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祖祠,正气家风——吓陂村

综合自深圳商报、深圳侨报、 深圳东边纵研究会

吓陂

吓陂村是坪山区龙田街道龙田社区下辖的一个居民小组。现在的吓陂村四面皆无山,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现代化工业厂房,一条宽阔的大道将吓陂村链接成城市鸿篇巨制中的一个逗点。

村名来源

吓陂村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乾隆十五年,吓陂村村民先祖高东俊四处寻找建房基地,来到了吓陂这个地方。当时吓陂环山独抱、曲径斗转,东俊公认为此处是一座风水宝地,便在此定居。

吓陂村的“吓”并非“吓唬”的意思。“吓”通“下”,建在地势高的村庄,一般用“上”命名,反之则用“下”。“陂”字指的是山坡、斜坡。因吓陂村建在众山之中,故名。

姓氏溯源

吓陂村高姓人氏源自于山东渤海,徒居汕头潮州梅州兴宁、粤东博罗,定基于此地,繁衍十一代。

清康熙年间,高氏家庭开始从博罗往惠州宝安交界处迁徙。乾隆十五年(1750),高东俊发现了群山环抱的这块宝地,于是携妻傅氏及三子居宽、屏宽、成宽在此安家,是为吓陂村开村始祖。

东俊公父子白手起家,在现今祠堂左侧搭起四间茅屋安身,起初靠租种邻村土地,后来一边垦荒一边在山岭植松种树,在房前屋后龙淡河岸栽种翠竹,又在沥背岭下大窝肚里开垦果园

渤海高氏“勤俭兴家、仁爱接物”,东俊公及其后人经过数年辛苦耕种,使得吓陂村果木成林,翠竹成荫,高氏渐成富足之家。村中老人至今念念不忘,屋背山上曾有九棵古松,都是两人合抱不拢的参天大树

清朝中晚期,先辈们开始在龙岗等地开设木厂店、布衣商行;有的外出从事建筑;有的在家就地取材编织竹器销售。农业根本,多种经营,业兴财旺。

与坑梓当地的黄氏相比,高氏无论是人丁兴旺程度还是坊间知名度,均相差甚远。高氏与黄氏几乎是同一时间来到这里。

民间对黄氏在坑梓的大发展,有一个“戏剧性”的传说:当时老坑梓的土地,属于原住户高姓人所有,当时因为刚迁海复界,还无力翻修已经损坏的高姓祠堂。而黄氏族人要在此落籍,便与高姓人商量,由他出钱,高姓出地,盖两间祠堂,各自一间。因为高姓人得罪了风水先生,而黄姓人则很殷勤,风水先生就悄悄让黄姓人挑选看上去破旧却能旺财旺丁的祠堂。高姓人不明就里,选择了漂亮的那间,结果黄氏越来越兴旺。这一传说在当地高氏眼中,大部分内容是被认可的,只是对高氏与黄氏入籍坑梓并无先后之分。

红色乡村

高氏家族与东江纵队及抗日战争紧密相连的一段历史,是今天吓陂村人的光荣与骄傲。吓陂村因群山环抱,位置偏僻而成为东江纵队最早的根据地和堡垒村。这里环山独抱、曲径斗转,进村仅一条小路,十分隐秘。

最早来到吓陂村做抗日宣传的人,是与坑梓相邻的惠阳淡水高家村宗亲高健(时任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惠阳大队大队长、建国后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他和李东明政委经常到吓陂村活动;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宗亲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曾生司令员等领导人也多次来这里指导游击队活动,教育村民保守根据地和部队的军事秘密,支持抗战。

吓陂村留下了东纵将士的革命足迹,高氏祠堂右侧的小屋曾是曾生司令员的住地,祠堂、屋背竹林是部队宿营地;村口榙树曾是曾生司令员乘凉的地方。惠阳大队在这里建立了指挥部(高松家)、交通站(高加家)、救护站(高伯棠家)、小军校(祠堂中厅、下厅);村口的一片空地是游击队操练场地;沥背岭上设有了望哨位。

东江纵队惠阳大队在吓陂村的大队部和交通站

当时吓陂村仅有十几户人家,七十余人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共有14人参军,其中有兄弟俩一起参军的,有夫妇俩一起上前线的。这14人中有革命烈士两名,战场失踪一名。子弟兵在前线杀敌,村民们就秘密组织运输队给部队担粮、输送物资、抬伤员。妇救会为游击队放哨、筹粮、护理伤员。村民们常以野菜充饥,省下粮食给游击队伤病员吃。对游击队的行踪,村民们无一人向日伪告密,小小山村成为游击队可靠的根据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共产党的东纵老战士、交通站长高加,离休后力主吓陂村向宝安县委、县政府申报"革命老区",宝安县政府同意并批复了吓陂村关于"革命老区"的申请。据村里的老人说,七十年代宝安县电影队巡回放电影只到乡(生产大队),而吓陂村是革命老区,乡亲们得以享受放影队专程到村(生产小队)搭屏幕放电影的待遇。

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后,吓陂村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吓陂村前原来的羊肠小道1986年铺成3米宽的水泥路,1992年扩宽为5米,2007年再度扩宽为8米水泥路。1985年前,村民住房全是瓦屋,但较为逼仄,这种情形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有根本改观,1992年至2004年,全村建私人住宅楼13栋;2010年,吓陂住宅新村建成,全村共有楼房93栋,全体居民住上了新楼房。

道路拓宽,山地铲除,建厂房和招商引资成了洗脚上田的村民们从事的主要工作。从1997年到2013年,吓陂村新建厂房8栋,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私人兴建厂房5栋,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村里新建商铺、超市13家。吓陂村除租出新建厂房外,还出租了4.5万平方米的土地。据介绍,吓陂村集体总资产近2000万元,年收入200多万元。

吓陂村面积不到1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30多人,去年人均分红16800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厂房的租金,而这个数字在几年前只有1万元。或许,与中心区域的某些原住民村庄相比,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对吓陂村人来说,他们已经感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

2004年,深圳实现全面城市化,原宝安、龙岗两区的农业人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吓陂村土地26.6万平方米转为国有,转地费800万元。村集体以此款建厂房出租,租金大多用于村民每年分红。

民俗撷英

高家祠

1773 年东俊公主持修建高家祠,一年零三个月后,高家祠竣工。祠堂建好后,先辈们请来先生,在祠堂门坪北面办起了私塾,为孩子传道授业。这座二井三进的建筑历经风雨,于1985 年至2008 年历经3 次修缮,至今仍保存原貌。

高氏家族崇文重教,祠堂落成后,先辈们请来先生,在祠堂门前禾坪北面办起私塾,教小童读书识字。上世纪中叶,吓陂村围绕着祠堂大约有四五十间房屋,至今大部分仍然保留着。

祠堂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意义似乎都是非凡的。当地保留下来的高氏祠堂,不仅仅是高氏乡亲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的场所,围绕着它,高氏族人在后来的繁衍中,历代传承加之融入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同样多姿多彩——娶亲、添丁、建房、祭祖……几乎所有生活中的大事都离不开它。

娶亲礼

相传以前当地高氏谁家若准备娶亲,迎亲头天晚上就要前往祠堂祭拜,同时还要准备好各式汤圆招待亲友。有红有白、有圆有扁的汤圆,寓意婚后生儿育女人丁兴旺。这一夜俗称“赏花夜”。第二天,迎亲的队伍必须从祠堂出发,接得新娘后还需回到祠堂祭拜。结婚次日,新婚夫妇必须早早来到祠堂再次祭拜。这个早晨俗称“拜堂朝”。完成了从“赏花夜”到“拜堂朝”的全部礼仪,结婚仪式才算圆满。

点灯礼

高氏的“点灯礼”很有特色,并且一直传承至今。与深圳其它地方的“点灯礼”不同,当地高氏并不是选择在元宵前后,而是每年的正月初六。而且必须是前一年当地新添男丁两个以上才能“点灯”,“单灯”是不点的。“点灯礼”的同时,舞狮、舞麒麟、摆酒招待乡里,热闹非凡。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的“点灯礼”几度兴衰,祠堂里为添丁而点的灯也开始从原来的油灯,演变到今天的各式各样的彩灯

Hash:7109c5bea56ac513a3b78df9df748f655af83689

声明:此文由 土生土长深圳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