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直接建在千年古墓上的县城博物馆
“人文视野”
讲述景观背后的人文内涵
这是视野第67篇文章
作者:木子弓长@驴游记
在中国,从私人到国家级的博物馆,数量可谓成千上万,大名鼎鼎的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等,但有这么一座县级博物馆,鲜为人知,也没什么知名的藏品,不过在这座博物馆里不仅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整个博物馆办公楼围住古墓,任何办公室开门便可见墓,这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奇特。
在一座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古墓的办公楼里办公,有事没事还可以探一探古墓,这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江西吉水县博物馆,或许你连这个县名都没听说过,不过你肯定听说过这座县城的一些名人,南宋诗人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总篡解缙,嘉靖状元、地理学家罗洪先,总有一个你是听说过的吧。
“一科三鼎甲,一门三进士,百步两尚书,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百十知州,十里九布政”,吉水县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县城,庐陵文化发源地之一,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古便是“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吉水县博物馆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处是国家重点博物馆,为什么会是重点,我估计是因为有那座古墓。
另一块牌子就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吉水东吴墓”,其实这座千年古墓早在2013年就已经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水博物馆位于县城内105国道旁,本身没太多看头,实物不多,文图介绍较多。
当你走进馆内,一座三国时期的古墓展现在你眼前时,这才是这座博物馆的精髓。
问题来了,这是哪个朝代谁的墓?为何会在这里?博物馆建筑为什么又会围绕古墓而建?
吉水东吴墓,被专家们称为"江南第一墓",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墓,据考证墓主应该是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二位皇帝孙亮的姨丈,骑都尉谭绍。
这是一座大型的藻井砖室土墩墓,从这一点也可以断定墓主生前身份很高,官阶当在二品至三品之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那么这座墓为何会在这里呢,谭绍是庐陵人,东吴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吴主孙亮被废,谭绍与家属也被送回本郡庐陵。死后,他的妻子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文江河畔,所以这座墓本来并不在这里。
这座墓本来位于吉水县郊恩江北岸,是19901年8月京九铁路施工中发现的,因三堆高高的封土,像当地用来祭祀神灵的斋饭,故当地俗称“三碗斋”。
1991年8月,江西省文物局做出易地保护,搬迁古墓的决定,按原式重建于县城龙华大道东侧,1992年7月竣工。2001年建成环绕古墓的博物馆,从此吉水县博物馆就成为国内罕见的与大型古墓保护相结合的遗址博物馆。
这就是这座古墓以及博物馆的来龙去脉,古墓早年已经被盗,不过发掘时仍出土了120余件随葬品,有铜、铁、陶、瓷、石质器皿等。
有人说古墓墓顶堆东、西、北三个土包,象征三国鼎立,意味着一天不看到三国统一,一天死不瞑目。这个估计有点扯了,谭绍又不是皇帝,估计也不会有这个雄心大志。
好了,古墓和博物馆的来由基本也说清楚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和这座古墓已经共处了差不多20年,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馆长室正对着古墓最古老的一部分,尽管是异地重建,但1700多年的历史印迹依然写在了墓砖上。
外地朋友来了,除了可以在办公室坐下来喝杯茶之外,还可以带他钻钻古墓,这恐怕也是一个难忘的回忆。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馆,但你可能不会想到,在鲜为人知的小县城里,却藏着这么一座神奇的博物馆。
作为隋朝便已建县千年古县吉水,当然不止这么一座千年古墓,往北200米的县气象局里还有《永乐大典》总篡,大学生解缙墓,此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古村,峰峦叠嶂的大东山、峰头如笔的文峰山、古木参天的石莲洞、繁花似锦的桃花岛等等,毕竟作为江西十大文化古县之一,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Hash:441256d271667d23c0df5c75437a892dd9deddda
声明:此文由 走吧自驾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