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这条村保留着明清年代的11座祠堂,还有许多感人故事……

江门蓬江区11座历史悠久的祠堂

在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卢边村,一条500米的街道上,保留着11座祠堂,这些祠堂皆始建于明清年代,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但卢边村却因独特的祠堂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探访。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卢边村,领略浓厚的祠堂文化!

11座祠堂连成“一条街”

走进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卢边村,有一条窄小的老街道,最窄处仅够一辆小车经过,两边分布着祠堂、破旧青砖屋、热闹的商铺和新起的洋楼,都在述说旧事和新貌。

与破旧青砖屋不同的是,这里的11座宗祠被修缮得熠熠生辉、肃穆坚挺,足见卢边村人对宗族的重视。卢边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江门市传统村落”。

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卢边村的祠堂群,以卢氏宗祠为中心,左边相邻的是封圻家庙,毅斋卢公祠、华峰卢公祠、寅宇卢公祠、名宦家庙紧跟其后,侣樵卢公祠、念川卢公祠、东唐卢公祠、养斋卢公祠和竹侣卢公祠在卢氏宗祠右边。这条街号称“祠堂一条街”,是卢边村最热闹的村中心。

傍晚,夕阳铺洒在鳞次栉比的瓦顶上,古宅生辉,晚霞如诗如画,流光溢彩,老人坐在祠堂门口,执清茶一盅,细细品茗,心藏怀古悠情,忘却尘世喧嚣。

据记载,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卢边卢氏始迁祖龙庄公兄弟四人南迁,龙庄公择居在潮连卢边东亨村,以当年癸酉八月十五日为开村之日,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明清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先人为尊祖敬宗而建祠立庙。

1487年,卢氏宗祠修建始祖祠,祭祀始祖龙庄公。此后,宗族内部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各房支派又纷纷修建分支祠堂,祭祀各自房派的祖先,保留至今的侣樵卢公祠就是其中之一。支派后裔入仕为官,其所属分支祠堂往往改为家庙,如旁边的封圻家庙就是如此。

卢边村的祠堂保存完好

据当地老人介绍,鼎盛时期街上有24座宗祠,现在保留下来的还有11座。卢边村的祠堂数量、形态众多,保存完好,比较突出的是卢氏宗祠、封圻家庙、名宦家庙。

进入卢氏宗祠,右边墙上的一幅木制牌匾上,“源同一脉”四字,十分显眼。旁边,全国各地的龙庄公支系卢氏宗祠,都一一在列。左边墙上,介绍着目前卢边宗祠群,每座祠堂的建设规模、年份、图片都一一展出。

卢氏宗祠位于卢边庙前大街1号,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广集众议,购地兴建一中堂,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弘治七年,续建头门。直至明正德三年(1508年),十世祖东华公才建成今天的规模,其师白沙先生题额的“敦本堂”,取敦笃崇本之义,以教后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宗祠创立“敦本学堂”,乃至今天的“敦本学校”,卢氏一族能够英才辈出,宗祠功不可没。

宗祠主体建筑共三进,砖木构筑,为单檐布瓦硬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内有木、砖、灰、石雕总建筑面积1034.8平方米。2000年列入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封圻家庙与卢氏宗祠并排。进入封圻家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寿如意”四个大字,这是慈善太后亲赐的御笔,大门处还能看到嵌于门楼上赏赐的“圣旨”牌石,由此可见主人的尊荣。

祠堂内的木制窗棂格子上安装着颜色呈异样白色的“玻璃”,这些“玻璃”实为贝壳打磨而成,非常漂亮。

封圻家庙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时任前清二品衔简放按察使卢朝安奉旨建造。朝安以军功历任至山东衮圻曹济兵备道,督办四省粮台,政绩斐然。奉旨军机处记名,以封圻用,故以封圻名其家庙,并将赏赐的“圣旨”牌石嵌于门楼上。

家庙主体建筑三进深,建筑面积502.76平方米。家庙属近代建筑,其建筑风格为岭南特色。家庙于2006年重修卢氏宗祠时,为使祠堂群更显壮观,进行全面修葺。

开封圻家庙往右走,在洪家安的带路下,首先看到的是侣樵卢公祠。

接下来是念川卢公祠、东唐卢公祠和养斋卢公祠三连堂。

再往回走,看到毅斋卢公祠,祠堂是经过重建的,比较新。

再往前走20米,看到华峰卢公祠,其规模较小,祠门左右两侧分别题有“祠道”和“孝弟”。

寅宇卢公祠与华峰卢公祠相连,但其规模看起来更小,也没开门,从门前的牌子看,现在已改为卢边托儿所。

经过寅宇卢公祠后,就到了名宦家庙。

从大门口望进去,名宦家庙相当有气势。高高的门槛和两侧的抱鼓石,均显示出卢氏一族的显赫地位。三进式建筑,前、中座为庙堂式建筑,后座为庭院式二层楼建筑。家庙内的木、砖、石、灰雕塑都非常精致,其中四柱穿斗式梁架上有多达四层的木雕,更是名宦家庙的一大特色,这在广东的宗祠里也是少见的。

据当地老人介绍,名宦家庙于明嘉靖28年(1549年)十二世慕轩公始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十世澳门富商华绍(卢九)倡议改建,改建后更名为“名宦家庙”。堂内“务本堂”改为“万载堂”,并建一后楼,名为“玉杯楼”。

据悉,十一世举人斐斋公曾任江西万载县知县,受光泽王之聘,助修国史,当时聘贤之品有玉杯,后将玉杯存放于楼中,故题为“玉杯楼”。“名宦家庙”及“玉杯楼”匾额均由戊戌状元夏同和所书。

名宦家庙于2000年列入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祠堂

就是保护了维系乡亲的根

走进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卢边村,能听到许多村民爱护祠堂的故事。

记者在卢氏宗祠的一个办公室里见到了卢均培和卢永驹,他们都是祠堂的“管理者”,打扫卫生,管理账本,接待海内外寻亲的卢氏族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祠堂里。

卢国超向记者一行介绍这里的祠堂。

卢均培今年75岁,从有记忆开始,卢氏宗祠就在庙前街1号这里。“格局没变过,就有过翻新,旧了就要修嘛。”卢均培说,卢氏宗祠最近一次大修,在2005年,为期一年多的修葺,让老祠堂重新找回了光彩。

卢永驹一直生活在潮连,如今老了,看护祠堂,他也乐意。他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卢氏宗祠、封圻家庙、名宦家庙被用作学校,其他祠堂或被用作粮食仓库,或被用作生产队队部,得以保存下来。直到学校和仓库的迁出,祠堂恢复了它原来祭祖兴家的功能。为了重修宗祠,当时主要靠乡亲捐钱筹资。“一两百元到几百万元都有,就算是平时多节俭,都要捐钱修祠堂。”卢永驹说。同样,卢边村其他祠堂也先后进行了重建或修葺,卢氏乡亲出资出力,每座祠堂的显眼处都刻有乡亲捐款的名字。

今年81岁的卢国超,是卢边水亭人,从潮连镇人大主席职位上退休,至今是祠堂修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祠堂的每个角落,他已经刻画在心里。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村里每一家都出钱参加维修文物古迹,没有一个人做过拆古迹、毁文物的事,所以才保住了这么多祠堂。”在卢国超看来,保护祠堂,就是保护了维系乡亲的根。

来源:蓬江发布编辑部、江门日报邑街坊、江门日报(记者/谭国基)

2019年10月江门市

“ 庆新中国70华诞 展侨乡文明风采

——寻找十大最美创文公益广告景观”

评选结果已公布

欢迎大家点击“以下第一篇文稿链接”,

看看身边的创文公益广告景观有没入围!

↓↓↓

Hash:8fc0c5dd9c4a3d2957ea952770f669b1456ee236

声明:此文由 文明江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