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祠堂,间间有特色

族人集聚之处,便有祠堂坐落。在白云区,大大小小的祠堂星罗棋布,其中登记在册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1处。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白云既有精雕细琢的广府祠堂沿流溪河分布,也有造型庄重的客家祠堂散落帽峰山脚,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祠堂文化

图为钟落潭曾氏大宗祠。

广府客家祠堂相并存

古人逐水而居,于宋代自中原地区,经南岭古道珠玑巷,迁徙到此的白云先祖,沿流溪河栖息繁衍,他们将浓厚的中原文化与岭南风情相融,形成独特的广府建筑风格,尤其在祠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高墙深院,青砖绿瓦,天井置中等。从建筑布局看,祠堂均按头门、天井、中堂、后天井、后堂布局,以瓦面的中间瓦片为中轴线,左右绝对对称,装饰上更是精雕细琢。

白云区太和镇南村的孖祠堂、江高镇的卢氏大宗祠,均是广府祠堂的代表。其中,孖祠堂由两座建筑结构基本相同且并排在一起的祠堂组成,三进三间,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祠堂里的木雕、灰塑、砖雕工艺精美,保留清代遗风,两边青云巷的布局正是广府祠堂的特点之一。

“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清朝时期,有别于广府祠堂,客家祠堂沿着山脉丘陵分布,现如今在白云区白云山、帽峰山脚周边,仍分布有许多客家祠堂,这些祠堂虽然没有采用围屋的形式,但我们仍可领略到客家风情特色。

白云区文遗办冼永城举例说,位于太和镇头陂村的圣聪杨公祠和维经公祠就属于典型的客家祠堂,,其中,圣聪杨公祠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重建,占地面积234.95 平方米,是飞鹅坑杨姓族人的先祖祠堂。坐东朝西。为双堂双横屋,修建并非采用广府祠堂常用的青砖石建造,而是就地取材,取当地河里的石头砌成,却不见水泥痕迹。

图为维经公祠。

由此,形成了白云既有精雕细琢的广府祠堂沿流溪河分布,也有造型庄重的客家祠堂散落帽峰山脚的局面,构成了白云别具一格的祠堂文化。

传统宗族礼制在延续

祠堂不仅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更是传统宗族礼制的延续地。白云人历来重视祠堂建筑,也善于在宗祠建筑上做文章。在实际普查中可以发现,每一座祠堂从建筑布局到装饰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教育内容。让后辈于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了前人对后辈的人文关怀,警醒后人要终生铭记先辈关于“高山景行,光前裕后,淡泊明志,从善如流”等遗训。

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的曾氏大宗祠,已历经600多年风雨,这里不仅是曾氏族人缅怀先祖之地,还是曾氏后人诗书达理之地。旧时,曾氏大宗祠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之用。“如今还可以看到曾氏大宗祠保留有两边的厢房,那是旧时用来存放族谱或重要东西的地方。”冼永城介绍,族亲们有时为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将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祠堂的传统宗族礼制延续功能,在如今白云的不少祠堂还有所保留。在太和镇南村,周氏族人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故事,周敦颐第九代孙周仕龙、周遂禄迁徙至此繁衍昌盛的发展史,都一一展示在宗祠内。每个人来到祠堂,皆可以了解。该村村民告诉笔者,不少已经迁居海外的周氏族人,每年都会回村到祠堂一聚。

祠堂有规有矩显门风

一座祠堂,就是一个家族的密码,祠堂的细微之处正体现出祠堂文化的主要内容。 

祠堂最初的功能是祭祀祖先,起着联系维系家族的作用。如今,我们从祠堂内的堂匾、对联以及历代宗亲的世系表和家乘族谱等,可以了解到该族姓人和后人,了解族姓的产生、发展。

白云的祠堂大抵相似,却在细微之处大有不同。“岭南祠堂内外的建筑构件和雕琢饰物,都有很深刻的寓意。”冼永城介绍,如祠堂屋脊的鳌鱼、醒狮,祠堂门前的狮子、“石当”,两进、三进等表现形式,都是彰显本祠堂族姓的子弟曾经得过功名的一种表现。

江高镇大田村的谢氏大宗祠,庄严的祠堂前地坪就立有8对旗杆夹石。冼永城解释,族姓中有功名的人,如某某人在某某年乡试、即省级的考试中高中第几名举人,都要竖起旗杆,以示光宗耀祖。而树旗杆的基础,就是两块竖在地上面的花岗岩,人称“旗杆夹”,哪家的祠堂门前竖起的旗杆夹越多,说明那家的族姓做官的人多,实力越强。

谢氏大宗祠。

相类似的,位于金沙洲沙贝村下元里的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是省内少有的由皇帝恩准兴建、重修的宗祠。宗祠大门口上方悬挂着皇帝赐予陈氏先人的“彩牌”,以及祠堂内众多的木对联,彰显的是陈氏入粤迁至沙贝村逾千年来的显赫过往和世代传承。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

文|陈若兰

图|石建华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Hash:56e9cbb8070014958f99be3972cc0a50625ff44b

声明:此文由 白云融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