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五百岁铁钟的迁徙记

汉中五百岁铁钟的迁徙记

宁强钟鼓楼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几乎与古州城同龄。古州城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南、北、东延伸成南街、北街大东街三条古街,向西有一条小路连接山岗上的文昌宫、文庙、城隍庙等古迹。

钟鼓楼气势巍峨,雄伟壮观,工巧精构,高耸于老城中心,楼体通高近30米,为当时城内最高建筑物,站在顶层可俯视全城。底层是四个拱门的高台,北边缀一小砖梯供人上下出入。其上外观为两层,内里实为三层,皆雕梁画栋,飞檐翘脊,门窗玲珑,风铃叮当,云戟和镇妖宝珠高耸入云。一层为祭台,放置烛台、香炉等祭器;二层悬挂一口重达千斤的铁钟;三层在尖顶,甚为狭小,里面供奉着一尊“魁星点斗”(魁星掌管文章之事,随风转动,所指方向,为秀才中榜之征兆)的塑像。1902年日本建筑学家伊东忠太考察中国古建筑时的记载,对宁强钟鼓楼建筑的独特和精美作了这样的评价,“宁羌州城内钟楼,八角形屋顶撑一穹面,且见四个尖角矗于穹面之上,如此建筑结构在中国北方见所未见。此钟楼系三层建筑,最上层屋顶乃是葫芦状造型。”(见中国画报出版社《中国纪行:伊东忠太建筑学考察手记》)。

有关宁强县钟鼓楼的民间故事(见1987版《宁强县民间故事集成》)

甚为可惜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一500多年历史遗迹被毁,但钟鼓楼上的大铁钟却幸免于难。钟鼓楼拆毁后,大钟先开始留存在钟鼓楼西边不远的老文化馆(原文昌宫)内。1974年县文化馆迁入城西玉带河东岸新址时,大铁钟随其它文物一并迁移,铁钟被置放在院内露天的一个圆形水泥台上。

伊东忠太考察手记中的宁强县钟鼓楼(出自《手绘清朝》第2卷)

2001年县文化馆、图书馆搬入羌州中路余家坡新建成的宣传文化大楼,大铁钟又一次随其它文物一并迁移。2005年5月,在宣传文化大楼成立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下设县文化馆、县博物馆等,大铁钟便和其它文物归属县博物馆收藏、保护。铁钟置放在县宣传文化中心大楼南院的“成化亭”。2013年春城东的宁强羌博园建成正式开园,两年后,原宣传文化中心大楼后的“成化亭”和钟鼓楼留存的大铁钟也迁移到羌博园路边的石头广场。

作者:舟子 来源:汉中日报

Hash:7f763dff12608ddf97f1e73f5a7c241d07a9cb3a

声明:此文由 汉中在路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