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考察(三)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考察(三)

(三)图像特征

四十八愿图像制作,有机地将山水画、人物画技法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教化功能的佛教绘画。两壁画面的上下层之间用岩石区分开来,简约自然,层次分明。每层左右场面之间以山石、树木为间隔,自然过渡,前后连通。每壁诸场面与整体画面之间,形成多元一体化格局。该壁画显示粉本制作者深谙山水画技法,并且能够自然运用于佛教壁画的情况,可以说是宋明时期山水画技法,与佛教信仰结合生成的时代产物。

两壁画面中见有一些院落、房屋、佛塔、城门和桥梁等建筑,多采用散点透视法表现。建筑具有界画性质,结构及构件的表现具体形象,工致精细。反映了粉本制作者通晓建筑设计和透视法则的情况。这些图像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建筑形制,尤其建筑细部结构和装饰,提供了生动范例。

人物造型之墨线与着色相结合,运笔娴熟流畅。针对各色人物用笔繁简不一,诸如一般女子寥寥数笔而栩栩如生,又如天王甲胄刻画一丝不苟,形象真实。不同身份人物塑造各异其趣,姿态、装束与表情刻画合乎常理。人物与背景之间,群体人物主从之间的配制关系,符合一般的逻辑思维。

在三开间佛堂内,每间后壁前分别形成一个下设佛坛的浅进深空间,佛坛之上原来应各自陈设塑像。考虑两侧壁表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的情况,推测原来主体造像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即西方三圣的可能性比较大。塑像之后的墙壁也应表现壁画,大概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场景吧。

二 相关问题分析

(一)方志所见枣园头村永宁寺情况

目前,有关枣园头村永宁寺建置的碑刻资料一无所知,该寺院兴废情况只能从相关地方志资料中窥见一二。永宁寺所在枣园头村,据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四一《地理志二》,明代属于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太原县管辖3,明高汝行纂修、王朝立校正《嘉靖太原县志》卷一有相同记载、《嘉靖太原县志》不见枣园头村名称,但本志卷一“堡寨”条记述:"枣园头堡,高一丈八尺,周围八十丈。……俱嘉靖十九年(1540)巡抚都御史陈行文修筑”。此枣园头堡,应该就是同书收录“县境乡村之图”(以下简称示意地图)所见太原县城西南部“枣园堡”〔图五十六〕,可能为减少文字占用空间而略去“头”字。本志卷一“寺观”条,凡列佛寺34所,其中见有永宁寺,但该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吴村”,与枣园头村地望不符,县志所载其他寺院中也难以找到与枣园头村永宁寺对应者。明关廷访修《太原府志》卷二四“古迹•寺观”条'",则不见相关记述。清沈树声等纂修《太原府志》卷四八“寺观"条,也只记述“永宁寺在(太原)县东北三十里吴村”二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三六《太原府一》“寺观”条目中无记二清员佩兰总裁、杨国泰纂修《太原县志》卷三“祀典'‘条记述,“永宁寺有二,一在县东北三十里吴村,一在县西南二十里枣园头村艹。由此可知,最迟在清道光年间出现关于枣园头村永宁寺的记述。当然,永宁寺为一小规模寺院,在通都大邑文物兴盛的太原,无法与那些声名远播的大寺媲美,多数方志尤其明代方志不予收录,亦合乎情理。虽然明代方志没有收录,并不意味明代尚未存在枣园头村永宁寺。

(二)永宁寺佛堂与壁画题记分析

1佛堂屋檀功德主题记反映的情况

据附录一,永宁寺佛堂屋标诸功德主墨书题记分别写在9块木版上,然后将木版钉在明间与东西次间的脊标和南北二标下面。在9条题记中,东次间南二标题记模糊难辨,其余8条题记反映了各个屋标主次位置及视觉优劣位置,与功德主施银数量多少的对应关系。也就是根据功德主施银数量确定其题记所在位置,形成先明间后次间,先脊标后北二标、南二标的实际次序。

在8条题记中,明间脊标题记包括两位功德主家族,其余7条题记各为一位功徳主家族。他们分别来自姚邵都(5家族,其中明间脊标含2家族)、王姚西都(2家族)、南关南都(1家族)、风中壹都(1家族),可以看出佛堂建设的功德主构成以姚邵都为主体,并覆盖了周围一些村落。当时,枣园头地方应该属于屋檀题记中出现的某一都,就各都出现频率来看,属于姚邵都的可能性最大。除明间脊标第一功德主只1人夕卜,其余家族均包含祖孙三代,这应是当时基本的家族形式。各家族姓氏多样,概为汉姓,且同一家族配偶鲜有同姓者,这是族外婚的反映。

施银数量由40两至5两不等,9个家族共计施银131两。不明的东次间南二标功德主施银,比照对应的西次间南二标功德主施5两情况,总计施银约136两。或许还有施银不足5两的功德主,没有为他们设置题记。这些功德主家族应为当地比较富裕而且有佛教信仰热情者。

在诸功德主家族前面一概加上“扶梁”词语,意味着他们为出资建设该佛堂的功德主。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功德主中无一具官职者,意味该佛堂完全为当地民众自发出资建造。普通硬山顶结构,又只有

在现存8条佛堂屋橡题记中,功德主籍贯均以。都。甲的形式出现,这应是当时农村基层的行政区划。都的设置见于明代,虽然《明史》地理志和职官志中都没有提及,不过,《嘉靖太原县志》提供了直接线索,卷一"坊、郭、乡、镇”条云:“在城五都……在外五十都……图五十七〕。与本志卷一“沿革”条记述的五十五里一致,可知在当时农村基层行政区划中,都与里的含义相同。甲则是隶属于都与里的更小行政单位,即使县志也没有记述。

题记中出现的姚邵都、南关南都、风中壹都,见于《嘉靖太原县志》卷一“坊、郭、乡、镇”条记述。题记中的王姚西都不见于县志,推测与县志中出现的姚西都有关,这种名称差异大概是佛堂屋楝题记时间与《嘉靖太原县志》编纂时间不同,基层区划变动所导致的结果。尽管县志与壁画题记均釆用“都”这一行政名称,但县志收录的示意地图中没有出现,而是更多采用古来习用名称村或庄。题记出现频率最高的姚邵都、王姚西都,根据示意地图中关联地名分析,应该与田村东南的邵城堡和姚村有关。题记所见行政单位设置,与《嘉靖太原县志》的一致性证实,永宁寺佛堂应建造于明代。

2佛堂壁画功德主榜题文字反映的情况

据附表一,壁画功德主籍贯可以分成两种,如果将每条功德主题记视为一份,一种为本县功德主30份,占总量的3/5强,另一种为外县功德主16份,占总量的2/5弱。

在本县功德主籍贯中,南张村(6份)频率最高,今尚有南张村,1996年后倡"张属于晋祠镇,在枣园头村东北方。其次为本村(4份),即永宁寺所在村庄,当时称呼不明。贝他见『今名且属于晋祠镇的有晋祠镇、王郭村、索村、牛家口村,下大寺已更名为北大寺,属于晋祠而不作为村庄存在的有奉圣寺、朝阳洞。北邵村(2份)处在与枣园头村毗邻的南部,今属于姚村乡。这些村庄处在姚村乡与晋祠镇交界位置,分布在枣园头村周围,是永宁寺佛堂壁画功德主的重要来源。此外,太原县西街、东城角、古城营在当时县城附近。风峪店头村官窑西部山区,大村(2份)今属于小店镇,二者分别处在当时县城东西部,还有少量不明地望的村庄。在外县功德主籍贯中,仅见有太谷榆次两县,其中太谷县(14份)占绝对多数,但所属村庄各异,榆次县(2份)。

由上可知,永宁寺佛堂壁画功德主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来自枣园头村周围村庄为主体的太原县境内,多集中出现在佛堂东壁的前24愿,少数分散在西壁。其二来自太原县东南隔清源县(今清徐县)相望的太谷县,集中岀现在西壁的后24愿,在榜题文字时大体区分开来。这样看来,可能至少在太原县和太谷县分别进行过永宁寺壁画制作的募捐活动。就功德主波及广大地域的情况来看,当时佛教在基层社会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以至于能够募集到壁画制作所需资金。

壁画功德主身份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为在家弟子24份,另一种为出家弟子21份,数量大体相当。就在家弟子来说,无一具官职者,都是普通农民,其多数又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引人注目的是,在南张村和北邵村的功德主中,出现牛门妻室1份、朱门妻室2份、韩门妻室2份及其儿子的情况,推测这些人家妻室的丈夫已经过世,于是支撑家门的寡妇及其儿子成为功德主。就出家弟子来说,一概以法号形式出现,大多数来自相应的佛教寺院,还有来自"帝君庙、三官庙.九龙庙、朝阳洞、奶奶庙"者,意味着这些具有民俗道教性质庙宇,当时也居住着佛教僧人,佛教世俗化程度可见一斑。

鉴于壁画榜题功德主姓名全然不见于屋标题记,而且不再应用屋标题记所见都、甲称呼的情况,推测壁画制作晚于佛堂建筑一段时间,具体何时则难以判明。

(三)壁画年代推定

据上述永宁寺佛堂屋标题记分析,永宁寺佛堂应修建于明代。又据清员佩兰总裁、杨国泰纂修《太原县志》,枣园头村永宁寺名称则不晚于清代晚期出现。但所有题记和文献资料都缺乏有关壁画制作具体年代的信息,由佛堂建筑年代可以推知壁画上限为明代,具体时间为明代还是清代,可以根据壁画中人物造型特征作出基本判断。

首先,就佛像造型来说,永宁寺壁画中佛陀作长椭圆面形,五官小巧灵秀,颈部细长,云朵状发髻,面容宛如女子。体形匀称,胸部袒露,着上下两层僧衣〔图五十八〕。这种俊秀的佛陀造型在明代绘画和雕刻中普遍存在,诸如四川蓬溪宝梵寺大雄宝殿景泰元年(1450)前后绘制药师佛像〔图五十九〕北京明正统年间(1436-1449)定光佛舍利塔构件上线刻佛像〔图六十〕与永宁寺壁画佛像十分相近。但与清代粗犷强悍的风格形成对比,如洪洞广胜上寺清代佛像〔图六十一〕,形体粗壮,面形方圆,铮铮如丈夫相,表明与前述具有普遍性特征的明代佛像造型相去甚远。

其次,就人物冠饰来说,明代常见的两仪巾在永宁寺壁画中多处出现,如将第三^一场面中供养人与明郭羽《南极老人图》中人物冠饰比较〔图六十二、六十三〕3,两者基本一致。明代流行的硬角噗头也一再出现在永宁寺壁画中,如第三十七场面中人物与繁峙公主寺大雄宝殿明代壁画中人物〔图六十四、六十五〕8,两者硬角扑头形状完全相同。第三十七场面中戴唐巾和随意裹巾的冠式,也时常见于明代美术作品,如明吴伟《歌舞图》等〔图六十六〕二从永宁寺壁画所见冠饰与明代作品的一致性看来,壁画年代应大致框定在明代范围。

(四)四十八愿图像流行背景

1.王日《佛睡四十鸿情况

四十八愿内容源于净土三部经之一的《无量寿经》,叙述阿弥陀佛过去因行、所创建净土功德庄严,以及此土众生往生行相。其中阿弥陀佛过去因行,不见于作为净土三部经的另两部经典《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则是阿弥陀佛过去因行的基本内容。据唐智升《开元释教录》记述,《无量寿经》前后十一译,当时存四种缺七种译本,加上北宋法贤译本,即五存七缺,共计十二译本,现存译本中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流行最广二《佛说大阿弥陀经》王日休序云:"大藏经中有十余经,言阿弥陀佛济度众生。其间四经本为一种,译者不同,故有四名。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乃后汉月支三藏支娄加(应作迦)谶译。二曰无量寿经,乃曹魏康僧铠译。三曰阿弥陀过度人道经,乃吴月支支谦译。四曰无量寿庄严经,乃本朝西天三藏法贤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若不观省者,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欝而不章,予深惜之。(中略)故熟读而精考,叙为一经,盖欲复其本也。(中略)皆欲订正圣言,发明本旨,使不惑于四种之异,而知其指归也。又各从其事类,析为五十六分。(中略)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岁次壬午”。此中所列四种译本,与《开元释教录》四种存本比较,没有唐菩提流志译本,而增加了法贤译本,也就是现存五种译本中的四种。鉴于此四种译本各有短长,读者难以把握的情况,王日休交验互证,去粗取精,重新辑为一本。经文以类相从,凡五十六分,成上下两卷,四十八愿为卷上第六分。

法藏所发本愿在各种译本中数量不一,其中后汉支娄迦谶译本与孙吴支谦译本为二十四愿,曹魏康僧铠译本与唐菩提流志译本为四十八愿,北宋法贤译本为三十六愿。各个译本悉数阐述了所发愿望内容,但一概没有列出愿望标题,在永宁寺壁画榜题中,为减少文字所占空间,将四十八愿逐一缩写成标题形式。据附表二,永宁寺壁画榜题愿文顺序,除第二十一愿、二十二愿自身书写错误之外,其余诸愿一概与王日休校辑《佛说大阿弥陀经》愿文次序一一对应。其他经典愿文次序,只有第一愿和最后一愿多与《佛说大阿弥陀经》相应,以外鲜有对应者。由此可以确认,《佛说大阿弥陀经》为壁画愿文的唯一来源。

2.四十八愿图像流行的原因

由因地愿行而成就净土功德庄严,其最负盛名者,一为东方药师佛'”,一为西方阿弥陀佛就前者来说,药师佛修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创建净琉璃国土,于是,十二大愿随着药师经的流行深入人心,具有十二大愿的药师经变相自唐代起流行开来。就后者而言,尽管依据《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表现的极乐净土,以及作为往生法门的十六观图像唐宋以来盛行一时,而依据《无量寿经》表述阿弥陀佛修行菩萨道时所发四十八愿的图像,前所未闻,极乐世界本身与往生法门一直是西方净土信仰的重心所在,四十八愿内容长期以来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并予以重视。大概基于药师佛十二大愿流行及其图像存在的基础,最终在明代创造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况且十二大愿与四十八愿内容具有不少重合之处,都是通过因地修行而成就理想世界。在这种背景下,为表述阿弥陀净土出现的缘由,四十八愿图像应运而生。

宋明时期,佛教徒注重修持,于是出现并流行各种侧重于修行的佛教图像。诸如,与禅宗关联的成都保福院北宋前期童仁益画首愣严二十五观图像二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宋雕刻牧牛图像,前者通过五阴魔的说明,给禅修者以警策,后者劝导禅修者如何摄心、回心转意。与华严宗关联的安岳大足宋代雕刻柳本尊十炼图像、宋明时期普遍流行的十二圆觉菩萨图像和善财五十三参图像,其中十炼图像表述柳本尊如何通过因地修行成就法身毗卢遮那佛的过程S,十二圆觉菩萨图像重点在解说因地修正法门,五十三参图像强调广开甘露法门、行菩萨道。与净土宗关联的观无量寿经变,开启净土信仰者往生法门。以上各种图像的着眼点不同,或因地修行,证悟菩提,或开发心性,禅定解脱,或由正确观想,往生净土,体现出重视修持、实践的基本特性。那么,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宏大愿心,成就阿弥陀佛净土功德庄严,也应看作同一思想观念的产物吧。

附录一:永宁寺佛堂屋楝题记

(1)明间屋标

脊标:姚邵都一甲扶梁功德主侯铃州;同王永锡,妻贾氏;……;孙男口,施银四十两。

北二标:姚邵都十甲扶梁功德主王振元,妻王氏;……,施银三十三两。

南二标:王姚西都二甲扶梁功德主李先柱,妻石氏、王氏;男兵山,施银壹拾陆两。

(2)东次间屋标

脊标:南关南都前四甲扶梁功德主郭口,王氏;男□口、口口、口口,媳□氏、□氏、□氏;孙男□ 施银拾贰两。

北二标:姚邵都一甲扶梁功德主魏孝,妻雷氏;男魏发财、发丁,媳李氏;男魏改生、顺生;施银捌两。

南二标:……

(3)西次间屋标

脊标:姚邵都□□扶梁功德主魏鉴口,于氏;男口口,媳□氏、□氏;孙男口口、口口、口口、□匚I,施银十两。

北二标:王姚西都三甲扶梁功德主牛门武氏;男圏朝,媳王氏;孙男口口,施银捌两。

南二标:四中壹都九甲扶梁功德主王门胡氏;男世富、世荣,媳王氏、□氏;孙男王口、二娃子、三娃子,□氏,施银五两。

附录二:永宁寺佛堂壁画榜题文字

(1)东壁

第一愿,永绝轮回愿。王郭村信士三宝弟子达果募众善士银壹两。

第二愿,莲花化生愿。本村信士王国臣、(王)清玉施银壹两。

第三愿,饮食自然愿。酉郭村帝君庙释子普澄募银肆两。

第四愿,妙衣随念愿。本村信士生员王元勲施银壹两。

第五愿,楼阁接空愿。大国堡董周庄信士李翘围、原育金施银壹两

第六愿,相敬无嫉愿。晋祠镇奉圣寺释子普福施银壹两。

第七愿,尽无三毒愿。下大寺信士赵应凤施银壹两。

第八愿,同一善心愿。索村三官庙释子通国募银壹两。

第九愿,朋善无闻愿。本村观音堂释子玄通募银壹两。

第十愿,知身如来(应作“幻”)愿。晋祠镇释子照兴募银壹两。

第十一愿,同真金色愿。东城角信士孙廷部募银壹两。

第十二愿,寿量无穷愿。古城营九龙庙释子照潜施银壹两。

第十三愿,声闻无数愿。南张村信士杜筑施银壹两。

第十四愿,众生长寿愿。南张村信女牛门李氏、男赵瀛施银壹两。

第十五愿,乐如漏尽愿。南张村信士牛登瀛施银壹两。

第十六愿,皆住正信愿。南张村信士杨风林施银壹两。

第十七愿,道胜诸佛愿。南张村信女朱门郭氏、男施施银壹两。

第十八愿,成就宿命愿。南张村信女朱门王氏、男口玉施银壹两。

第十九愿,生获天眼愿。北邵村信女韩门刘氏,男存智、(存)孝、(存)忠、(存)德、(存)慧施银壹两。

第二十一愿(应作二十愿),生获天耳愿。北邵村韩门图氏施银壹两。

第廿二愿(应作二十一愿),他心智通愿。晋祠朝阳洞释子照盛施银壹两。

第二十二愿,神足超越愿。徐邑南回村众善士施银壹两。

第二十三愿,闻名至果愿。大村信氏(士)张光烈施银壹两。

第二十四愿,顶光绝胜愿。大村信士郑基敦施银壹两。

(2)西壁

第二十五(缺“愿”),蒙光悉生愿。徐沟北户村奶奶庙释子湛如募众善士施银壹两。第二十六愿,光触超凡愿。太谷李满庄释子德翘同弟德玉募银贰两。

第二十七愿,戒行往生愿。榆次南庄大兴寺释子元真施银壹两。

第二十八愿,昼夜念生愿。太谷雪峰山本智和尚施银壹两。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考察: 055

第二十九愿,十念往生愿。牛家口村信士王景贤募众善女人施银壹两。第三十愿,改恶遂生愿。太谷范村释子理宜、(理)彻,门徒惟正共募银伍两。

第三十一愿,人天归敬愿。太谷上庄村永安寺释子玉珍施银壹两。

第三十二愿,永脱女身愿。

第三十三愿,具修诸行愿。太谷二佛山永兴寺释子普济施银壹两。

第三十四愿,随生他方愿。太原县西街信士郭汾图施银壹两。

第三十五愿,遍供诸佛愿。本村信士眠明善募众善士施银壹两。

第三十六愿,遍供午还愿。监军图阴阳生原天德施银壹两。

第三十七愿,得大辩智愿。太谷县宝峰

第三十八愿,慧辩无限愿。太谷□□村口清寺释子了澄施银壹两。

第三十九愿,胜力相好愿。太谷土河寺释子净心施银贰两。

第四十愿,树现佛刹愿。太谷贾家庄信士车元图施银壹两。

第四十一愿,道树极高愿。太谷李满庄信士要生福募银壹两。

第四十二愿,殊特难称愿。太谷东朝阳堡释子玄邱募银壹两。

第四十三愿,闻法自然愿。太谷县上安村永宁寺释子定如募银三两。

第四十四愿,髻光如佛愿。风峪店头村官窑众善士施银壹两。

第四十五愿,解脱三昧愿。太谷县宝峰寺释子妙法施银壹两。

第四十六愿,普等三昧愿。太谷郭里村庙智寺释子净修施银一两。

第四十七愿,不退转地愿。榆次县东阳上营村正信士秦晋世、谢大功募银贰两陆钱。

第四十八愿,具三法忍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Hash:0bea028f760045edf21d92e8da20f9ce99cbf564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