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城被误解了2000年,99%的人理解错了!

侯马,地处临汾盆地南段,是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交通要道,素有“水旱码头”之称,这里,曾是晋国最后的都城“新田”。晋国在这里谱写了令人津津乐道的春秋辉煌,创造出了一个个不灭的传奇故事。

侯马晋国遗址鸟瞰

千百年来,从《汉书》等文献记载中得来,晋都应该在山西太原附近。然而,这个说法却在上世纪50年代被推翻:曲沃西边的小镇侯马,似乎才是晋国春秋时期的国都新田所在地。

孰是孰非,考古发现似乎是解决这一分歧的最好证据。

侯马考古大会战1

侯马考古大会战2

侯马考古大会战3

1952年,山西省文教厅副厅长崔斗臣路过曲沃西边的小镇侯马,在路边休息时发现了一些陶片。经过分析,学者们认为这里有一个春秋时期的晋文化遗存。

1955年,考古队员在侯马发现了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两处铸铜遗址,共出土铜锭、铝锭一百多块,陶范三万余件,熔炉、鼓风管、刻刀等生产工具数以万计。

铸铜遗址发掘现场

铸币陶范

破损的陶范

在崇尚礼乐制度的周王朝,青铜代表贵族的等级地位。兵器和钱币,则关系着国家的命脉。

如此重要的工业基地,怎么能不放在国都之内呢?

晋式青铜器

难道侯马真是晋国当时的国都所在地吗?

但是,确定晋都新田对于当时的中国考古学界来说,是一件大事,一切都还需要更多有力的证据来证实。

1965年,考古人员在侯马遗址中发现二百多个东周时期的祭祀坑,同时在一些坑内发现了大量石简、玉块、玉片。

盟书玉片

玉片上的文字刊载着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国卿大夫之间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词,被称为“盟书”或“载书”。

盟书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侯马遗址与晋国都城新田有着密切的关系。

墓葬发掘现场

最惊人的一次发掘发生在1979年。

在侯马西南处15公里的新绛县柳泉村,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处面积足有15平方公里的墓葬群,其中四组夫妻异穴合葬墓,经过对墓葬形制和规模的判断,这些大墓应为西周时期的几位晋国国君所有。

晋侯大墓棺椁

晋侯大墓里的玉器

1992年到2000年,考古队又先后对晋侯墓地进行了六次发掘工作,共发掘出19座晋侯及夫人大型墓葬。

有了国君、诸侯的墓地,不是晋都新田又是什么?

然而奇怪的是,晋都的城墙却始终没能被发现……难道说晋国真的有不筑墙的传统?

侯马晋国遗址出土器物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坚持不懈几十年的大规模考古,数万平方米的晋国遗址发掘,构建起晋文化发展历程的始终,千古疑团正在被一一揭开……

11月7日~10日 21:45

《考古晋国——发现晋都》(一~四)

见证揭开千古疑团的时刻

Hash:d604df720f0440cbd8ad67e85af06835bd5a4fb9

声明:此文由 探索发现栏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