寇侵略的信心和决心;平型关大捷,用智慧和勇气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史研究部主任毛春桃如是说。平型关大捷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纵观这场战役,中国八路军战士是如何在敌我力量悬殊,我方居于劣势的前提下,取得了主动出击抗日的首战大捷?主要依托以下三点:一是 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及国家至上、民族为重的政治担当;二是115师指战员精湛的 战场指挥艺术,战前多次勘察地形,选择了沟谷段公路作为理想的伏击战场,居高临下向日军进攻,最终使日军的优势装备短时间内无法发挥;三是八路军将士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 牺牲精神。战斗初期阶段,敌人的飞机也前来助战,这时八路军武器装备差的弱点也显现出来,于是战士们发挥在红军时期练就的近战特长,迅速冲下沟底,与日军展开刺刀见红的肉搏战。

点“青春之光”

燃“奋进之路”

南小师与你同行

图片 | 逯雅茜 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案 | 逯雅茜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李晓雨 孙畅

责编 | 骆翠玲

审核 | 仲腾欢

Hash:87d34a95eab241e538b8a96db9ffa4de0c7ddb1f

声明:此文由 权力的象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