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轶事|西门关帝庙杂叙

作者 | 彭妙艳

榕城有两庙关帝庙(俗称关爷宫),一在北门外弦歌重镇之北侧,古称北门关爷宫,其门匾为“古榕武庙”,后以此为名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在西门外吊桥西侧,门匾为“德胜庙”,民间通常叫西门关爷宫,或简称“西关”。

北门关爷宫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情况,已是家喻户晓的了。这篇短文只简述“西关”的若干特点,以供了解榕城文物者之参考。

“西关”在乾隆版《揭阳县志》卷二《庙宇》中有专条介绍。其文云:

关帝德胜庙,在西关外,顺治十三年,因大兵击退海寇,总兵刘伯禄、左都督吴六奇建庙以答神庥。

缘因自明末,海寇(郑成功集团)持续入揭征集粮食军需。而本地以刘公显为首的“九军”与之会合,一度攻占揭阳城并建立临时政权。清顺治十二年(1655)更以巨船百艘,兵士十几万入揭,占据县城四周,构筑工事,吊桥外集兵犹众。潮州总兵刘伯禄、饶平总兵吴六奇受命与战,战役各有胜败,相持甚久。翌年,省兵来援,四面夹攻,杀死驻扎吊桥的“海寇”达4000余人。

农历三月,“海寇”支持不住,焚烧县城,劫掠沿江乡村,扬帆而去。五月初七日刘伯禄、吴六奇等奉命建设炮台于铺前(即今炮台镇)以防“海寇”重来。五月十八日,郑成功部队复来,这时铺前已建成,郑部知清兵已有备,乃撤退。为庆祝此次胜利,也用以镇住就地掩埋的数千鬼魂,刘伯禄、吴六奇在累累白骨上建起关帝庙,以彰自己德胜之功。

庙名“德胜”,包含以良德取胜之意。按他们的理解,这次的胜利,保卫了国家、地方的安定,解决了民众流离失所的困苦,使千万生灵免遭涂炭,代表了正义和人民的利益,固然是“德”的表现。

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其历史贡献固然可以彪炳史册。而郑成功部队为了保障军需,对揭阳这一沿海富庶地区的粮食征措,使千万群众陷于生活的水深火热之中,清朝的地方官兵,奉命对在榕江流域进行搜刮的郑军开展打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所以这德胜庙承载着是功罪有待继续评说的历史的一页。

诚然,历史上的那些功罪的出现,以及他们造成的影响,已经“一样悲欢逐逝波”。我们今天看待德胜庙,主要的是看它的建筑价值、文物意义。因为这些是独立于史事和意识形态之外的文化现象。从这点着眼,德胜庙里保存着当时以及乾隆时重修的一些碑碣,在其前壁上,保存着当时举人柯化鹏等人的题识,连同庙宇的那个格局、那个结构,都有证史的价值、存古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 天平长城艺术驿站

来源:榕城旅游

Hash:fe534f20de3a5b2f9d2a7e13f1068497d0d2b8d9

声明:此文由 揭阳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