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南旺镇:精心保护“运河明珠”“蚩尤故里”

近年来,山东济宁市南旺镇紧紧抓住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遗址与现实的融合、保护与利用统一,实现了遗址保护与提升环境质量的良性互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惠及民众的同步双赢,真正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变成了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正式通过,“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旺镇共有9处遗产进行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河道2处,分别为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水工设施3处,分别为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考古遗址4处,分别为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邢通斗门遗址、运河砖砌河堤和徐建口斗门遗址,享有“运河明珠”“蚩尤故里”等美誉。

运河遗产现状

会通河(南旺枢纽段)

会通河(南旺枢纽段)最早可追溯自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开始修凿的济州河。元代自济宁引桄水向北,开渠150里至安山入济水,后开凿了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元末,会通河成为济宁至临清山东段运河的统称,济州河就很少被提到了。元代时,会通河的分水点位于济宁城附近。由于不在南旺最高点,会通河南旺段难以维持运行,经常需要陆运转运。直到明代永乐九年(1411)重新疏通时,对会通河的水源补给地重新进行了选址,将南旺选为会通河水源补给的分水口,修建戴村坝将汶河水抬升,经小汶河引水入会通河,向运河供水。

会通河(南旺枢纽段)流经现梁山县开河镇、汶上县南旺镇、任城区长够正,在汶上县境内约13.5公里。会通河两岸有十里闸、杨家高顶、三里铺、吴家高顶、南旺、坝上、杏林、柳林、小店子、大店子、寺前铺等村庄,属于人口密集区域。

小汶河

古汶水为山东中部的一条天然河流,由泰蒙山涧诸水汇聚而成,又经大汶口等地至东平安民亭南入济水。由于其流域面积大,集水快,且堤防残缺,常年失修,因此历史上其下游不断出现洪水,漫溢决口,形成多股分流。史料中称这些分流的水道为溜道(即汶水故道)

小汶河原为汶河下游一岔流。当时分流水量很大,水流湍急,挟带大量泥沙,河道两旁又没有大堤阻挡,造成小汶河河槽弯弯曲曲,呈S形前行。小汶河下游百姓有“三湾不离温口,三湾不离路庄,三湾不离孙口”之说。

明中后期开始修建防洪排涝工程,其中包括小汶河两岸的东西大堤、何家坝等。据记载,明清两代曾多次疏浚治理,维修加固,进一步提高了小汶河排洪排泄功能,从而保证了运河漕运畅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运罢后,小汶河结束了济运,堤坝无人问津,市场泛滥成灾。

1959年,在山东省水利厅的主持下,济宁、泰宁两地区与东平、汶上两县的代表实地勘察小汶河,开工筑坝。此后,小汶河成为汶上境内的排泄河道。

十里闸

十里闸又称南旺下闸,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十里闸村。据史料记载,十里闸建成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郎中杨恭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事护瓒重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县闻元重建。《运河厅册》记载:“十里闸一座,金门宽二丈,砌石二十层,高二丈四尺,明成化六年建,乾隆四十一年拆建,该闸系柳林闸官兼管,闸夫十八名,专司启闭。” 根据考古调查,现存十里闸闸门宽6.3米,残高3.75米,该闸为石灰岩石条错缝砌筑而成,条石长款不等,均高约0.37米。

运河畅通时,十里闸与柳林闸协同工作,根据南北侧的水利条件进行相应的开闭操作,以进行供水的定向定量控制。1978年,小汶河改道后废除,闸改作桥成为村内主要交通道路

柳林闸

柳林闸又称南旺上闸,位于汶上县南旺镇柳林闸村,与十里闸同时建。根据考古发掘,柳林闸呈束腰的亚字形,由闸口、墩台、迎水、燕翅、分水、燕尾、石砌码头、石头驳岸、底部基础木桩与保护木桩构成。闸口东西长4.65米,宽6.26米,高8.3米,由19层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每面闸墙上各有一道闸槽,槽宽0.29米,进深0.24米。闸口底板保存得较差,分为两期:早期用长方形石板铺成,石板长1米左右,宽0.5~1米,厚0.18米,分布在闸槽的东侧,石板间用燕尾形铁锔扣相连;晚期为长条形石板,石板两端有浅槽相扣,石板上凿圆孔,石板间用长条形铁锔钉相连,或用单个铁锔钉将石板固定在底部基础木桩上。底板中部与直墙闸槽对应处,凿有一道南北向深3厘米的槽口以便落闸槽用,宽同直墙闸槽。

墩台用白灰三合土夯打而成,外表用石块垒砌直墙,可分为早晚两期,保存较差,仅南侧迎水燕翅保存较好,迎水燕翅斜长15.6米,复原宽度约30米,分水燕尾宽约28米。石驳岸位于闸口两侧,南北两岸都有,南岸保存较好。闸西南侧石驳岸长57.5米,残高0.7~3.8米,中段因变形略内弧,底部在河道淤泥里砸直立木桩做基础,用大石块垒砌直墙。闸西北侧仅存底部基础木桩和少量石块,东西长30.8米,与南侧石驳岸相距20.2米。闸东南侧石驳岸分两期:早期存木桩和底部一、二层石墙,东西较直,长58米;晚期驳岸,呈中段外凸的弧形,残长39米,残高0.4~3.6米。闸东北侧石驳岸仅存底部木桩。

寺前铺闸

寺前铺闸又名棠林闸,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寺前铺村。据明编《汶上县志》记载,寺前铺闸建于明代正德元年(1506 ),通政韩鼎创建。张伯行以此闸为大运河“界水第二闸”,并称“寺前铺闸最宜严谨,闸下粮船,必积二百余艘,足满一塘,方可起板”。

根据考古发掘,寺前铺闸呈束腰亚字形,由闸口、迎水、燕翅、分水、燕尾、石驳岸、保护木桩等组成。

墩台用白灰三合土夯打而成,外侧用大石块垒砌成直墙,石块间凿燕尾形槽,用铁局扣相连。闸口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78米,东西宽6.44米。西侧直墙残存9层石头,高3.6米,两侧直墙中间偏北各有一道闸槽,宽0.3米,进深0.24米、存高3.6米。迎水燕翅东侧长16.68米、西侧长14米,分水燕尾东侧长16.16米,西侧长14.6米。

底板用长方形大石板平铺而成,南北长25米,南侧宽16.26米,北侧宽近22米。石板上凿有燕尾形槽,用铁扣相连接坚固结实。底板中部与直墙闸槽对应处有一道石头雕凿凸起的门槛,宽同闸槽,高4厘米。

石驳岸位于闸门南北东西岸边,以石块横平铺设错缝叠砌而成,每隔四五块有一竖向石块插入里衬石中,以起固定作用。石驳岸建造时间较摆扇偏晚,从现状看有过增补过程。闸南东侧石驳岸长23.3米,残存石墙2-9层,采取三(四)平一丁法砌筑;闸北西侧石驳岸已无存,只剩下一层里衬石,石下有木桩支撑,残存长度为16.6米。石驳岸下皆用木桩做基础。

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

为纪念宋礼、白英等人修建南旺枢纽工程的壮举,明清两代于汶运交汇口建分水龙王庙。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位于运河右岸,正对分水口,有四座大门直冲运河,气势恢宏。由东向西迎面而来的滔滔汶水与大运河呈丁字形交汇。为了避汶水的冲击,沿岸建有长约220米的石驳岸,4处台阶直通大门。台阶两侧有8个巨型石雕水兽兀立岸边,作盘卧状,石驳岸下竖有石桩12根,用以挽揽船只。自明永乐年间建龙王庙大殿至清末分龙王庙已形成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庙宇和祠堂群落,由东向西分三路布局:东侧第一路,以龙王殿为主殿,其前有牌坊、大门、戏楼、钟鼓楼和字纸楼,后为关帝庙;第二路布置水明楼、蜀王殿、观音阁、禅堂;第三路布置宋公祠、白公祠、潘公祠、文公祠、白大王庙、蚂蚱神庙。各院落设院门相通,错落有致,布局合理。随着不运河的改道,龙王庙追去萧条,现存仅蜀王殿、宋公祠、观音阁、文公祠、关帝庙、禅堂、蚂蚱神庙等。

运河砖石堤岸

运河砖砌河堤位于运河北岸分水口以西,用斜立石板深入河泥中或平铺石板做基础,上平铺顺砖逐层内收,顶压平铺石板形成砖石堤岸。砖上有铭文“弘治十年造河道馆砖”,应为明弘治十年(1497)或其后构筑。考古发掘的部分河堤长约600米,宽7米,用青砖和条石构筑,上铺一层条石,中间砌九层青砖,平砌错缝,下筑七层条石为基。本段河堤共清理出4处石阶登岸口,用条石错缝平砌,宽2.05米,高1.5米,逐层向内斜收,形成堤岸内向嵌入式小码头。分水口以西共发现码头4个,两两相距约90米。

邢通斗门

邢通斗门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南旺二村,建在运河南岸大堤上,东距百搭王庙西墙45米,是大运河与南旺湖的连接斗门,用于大运河水量的调节。有关考古发掘揭示,斗门由东西两侧运河大堤和中间闸口组成。东侧大堤是用三合土夯打而成的,坚固结实,其北侧有石墙保护。石墙是在大堤北侧河底砸直立木桩做基础垒砌直墙,石墙的外侧用成排斜立木桩做支撑。斜立木桩的外侧用夹杂陶片、瓦片的黏土夯打而成,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闸门现存闸口宽5.2米,闸口的底部在河底砸入密集木桩为基础,其中平铺木板,木板上铺石板作为匝口底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扎口的两侧为石块垒砌直墙,由残存迹象分析,石墙应该由多层里衬石和外侧直墙组成,其建造分层垒砌并在内测用三合土逐层夯打,夯土与石墙相衔接,闸口与大堤浑然一体,牢固结实。

徐建口斗门

徐建口斗门又称徐建口斗门,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徐建口村,建在小汶河上,是连接小汶河和马踏湖的通道,用于小汶河水量的调节。考古发掘发现其保存较为完整,由闸体、闸基、闸板、雁翅等组成,均为石砌,结构框架清楚。闸门东西长6.8米、南北宽3.24米,每面闸墙上有二道闸槽,槽宽0.2米,进深0.24米,二糟相距2.76米。闸口略呈西北东南向。东侧迎水燕翅的石墙、底板基本被破坏完,残存做石墙基础用的木桩和底板东侧的保护木桩。西侧分水燕尾保存很好,底板、石墙和保护木桩保存较好,分水燕尾折角处宽8.8米,燕尾两端宽17.6米,底部石板较分水燕尾折角处向西延伸1.2米,其西侧有一排斜立木桩保护底板。整个闸门的建造,在河底砸入密集的木桩做基础,在木桩上平铺石板,砌筑两侧墩台立强,石头间用铁扣连接,坚固结实。两侧直墙由里衬石和外侧直墙组成。

运河遗产的保护

为把南旺镇运河遗产保护工作变成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南旺镇作出了种种努力:

一是搞标准编制遗产保护规划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做好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进行遗产调查,编制了《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3年7月,《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保护规划》提出建设南旺枢纽公园的建议,对公园的范围和规模、基本布局、展示设施、建设时序、展示路线、服务配套设施等做了基本安排。在此基础上,南旺镇委托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公园规划》。该规划从资源条件和现状入手,着力保护和保存南旺枢纽及相关环境,提出“一核两轴七区”的空间布局,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专项规划、节点设计。两项规划的编制完成,为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白虎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依据,形成了严密的规划体系。

二是精心做好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考古发掘工作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支撑,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是考古公园各项建设工程开展的重要前提。2008年以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旺枢纽工程遗址进行了不间断的考古调查与发掘。2011年,为加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南旺镇委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了《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书》,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南旺书怒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2011年以来,南旺镇相机清理了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运河砖砌河堤、徐建口斗门、柳林闸等遗址;新发现了连接运河与南旺湖的重要斗门——常鸣斗门;出版了《汶上南旺——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及龙王庙古建筑群调查与发掘报告》;在考古工作现场启动了公众考古活动,由专业的宣讲员引导学生、群众沿着公众参观路线走进仍在发掘的考古现场,近距离观看各种文物,听取专业考古工作者讲解田野考古发掘等问题,一起参与体验了公众考古学实践活动,了解考古、感受历史。

三是全面做好各项文物本体保护和展示。

①编制各项文物保护方案。南旺镇先后委托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等单位编制了《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柳林闸保护方案》《大运河遗产南旺书怒徐建口斗门保护方案》等10余项方案,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各项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②做好古建筑维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皮肤的方案,精心做好古建筑维修与保护,先后对宋公祠、文公祠、关帝庙、观音阁、禹王殿、禅堂、蚂蚱神庙等7栋建筑进行了落架大修,并进行了油漆保护,取得良好效果。

③开展其他文物本体保护。对读分水龙王庙遗址进行了补砌加固,对分水口“S”形驳岸进行了修复保护,对运河砖石堤岸400米进行了清理和防风化加固,保护河道木桩470米。对柳林闸、寺前铺闸、徐建口斗门、常鸣斗门、邢通斗门、等关键的闸体、斗门进行了保护维修,努力再现当年南旺枢纽的核心科技。

④努力做好文化遗产展示。在做好各项文物保护的基础上,相机采取回填展示、遗址标识、复原展示等方式对柳林闸、寺前铺闸、邢通斗门、徐建口斗门、常鸣斗门等进行展示,加深了有课对白纸拍等标识,建立和完善了遗产标识系统。高标准推进南旺枢纽博物馆布展工作。该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以展示南旺枢纽科技成就为主题,综合运用文物藏品、历史文献等实物,采取模型、图片展示和3D演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现水工技术成就和打运河历史文化。

四是大力营造文物保护良好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在财力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南旺镇对占压南旺湖遗址、运河河堤和河道的居民住所进行了整体搬迁,共搬迁2处村居747户居民,拆迁面积12.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处17.8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新型农村社区,并实现了搬迁群众全部回迁入住,为建设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腾出了空间,实现了维护民生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双赢。为加快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南旺镇对公园公园范围内的会通河、小汶河河道定期开展环境整治,修建了连接重要遗产点的参观道路,聘请了文物看管员,着力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

来源:世界运河名城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Hash:3dc40f8523cdf823d73d3316533c82f46cbf6b28

声明:此文由 大运河传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