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温佶碑与邈墓志铭的族系问题考证

温姓出自姬姓与太原祁宗族四迁的可靠性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01期 杨东晨(陕西博物馆)

摘要:温姓来源有多种说法,然温姓出自姬姓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之说比较可信。温姓的远祖先是黄帝,近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帝,受姓祖先为己平。温姓起源或根在今河南温县西南,形成宗族、望族是西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为文献所佐证。济源发现的神道碑刻、墓志铭,为研究温姓人的迁布、源流提供了价值甚高的实物资料,进一步佐证了温姓人是黄帝的子孙,也丰富了中华姓氏文化

温姓是中华姓氏中古老的姓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大。今日全国各地的温姓人口约有205万(占中国总人口的0.16%),姓氏统计中排名在第104位。其来源古今说法较多,笔者认为,出自姬姓黄帝后裔之说较为可信。

一、温姓起源多元说

温姓的来源说法不一,时代上有夏代、周代、春秋南北朝等始有温姓之说;族源有华夏、西戎、北狄、东夷等说。

1.出自姬姓黄帝后裔

《广韵》记载:“温氏,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元和姓纂》记载:“温氏,唐叔虞之后”,“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路史·国名记戊》载:“温,叔虞后,封在河内,狄灭之。”

(1)出自姬虞后裔。《姓谱》云:“唐叔虞之子,受封于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因以命氏。”《史记·晋世家》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又云:“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帝尧的后裔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王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可见,封叔虞于唐是周成王。《通志·氏族略》云:“温氏,姬姓,叔虞之后。”狄人灭温,是指公元前650年灭叔虞后裔之温国。国灭后,子孙以国名而姓温,即春秋时期姬姓叔虞的后裔才改姓为温。

(2)出自卻,有却、细二音,姓读细姓。《世本》云:“温氏,晋至食邑河南之温,号曰温季,因以命氏。”《路史·国名记戊》云:僖公十年狄灭叔虞之后的温国,“晋败狄人,周襄王将温地赐予晋国,以后季`等食采于温'”。《古今姓氏书辩证》云:至无后,卻郄相通。即至之温姓,还是出自姬姓黄帝后裔之后,因其无子孙,故不被视为温姓之祖。

(3)出自苏忿生后裔。《苏洵族谱·后录》载:“苏氏之先,出自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岭胡;次曰笆钱,为彭祖;次曰求言,为郐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己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教百姓,周公称之,

盍书所谓司寇苏公是也。司寇苏公与檀的达皆封于

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即今河南省)皆有苏氏。”《古今姓氏书辩证》温氏:“谨按《春秋》,周武王克商,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其裔孙苏子,叛王即狄,遂灭国。”《姓氏急就篇》云:“温氏,己姓,周苏忿生以温为司寇,春秋时狄灭温,温子奔卫(今河南淇县)。苏公之后也,国于温,故曰温子。”清代张澍《姓氏寻源》云:“《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温子即苏子,苏氏为己姓,则温出己姓无疑。”周王封苏忿生于苏城,再迁封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公元前650年,北狄灭温国,其后裔以国名改姓温(即春秋始有温姓)。《唐温侯碑》云:“温姓出生己姓昆吾,颛顼高阳(黄帝之孙)之后也。”可见,这支温姓人的远祖仍是姬姓黄帝。

(4)出自刘姓。文献记载,刘姓人有改为温姓的。《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刘氏为陶唐氏之后,居于刘(今河北唐县),后裔遂以刘为姓。其后裔刘累,有御龙之术,被夏朝第十三世王孔甲赐为御龙氏。此说显然有些模糊。《史记·夏本纪》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叛)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集解》服虔曰:“后,刘累之为诸侯者,夏后赐之姓。”裴马因按:“贾逵曰:`刘累之后至商不绝,以代豕韦。祝融之后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殷武丁灭之,以刘累之后代之。'贾逵又曰:`夏后飨,而又使求致龙,刘累不能得而惧也。'”这就是说,刘累是姬姓唐尧(黄帝之五代孙)的后裔。刘累的后裔中,有的家族人改姓温。当然,刘姓出自姬姓的,还有周成王封的宗室之子刘邑(今河南偃师市南)。这支刘姓人中也有改姓温的,与黄帝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统关系。

2.出自少数民族的温姓

少数民族的温姓,有的是出自黄帝后裔的温姓人徙入,或与其族通婚所生子女而姓温,与黄帝有血缘关系;有的是尊奉黄帝为祖先,改姓温,与黄帝无血缘关系。

(1)北狄系鲜卑族人改复姓为温姓。《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族的单姓温。蒙古满族的单姓,复姓温,当为北狄后裔之姓;回族的温姓,则系受汉族的影响所致。这些温姓人,与黄帝及其后裔均无血缘关系。

(2)西域康居(舜后裔)国王赐姓温。帝舜后裔康族人西迁后,同当地民族融合而建立康居国,王都在卑阗城。《旧唐书》载,女皇武则天时,康居国归附,大首领笆婆钵提被女皇封为国王,赐姓温。《温姓谱序》载:“《唐书》康居国其王改姓温,本月支人。”又云:“《五代史》有赵姓易温者,赵彦景之子升。”帝舜姓姚,随继父又姓虞或妫氏;赵姓、嬴姓同出自少昊的嬴姓。他们均源于东夷(今山东),从少昊起就与黄帝族融合,组成华夏联盟,故《史记》将舜列为黄帝之后,嬴姓秦人自认是颛顼后裔,即皆奉黄帝为祖先。至于菲律宾国王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塔喇入明朝献贡品,在回国途中因病卒于今山东德州北营村,留下次子温嗒喇和三子安都鲁,以及王妃守墓并定居。温塔喇之后,取其首音姓温。其姓与华人的温姓无什么关系。

二、起源于温而形成宗族于祁的温姓世系

今之中国与世界华侨中的温姓人,根在河南温县是肯定无疑的。《尚书》至《史记》以前的文献内,未见到正史书有温姓人的记载。并州(今山西太原)温姓祠堂的祖先较晚(系温姓望族在太原做官时家族居此而营修);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之温姓望族见于《史记》,名曰温疥。其前的姓氏书,只有周代或春秋形成的温姓人,而周代以前则根本没有记载。但是,河南济源市发现的石碑、墓志铭,为我们解开这个难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证据。

1.碑与墓志铭记载的温姓始祖先“平”的年代考

根据《唐故太常丞赠谏议大夫温府君神道碑并序》①、《唐故正君左补阙温先生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神道碑、墓志铭)等载,“温氏为颛顼高阳氏后裔,得姓于夏代前期,始祖名平,因助夏灭有穷氏有功,受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温国,因以命氏,而始姓温”②。此系碑与墓志铭并序的研讨会《纪要》译文,较为简略。原译文曰:“温氏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后裔,(在母系社会时期)出自己姓母系。

到夏代时他的后裔中有一个叫`平'的人,辅佐夏王朝消灭了犯上作乱的有穷氏(寒浞),被封立诸侯国(因封地有温泉而称温国)。”碑与墓志铭记载简略,有不少细节问题需要考证和解释。

(1)有穷氏后羿与寒浞篡夏朝政权的年代考。

关于夏朝立国的时间,我们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之说,并依据公元前2070年推算姬平“佐夏王消灭了犯上作乱的有穷氏(寒浞)”之年代,对此作以解释。《史记·五帝本纪》云:“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正义》引《华阳国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一般认为指炎帝)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后子孙因封焉。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

孙,昌意之子,母曰倡仆,亦谓之女枢。”又引《河图》云:“瑶光如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颛顼,首戴干戈,有德文也。”颛顼是黄帝之孙,姓姬,子孙除袭本姬姓外,因封地或封国而又形成约4200个姓氏[1]。颛顼帝后裔姬平,非是“因助夏灭有穷氏有功”。《史记·夏本纪》载:“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公元前2059年)。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作《五子之歌》。”《集解》徐广曰:“皇甫谧曰夏启元年甲辰,十年(公元前2060年)癸丑崩。”

安国曰:“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返国)”,“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返),故作歌。”启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太康继位后,迁都于斟鄩(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二里头遗址处)。太康荒淫,懒于国事,重用好武的后羿。《史记·夏本纪》《索隐》引《左传》魏庄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后羿(东夷族人,姓穷),先辈建有穷国于鬲(今山东德州市故鬲城,本为穷姓,夏代通常在前边加有,后边加氏,名曰有穷氏国)。传至后羿为国君时西迁于钅且(读除,即今河南滑县),自钅且迁于穷石(今河南洛阳北邙山),因夏人而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载:“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钅且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后羿窃权之年约为太康五年(公元前2054年),太康一行被后羿武力阻挡不得返朝,只好避难于同族的康国(在今河南禹州市)。康国之君热情接待和安置,之后又为太康另修了城池居住,名曰“太康城”(后世在此置县,命名曰太康县,即今河南太康县)。后羿惧夏民及诸侯国反抗,遂立太康之弟仲康为王,自己却独掌朝政。夏巽《尚书详解》云:“羿立仲康,方将执其征伐之柄。”仲康为傀儡王,忧愁郁闷成疾,执政十三年(公元前2041年)后去世。后羿又立仲康之子帝相为王(公元前2040年),不久,废之,自己称王,改夏王为有穷王。《左传·襄公四年》载文下杜预注:“禹孙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号曰有穷。”帝亲从护卫下东徙于斟灌(今山东寿光县东南,本姓族国),仍称夏王,与有穷王后羿分庭抗礼。《帝王世纪》云:“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兽,弃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髡、彧圉而信寒浞。寒浞,伯明氏(寒国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寒亭),伯明后以谗弃之,而羿以为己相。”后羿为有穷王后,荒淫比夏王太康有过之而无不及,引起夏旧臣及诸侯国不满,寒浞乘机发动宫廷政变,杀后羿及其子,灭其族。《帝王世纪》又云:“寒浞杀羿于桃梧(一说是梧同,用桃木棍将羿打死,一说是地名),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之,死于穷门。浊遂代夏,立为帝。寒浞袭有穷之号,因羿之室。”徐涣龙《屈赋洗髓》载:“浞娶纯狐氏,非无家室,眩惑羿妻之美,既谋吞其国,又谋吞其妻,何羿射贯革绝纶,浞之不畏,而揆谋所以交吞之。”时约为夏王相五年(约公元前2048年)。有穷王浞霸占羿妻后生子浇及豕壹,二人长大后皆身体魁梧有力,武艺过人,善于帅军作战。

(2)帝相与有穷王浞对抗遭杀害。《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昔夏后氏太康失国,四夷皆叛。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公元前2040年)然后来宾。”帝相征服东夷九个部落或国后,又向西扩土,迁都于顿丘(今河南濮阳)。有穷王浞派子浇帅大军东进,次子豕壹随军征伐,先攻灭斟灌国(在山东寿光县),后又攻灭斟鄩国(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30里处)。浞以军功封浇于过(今山东掖县),为过国之君;封豕壹于戈(今河南商丘新郑之间),为戈国之君。时逃于有鬲(今山东德州)的太康之臣“靡”,乘机收斟灌、斟鄩二国散军余民,组成一支军队,等待时机。浇为过国之君后,奉父王命又率大军攻顿丘,经激战攻克王城,杀帝相。怀孕的帝相妃后缗乘慌乱从墙洞中逃出,回到有仍国(在今山东济宁市)之君(父母)的宫室,足月后生子少康。东汉王符《潜夫论·五帝德》云:浇“灭相,妃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奔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国)牧正”。

(3)少康在旧臣靡与诸侯国支持下夺回夏朝政权。《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按:“帝相被篡,历羿浞二世,四十年。”即从公元前2040年至前2000年。以夏代的成年为15岁计算,少康应生于公元前1012年。他在外祖父母和母亲的培育下长大,约15岁(公元2027年)时被国君(外祖父或舅父)任为牧正(主管养马驯马业),以避有穷王浞的耳目。但不幸的是,浞还是侦知帝相的遗腹子在有仍国,遂令交出。少康只好又西逃入帝舜后裔的有相被后羿逐出王城(今偃师市二里头)后,在旧臣、虞氏国(在今河南虞城县,简称虞国)。《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主管膳食之官),以除(免)其(被浞知而捕杀)害。虞思(国君)于是妻之以二姚(即将其姚姓二女许予少康为妻),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虞思两个女儿的婢女之一)谍浇,使季杼(杼为少康的长子,约生于公元前2020年)诱豕壹,遂灭过、戈,复禹之迹,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即约公元前2000年,少康在老臣靡、诸侯及己平等辅佐下灭寒浞,夺回夏王朝政权。《史记·夏本纪》《索隐》引《春秋》魏庄子云:后羿“恃其好射也,不修人事,而信用伯明氏之谗子(忤逆不孝之义)寒浞(读捉)。浞杀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杀于穷门,浞因羿室(霸占后羿的妻妾)生浇及豕壹,使浇灭斟灌(国在今山东寿光县)民及斟鄩(在今山东潍坊市一带)氏,而(夏王帝)相为浇所灭,后缗归于有仍(国在今山东济宁市),生少康。有夏之臣靡,自有鬲(今山东德州古鬲城)收二国之烬以灭浞”。太康失国、少康复国的事迹,详见拙著《夏商周时代》[2]。因此说,平“佐夏灭穷”的年代为约公元前2000年,具体灭的是寒浞及其族人,又因寒浞被伯明驱逐后归依了后羿,灭羿后又袭有穷或穷王之号,故神道碑、墓志铭皆曰:“平佐夏灭穷”。详写应为:己平佐夏少康灭穷(或有穷)王浞。

(4)出自己姓的平被封为诸侯国。《神道碑》云:“温氏裔颛顼,为己姓。”《墓志铭》云:“温先生讳邈,字顺之,本己姓。”《世本·帝系篇》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娶于滕坟氏,谓之女禄,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生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阳贵,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史记·楚世家》《集解》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在今河南濮阳)。”可见,己姓是出自黄帝之孙颛顼的姬姓,己樊封于昆吾,又曰昆吾氏。《神道碑》记载:平因“佐夏灭穷”,封于温,为诸侯。《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云:“温县”在今“河南省西北部,郑州西北,黄河北岸,汉置温县,`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忿生的封国名。一说因境内温泉得名,周为温邑”[3]。一说己平被封于温而称温平;一说是其国在被周朝灭后,己姓人以国名而姓温。《神道碑》亦云:己平封于温为诸侯,“子系因”居“其邑,而仍其侯。侯二十六代至乂(读作义),邑于周(即温邑为周朝的属地),别封于国后,子孙才以国名姓温。但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个是真,温平都是温姓的始祖先。若以前说为准,则夏王少康时已有温姓。己平封的温诸侯国,都城在温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云:温,即“温县,春秋晋置,治所在今河南温县西南。《左传·昭公三年》:`赵文子曰:温,吾县也。'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5年)复置。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名李成县,同年复名温县。后移治所金城镇,即今县。1960年废入沁阳县,1961年复置”[4]。从沁阳、济源、孟州的县治较晚分析,它们在春秋晋国时,当均属于温县的区域,即皆为温诸侯国的辖地。从以往文献、族谱的记载看,多认为是叔虞或苏忿生的起源于温,后迁于并州祁。其前的代系无载。《神道碑》、《墓志铭》不仅补充了缺失,而且还纠正了文献的误记,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温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后,以公族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至食乎于温,亦号温季。”从此至西汉则失载。《神道碑》记载:“温氏裔颛顼,为己姓,其后有平,佐夏灭穷,厥用祚土,子孙居其邑而仍其侯。侯廿六代至义,邑于周,别封于郄。”这里虽然从“平”至“义”的世系失载,但补充了由温迁于郄(今山西祁县)的是温义。《墓志铭》进一步云:“自平至义,廿六代,仕周为司马,别封于祁,始为太原(祁县古属于太原郡)人。”温义至西汉的温疥之间,代系又失传。

2.碑石与墓志铭载的温姓人之文献考证

己平被封于温而号温平后,传至26代孙时有义,迁于郄(在祁的附近)。其后,一支定居于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一支东迁于姚墟(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均逐渐形成望族。

(1)温序事迹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西汉“有温疥,封侯,谥曰顺。生仁,仁子何,始居太原祁县(实际上温义之后已居于祁)。何六代孙序”。《后汉书》之《独行列传等七十一》记载:“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也,仕州(并州,即太原)从事。(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骑都弓里(姓)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英俊大人,问以策谋。戍见序奇之,上疏荐焉。于是征为侍御史,迁武陵(今湖南常德市)都尉,病免官。”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复征拜为护羌校尉。温序应征赴任,行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东南),被割据的隗嚣部将苟宇捕获,劝其叛光武帝归顺于嚣,序严词拒绝。军士以武力逼迫,温序大怒,勇夺兵器杀数名士兵,部下欲杀之,苟宇令止曰:“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序接剑,面郄(读细,在今山西祁县)”。可见,是周灭己平的温不改色,从容束胡须后曰:“既为贼所迫杀,勿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同温序一起赴任的主簿韩遵、从事王忠收尸东返归葬,光武帝“闻而怜之,命忠送丧到洛阳,赐城旁的冢地,赙谷千斛、缣五百匹,除(任命之义)三子为郎中”。序之长子温寿,守孝期间,升任为邹平(今山东邹城市)侯之丞相。梦中温序告之曰:“久洛思乡里。”于是,寿上书光武帝,请求免职,改葬父亲于故里(由今洛阳迁于祁县祖先坟地),帝准奏。温寿之弟益,字伯起,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刺史。

(2)温寿与温益的子孙考。①温寿的子孙。《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记载:“温羡字长卿,太原祁人,汉护羌校尉序之后也。”序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寿,二子名温益,少子名字失载。寿有子温恢。《晋书》云:温羡之祖父“恢,魏(公元220~265年)扬州(今属江苏)刺史。父恭,济南(今属山东)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曰`六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载,温羡为温益之后。“羡少以朗寤见称,齐王(司马)攸辟(聘)为掾,迁尚书郎。”晋惠帝即位(公元291年)后,拜温羡为豫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刺史,后召回洛阳任散骑常侍,累迁官任尚书。齐王司马攸辅政后,尤亲重,转羡之职为吏部尚书。他随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有功,被封为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县公,食邑800户,出任冀州(治所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刺史,加授为后将军。惠帝避难于长安(今西安西北),任羡为尚书令(丞相),辞谢不受。帝返都洛阳后,诏令其为中书监,加散骑常侍,诏未下而惠帝驾崩(公元306年)。晋怀帝即位,任命温羡为左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未几病逝,谥曰“元”,赠司徒。其有三子:长子温祗,字敬齐,官至太傅西曹掾;次子温允,字敬威,官至太子舍人;少子温裕,字敬嗣,娶帝女武安公主为妻,官至左光禄大夫。

②温益的子孙。《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记载:“温峤(温益的后裔温忄詹之子),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温忄詹,官至晋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太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温寿之弟益,字伯起,有子温恕。恕有子温恢,任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太守,其子温恭,任济南(今属山东)太守,恭有子温羡、温忄詹。忄詹任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太守。有子温峤,字太真,任江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刺史,封安忠武公。这个记载与《晋书》差异甚多,笔者认为,应以《新唐书》为确(《晋书》代系有失之故)。《晋书》云:温忄詹之子“峤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他,17岁时,州、郡聘举荐,皆谢绝,司隶校尉聘其任都官从事,散骑常侍庾岂攵权重,受贿贪财,峤向朝廷揭发其罪行,“京都震肃”。成年后,他被举为秀才,司徒直接任其为东阁祭酒,出任上党潞(今山西黎城县)令。平北大将军刘琨之妻,是温峤母亲的堂妹,表姨夫琨喜其才,聘峤为参军。刘锟升任大将军后,峤升任从事中郎、上党(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太守,加授建威将军,都护前锋军事。晋朝末年,刘琨征伐石勒,温峤率军出征,屡立战功。琨升任司空后,以峤为右司马。晋怀帝永嘉(公元307~312年)之乱,王朝将亡,司马睿镇守建业(今江苏南京),刘琨与峤商议如何挽救社稷,密定劝司马睿在“江左”重建王朝政权。刘琨自率大军在江北抗击匈奴贵族,使峤以左长史职赴江南上奏琨之谋,劝琅邪王另立新朝。司马睿亲自接见,峤说理透彻,陈辞激昂,大喜,表彰刘琨忠于社稷之功,面授温峤为散骑侍郎。未几,峤任王导丞相府长史,迁任太子中庶子,诏告、文书皆出自其手。司马睿在建业即位(公元317年),建立东晋,史称元帝。刘琨招抚流亡,坚守并州(太原),孤单势弱,被刘聪、石勒的匈奴军打败,无奈只得投靠鲜卑贵族段匹磾(公元318年),未几被害而死。温峤闻刘琨被段匹磾害死,痛哭失声,表奏刘琨之功,帝下诏表彰、安慰江北其家族,振奋抗战军民。明朝人将刘琨的诗歌进行整理,辑为《刘越石集》。东晋元帝去世(公元322年),明帝即位(公元323年),拜温峤为侍中,参与机密大事,迅即又升任中书令。

王导称赞温峤“有管仲、夷吾之才”,明帝“亲而倚之”,王敦深忌恨。王敦专权,欲颠覆社稷,温峤和庾亮谋划攻灭其叛军,取得胜利。为此,明帝封其为建宁开国公,赐绢5400匹,晋升为前将军。明帝病重期间,他和王导、卻鉴、庾亮、陆晔、卞壹等大臣“同受顾命”。后苏峻、祖约举军叛乱,他和庾亮、陶侃等谋划出兵讨伐,巩固了东晋成帝的政权,成帝以功拜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食邑3000户。东晋成帝欲拜其为辅臣,他观天下形势,请求出京镇守军事要地武昌(今武汉市),保卫京师安全。病逝后,成帝下诏书追赠温峤为侍中、大将军、持节、都督、刺史、公如故,赐钱百万,布千匹,谥曰忠武,嗣以太牢,初葬豫章(今江西南昌);后朝廷追峤功德,将为(其)造大墓于元明二帝陵之北。后陶侃(今江西九江人,为镇西大将军)表奏温峤之功,请求在适当时间择日移葬,帝允,隆重安葬在建平(帝)陵北。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他17岁时,唐代林宝《元和姓纂》云:“峤之弟(名字不详)有儿子温楷,晋末随桓谧入北魏。楷之兄的孙子温奇,官至北魏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太守。奇的儿子失载,长孙温君攸,官至北齐开府参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云:温奇是楷的长兄,奇的四代孙名温裕,任太中大夫。裕有子温君攸。从族谱析,《新唐书》的记载较确。因温裕、君攸的后代子孙有载之故。峤有子温放之、温式之,皆为官清正。放之官至黄门侍郎。式之封新建县侯。这支温姓宗族分迁于江西、江苏、湖北等地,形成江南的温姓家族。

(3)温子家族。东晋十六国后发展为南北朝,未见记载并州祁、江南的温姓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的温姓人家,生一男孩子曰温子,字鹏举,官至太子侍读兼舍人。《姓氏急就篇》云:“后魏温子”,祖辈由太原祁徙入。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公元547年),高澄怀疑其谋反,下狱处死。明代人辑其诗文曰《温侍读集》。其子孙较多,形成冤句望族。以后的世系不详。

3.唐朝时期太原祁的温姓望族

江南温姓望族从温放之、式之后失载,而并州祁(今山西祁县)的温姓望族,史书记载较详。《新唐书》卷九十一《列传第十六》记载:“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人。父君攸系温奇的四代孙裕之子,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为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洪东南)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

(1)君攸有三个儿子。《新唐书·列传》云:“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人”,“大雅性至孝,与弟彦博、大有皆知名。薛道衡见之,叹曰:`三人者,皆卿相才也。'初为东宫学士、长安尉,以父丧解,会天下乱,不复仕。”李渊太原起兵后,过黄河驻于长春宫(今陕西大荔县),大雅入见,礼待之,任命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高祖即位于长安(今西安),升任大雅为黄门侍郎,任命其二弟彦博为中书侍郎。未几,又升任大雅为工部侍郎、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秦王李世民即位后,升任大雅为礼部尚书(宰相),封爵黎国公。彦博字大临,才学出众,隋末以对策优异入仕,授予文林郎,直内史省;归唐后,任总管府长史,封河西郡公,后再迁任中书舍人、侍郎。贞观十年(公元536年),升任尚书右仆射(宰相)。温大有,字彦将,隋朝任羽林骑尉。唐公李渊起兵,任命大有为太原令,后随秦王出征,任大将军府记室。武德初,升任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新唐书·列传》载:温大雅在贞观初年去世,谥号曰“孝”;高宗永徽相)。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温彦博去世,谥号曰“恭”,以右宰相职加赠特进,赐葬于昭陵。温大有在武德初去世,谥号曰“敬”,赠鸿胪卿。一家兄弟三人皆为“公”,两个宰相、一位卿士,验证了薛道衡的预言。

(2)“三彦”或“三卿”的子孙。《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大雅有子温无隐,官至工部侍郎,次子温释胤,官至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南)刺史。释胤的儿子失载,孙子曰温景倩,任南郑(今陕西汉中)令。景倩生温佶(为大雅的五代孙),以字辅国行于世。“安史之乱”起,辅国亲赴书法家、平原太守颜真卿处出谋划策抗叛军。之后,又随李光弼抗叛军,受到器重。光弼被宦官陷害而死,他辞官居住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以示抗议和对光弼的敬重。薛嵩曾举荐他为太常卿,但被谢拒,并出邺城居于民间,“世推其高节”。辅国有子温造,累迁官为御史大夫,任其为宰相的诏书下,不幸病亡,追赠尚书右仆射(右宰相)。造之兄温邈,唐穆宗、唐文宗太和年间,先后为帝封以拾遗、左补阙之职,召其入朝,皆谢绝不应。故《墓志铭》称其为“温先生”。《神道碑》、《墓志铭》,佐证了文献对温佶与其长子温邈的记载。《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温造有子璋,任京兆(今西安)尹、检校吏部尚书。大雅二弟彦博与小弟大有的子孙,《新唐书·列传》载:温彦博有子温振、温挺,振官至太子舍人,挺娶帝女千金公主为妻,官至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刺史。《元和姓纂》云:振有子翁归、翁念。翁归官至库部郎中、括州(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南)刺史。他有子缅、绩、缵、绍、缄、绚六人,续任阆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县)刺史,封虞公。绩有子皓、皎、曦。温曦(娶凉国公主为妻)为驸马都尉,任太仆卿。他有子同正、西华(驸马,任秘监)。同正有子温史,史有子常节,常节有子履言(任御林将军),履言有子冬日、光嗣;彦将(大有)有子瓒、瑜、瑾、琚。瓒有子焯、炜、炫。瑜为祠部郎中、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刺史。琚任职方郎中、郑州刺史,有子道冲,任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刺史。道冲有子任、佐、佚。任有子襄,襄有子初,任国子主簿。

(3)温庭筠。《新唐书·文艺下》载:“李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即商隐(今河南沁阳县人)、庭筠、成式三位诗人齐名。遗憾的是,《新唐书》没有温庭筠的传记。《辞海》云:“温庭筠(约812~866五年(公元654年),追赠大雅为尚书右仆射(右宰年)唐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文思敏捷,精于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大学)助教。其诗辞藻华丽,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艳。现存词六十余首,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又云:“《温庭筠诗集》,别集名”,“凡七卷,另集一卷。有影印述古堂钞本。明(代)毛晋刻本名《金荃集》,卷数同。另有《温飞卿集笺注》九卷,明(代)曾益注,清(代)顾予咸、顾立父子订补,注释较详。有康熙间刻本。其词有《金奁集》辑本一卷,收入近人朱祖谋辑刻《强村丛书》,其中杂有他人作品;《金荃词》辑本一卷,收入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中。”按其籍贯和生年、卒年,是属于太原祁温姓望族的后裔,约与温大雅的第七世孙子同代。《中国文学史》云:“温庭筠”,“太原祁(今祁县)人。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少时敏悟,`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行为不检,出入歌楼妓馆,赌博,纵酒,沉迷女色,因被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终身考不取进士。他虽和大官僚令狐绚、徐商等均有交往,也因此长期不能插足仕途,晚年才做了方城(县)尉和国子助教。”《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庭筠弟温廷皓,”在唐僖宗(公元874~888年)时期,被桂林戍卒起义军首领庞勋俘获,劝其加入义军任记室,不从。勋又令其为义军起草文书,复拒绝,庞勋怒,推出斩首。温庭筠有子宪光,仕途比较顺利。《新唐书·逆臣下》记载:唐朝宰相李逢吉的第四代堂孙李巨川,为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进士。《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工辞章,与李商隐齐名,号温李。时宰(相)斥其扰场屋,不得第(考进士不录取之义)。子宪光,(僖宗)光启中(公元886年)及第(中进士),为山南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从事”。唐昭宗(公元889~904年)时,任谏议大夫的“李巨川尝表雪庭筠曰:`蛾眉先妬,明妃为去国之人;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人至今传之。”是说庭筠才华出众,遭嫉妒不能中进士做官,犹如汉大将李广,遭嫉妒而死,不能封为列侯,子宪光承父志,中进士而为朝官,天下事竟如此也。巨川后来被朱全忠杀害。

综上所述,《唐故太常丞赠谏议大夫温府君神道碑并序》、《唐故正君左补阙温先生墓志铭并序》的发现或出土,弥补了传统的温姓来源的缺载,佐证了温姓的直接(又称受姓)祖先是夏王少康复国(公元前2000年)时有功封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的己平(帝颛顼后裔己姓樊。因其封于昆吾,故又称昆吾氏),以封于温而曰温平。他的26代孙温义,在周朝初年(公元前1046年)由温迁于郄(今山西祁县),至西汉温疥时形成宗族和望族。至唐朝时,门第高贵,人才辈出,迁布于大江南北,又在不同地区形成新的支宗族或家族。温姓同其他姓氏人们一起,为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Hash:87ef726c373b8bbf8125fa423412eb9652134621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