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细说五龙各地的龙王庙
在我们林州有许许多多龙王庙,几乎遍布了每个村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龙王庙,可能与旧社会咱林州十年九旱有关,人们修建龙王庙实际上是为了祈求龙神的护佑。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东方青龙又称(苍龙)神为广仁王,南方赤龙神为嘉泽王,中央黄龙神为孚应王,西方白龙神为义济王,北方黑龙神为灵泽王。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俗称四海龙王。
我们五龙地区的龙王跟江河龙王不同,他们都是远居深山,或居高台,或居村庄。香火一度超过江海龙王,反映了我们淳朴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比较有名的是五龙镇丰(蜂)峪村的五龙洞,石官村涌泉自然村的龙泉寺,阳和村的清泉寺,薛家岗村的二龙神山龙神祠,其次还有中石阵村的龙王庙,文峪村龙王庙,合脉掌村西白干池上的龙王庙,碾上楼沟村的龙王庙,理峪、贾峪、桑峪、桑峪新庄、河头、荷花、楞石等等众多村庄的龙王庙。
五龙镇有三种龙王庙,其一五龙洞龙王,其二五龙镇阳和村龙王,其三按五行方位划分的五帝龙王。
五龙洞龙王是我们本乡本土的地方龙王,分别为黑、苍(应该是赤龙,因苍龙和青龙本是一龙)、青、黄、白五龙,其母亲龙母娘娘则是小车罔李氏,辉县北东坡说龙母娘娘娘家是他们那的,也有说是渔村的。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辉县北东坡最早是李姓人家,是由小车罔村迁来的,而小车罔李氏是从渔村迁出的,若要追根求源的话,这里总算有了注脚,不过以上这三个地方总归也说得过去。据传李氏姑娘随母亲在河边洗衣服,碰见一道士让其为他拆洗道袍,李氏姑娘在拆洗时不小心吞下五个线头,不久便怀孕了。父亲觉得没脸见人,便把闺女送到了山涧的一个洞中,返家之时天空一道炸雷,五色小蛇从李氏姑娘肚中破腹而出。后人为了纪念李氏姑娘,在此洞中修建了龙母庙,并在庙旁修建了龙王庙,供奉五位龙神,起名为五龙洞。五龙镇龙王庙多数是供奉的五龙洞龙王。
阳和村龙王庙供奉的是黑龙、黄龙、青龙,其龙母是五龙镇阳和村黄氏,她刚出生时相貌丑陋,被父母抛弃到村外水洼中,后来哥哥到水边看望,发现妹妹竟然在水中戏耍,随即领回家中与妻子偷偷抚养,起名为黄桂英,桂英成年后便到太行山上去云游了,修仙得道后,隐居于山西陵川黑风洞,往生时为佛家的上品上生,乘坐九品莲台而去,故又称作“九莲圣母”(也作“九龙圣母”)即龙母娘娘。阳和村龙王在五龙镇仅此一处。
五帝龙王是按五行方位划分的,历代皇帝都有加封。东方属木,为青龙(又称苍龙)神;南方属火,为赤龙神;中央属土,为黄龙神;西方属金,为白龙神;北方属水,为黑龙神。石官村南、涌泉自然村龙泉寺的龙王庙供奉的即是五帝龙王。薛家岗村二龙神山,龙神祠供奉的是东方苍龙(又称“青龙”)和西方白龙。按照玉匣记上说:东宫为苍龙,苍龙又称青龙。青白二龙东西对应,也寓意着天下百姓做事要清清白白。
五龙镇供奉五帝龙王的地方不多,供奉阳和村龙王的只有阳和一处,多数是供奉的五龙洞龙王,因五龙洞是五龙本地的地方龙王,阳和村也属地方龙王。五龙镇龙王庙大多数是以五龙洞苍龙、黄龙、白龙为主供奉的,也有些村庄新建的龙王庙供奉的是五帝龙王,或者是青白二龙,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虽然龙王爷有所区别,但龙王爷的陪侍都是一样的,分别为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有的庙宇墙上还绘有出宫图和布雨图,上面有测量雨量的,有布云的、吐雾的、手捧圣旨的,有雷部诸神,电部诸神,风部诸神,雨部诸神,千里眼、顺风耳等查人间善恶,为人间施雨的神等。
作者简介:薛帅,1990年1月生,林州市五龙镇薛家岗村人,中专学历,现从事寺庙雕塑、彩绘行业,自幼爱好文学、历史、考古等,对淇河两岸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古碑古文物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做了很多有益工作。
Hash:ab91d7363d670d93690d757e71e5fd3f45849ecd
声明:此文由 淇河两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