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琶资讯||来自广州九大古乡镇的阅读笔记

广州九大古乡镇

番禺沙湾

高高低低的镬耳墙

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

热闹喧嚣的临街商铺

构成了今天沙湾古镇的印象

商业名镇

民俗之乡

沙湾自古商业繁荣

保存了大量

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

典雅宏丽的留耕堂

向世人展现

高超的古建筑艺术

三稔厅成为

广东音乐纪念馆

供游人了解

广东音乐的发展历史

还有各式主题展馆

共建有十余个

车陂街、安宁西街

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独具韵味的广府乡土文化

也得以传承发扬

广东音乐、飘色、

龙狮、兰花等民间艺术

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举办沙湾飘色巡游

精彩纷呈

番禺大岭村

大岭村傍水而建

村落房屋有序排列在

菩山脚下和大岭涌之间

呈半月形布局

村内以一条古街为主轴

旁生里巷

构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

大量保存较完好的

岭南风格建筑群

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

审美价值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

大岭村内的

历史文物建筑

均按照建筑原有的

立面、色彩

进行了修复

最出名的

是恢宏大气的显宗祠

宗祠整体建筑宽敞

外墙各色砖雕灰塑

目接不暇

祠内横梁上

多刻有木雕装饰

鲤鱼、风鳝、青蟹、麻虾

凸现珠三角饮食文化

图案精巧细致

栩栩如生

还有人物造型雕刻

体现古人日常生活情景

被金箔包裹

更显富丽堂皇

让人叹为观止

从化莲麻村

莲麻村

广州流溪河的发源地之一

拥有优越的生态本底

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

广州“最北极

溯源流溪河

千年古驿道

翠竹成荫

亲水平台前

野鸭戏水

由百年客家围屋

改造而成乡情民宿

处处散发着

清新怡然的农家气息

莲麻酒业

百家酒坊

麻豆腐

这些传统作坊

集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

增添体验乐趣

形成莲麻新地标

从化钱岗村

被沙溪河蜿蜒环抱

古而不拙

稳而不踞

阳光洒落

暖光融融

鹅卵石砌成的街巷

自由舒展

漫步南粤古道

领略明清遗风

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

错落有致

东、南、西、北

4座门楼之间

用青砖围墙

连接起来

围成了

保存较为完整的

典型广府村落

古村东入口前的

灵秀坊

已恢复其灵动秀丽

东向人民食堂

计划活化为村活动基地

古老的广裕祠

修旧如旧

再现陆氏先民建村辉煌典故

海珠小洲村

小洲村内河网纵横

由各式小桥相连

沟通着形如八卦的巷陌

从东面入村

沿着河岸向北

可见规模宏大的简氏宗祠

深具明代祠堂特色的

粤梅简公祠等简姓祠堂

还有塔香缭绕的

天后宫、三帝庙等

古朴岭南水乡

现代文艺聚落

登瀛涌边榕树根须盘错

叶茂弊天

依涌而立的登瀛古码头

仍保留着

“青石堤岸,麻石长街

的古朴风貌

独特水乡环境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

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员

驻村从事艺术创作

各色精品小店

创意部落

特色民宿

沿村西河岸开设

门前盆栽错落

岸边榕柳相依

形成一角精美的园林景观

网红打卡地标小洲人民礼堂

常年开设的艺术展览

亦是不可错过

花都塱头村

塱头村以“耕读文化”闻名

护村荷塘

18座古老的祠堂、书室

一字排开

其后紧跟整齐民房

由17条古巷相间

形成独特的梳式村落格局

位于村头的民俗文化展馆

陈列展示了

塱头村各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院祠堂门前的

红色楹联

展示了塱头村深厚的历史底蕴

处处洋溢着书香之气

品耕读文化

寻乡贤故里

行走于狭长街巷中

抬头望去

可见花岗岩石脚

青砖墙

碌灰筒瓦

灰塑博古脊

镬耳封火山

还有精巧细致的梅花

立体精细的门楣砖雕

一砖一瓦饱含匠心

增城瓜岭村

瓜岭村是著名的侨乡

具有典型的

岭南水乡风格

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

层层将民居包含在内

历史上能起到

防御外敌入侵

保护村民的作用

访侨乡民居,逛水上碉楼

两进格局的祠堂

古朴大方

延续着古村古韵

独有的风情

11条狭窄的麻石巷

分列其后

构成12路村屋

这里现存大约

200间新旧民居

既有青砖高墙的镬耳屋

也有简洁大方的小洋楼

巷道的“梳式状”结构

依然清晰,宁静别致

河岸边

宁静肃穆的碉楼

宁远

村中心的

棠荫楼

遥相呼应

也与河岸边

茂密的荔枝林

相映成趣

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黄埔深井

深井村历史久远

始建于宋代

清朝“一口通商”时期

法国船员商人

居住地和采购补给地

是海丝文化

主要承载者和见证者之一

海丝文化见证

社区治理典范

街巷保留

青石板

红米石板和麻石等

原有铺砌材料

在两边古宅石墙

映衬之下

显得清幽宁静

街巷沿用古时命名

进士巷、大雅

说言里、书房

均体现了深井

曾经

“文风鼎盛、人文荟萃”

历史建筑多为

珠三角特色的青砖大屋

门楼山墙的

砖雕、灰塑、木雕

图案栩栩如生

南沙东涌镇

东涌镇

生态基地条件良好

原生河涌纵横交错

疍家人逐水而居

枕河而立的布局特点

使得棚寮和疍家艇随处可见

形成独特的东涌水乡景观

如今沙鼻梁涌

两岸瓜果成荫

建有广州首条水上绿道

游人可以体验钓蟛蜞

听船工唱咸水歌

领略原生态的水乡风情

游水上绿道

觅疍家风情

游水上绿道

觅疍家风情

客家围屋

改建而成的

吉祥围民俗文化风情馆

展示了沙田水乡

婚庆、饮食、年节

宗教等民俗文化

此外还有

瓜果长廊

东涌炮楼

水乡风情街

一系列特色景点

游人可漫步或骑车

细细欣赏田园风光

来源|广州参考微信公号

协理|都市治理研究中心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Hash:8c778e25e3e37c4000d022fe385b1f0ced56bbd8

声明:此文由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