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上)

公共考古讲座——第一讲

讲座题目:太平公主的权力观——上官婉儿墓和薛绍墓的考古学比较

主讲人:李明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馆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7日(周日)下午14:30-16: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实验中学体育馆会议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

主讲人简介:

李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西藏)考古研究室主任、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主任、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考古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北朝隋唐考古、碑刻文献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北朝、隋、唐时期考古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主持发掘过上官婉儿墓、薛绍墓、高力士墓、隋太子墓历史名人墓葬,善于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考古发现。

内容提要:

2013年发掘的唐昭容上官氏墓(上官婉儿墓)和2019年发掘的唐驸马都尉薛绍墓,位于同一地点,葬礼的赞助人同为太平公主,两位墓主都与太平公主关系紧密——一位是她的政治伙伴,一位是她的结发丈夫。太平公主在相隔五年安葬这两位高级贵族的时候,心理产生的变化体现在了两座墓葬的等级制度上,这个细节也使我们观察到了“后武则天时代”唐朝政局的微妙变化。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讲

讲座题目:二里头: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主讲人: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讲座时间:10月17日(周日)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国际文博城群众艺术馆四楼多功能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赵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队长。2002年7月至今主持或参与主持二里头遗址多项重要田野考古、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兰台计划重大委托课题各一项,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Ⅴ”“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子课题。在《考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简报20余篇。代表著作有《二里头:1999~2006》(参与主编,入选201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二里头都邑聚落形态新识》《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遗存探析》。

内容提要:

本讲座主要通过二里头遗址自身的“王朝气象”,二里头文化发达的统治网络和模式,划时代横空出现和对各方文化兼收并蓄的胸怀、对商周时期中原与四方文明的深远影响四个方面,阐述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与引领作用。

公共考古讲座——第三讲

讲座题目:秦汉上林苑的发现与研究

主讲人:刘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上午9:00-11:00

讲座地点:灵宝市实验高中北校区阶梯教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刘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五队(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三辅地区建筑复原与研究”,出版《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秦汉帝国南缘的面相:以考古视角的审视》《秦封泥集存》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140余篇。

内容提要:

秦汉王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和大发展的时代,其首都咸阳、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中心。位于秦都城咸阳、汉都城长安附近的秦汉上林苑,是秦汉时期最为重要的园林建筑,在我国古代园林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世界园林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传世文献中,战国秦时已在渭河以南的广大地域中修建上林苑,秦统一后上林苑继续存在,而在经过休养生息后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的汉武帝时期,更大规模扩修上林苑,到西汉晚期,上林苑内宫观被逐渐裁撤,并随着新莽的灭亡而最终废弃,只余下昆明池等少数池沼及周围宫观延续至唐,上林苑内部分组成的传承达千年之久。

公共考古讲座——第四讲

讲座题目:宋代考古发现与清明上河图研究

主讲人:杭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云冈研究院 院长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上午9:30-11: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会议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宋元考古、文化遗产学。出版专著《参差集》《东京梦清明上河图》《永远的三峡》等,发表《云冈第20窟西壁坍塌的时间与云冈五窟最初的布局》 《河北定县两塔基出土净瓶的几个问题》《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清明上河图再研究》等论文50余篇。

内容提要:

北宋末年,来自山东的张择端游学京师,弃科举而习绘画,最终别成家数,留下了摹写汴梁风貌的杰作《清明上河图》。风云突变,随着北宋覆亡,汴梁的繁盛化为过眼云烟,深埋地下,关于《清明上河图》描绘内容的考证和纷争也在不断的持续之中。

近年来宋元时期的考古资料不断涌现,比如唐宋运河沉船与码头遗址揭示出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寺观与墓葬壁画所反映的世俗生活,宋代城市考古新发现展现出的时代新风,以及地面建筑调查测绘揭示的营造规制等等,可以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相互印证,又为我们深入理解唐宋之变,重新体认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公共考古讲座——第五讲

讲座题目:仰韶人在彩陶里画出的世界

主讲人: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下午15:00-16: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国际文博城四楼多功能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特聘研究员。主编主撰各类著作100多部,主要学术著作有《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中国史前考古论集》《半窗意象》《凡世与神界》《藏王陵》《混沌初开》《饮食与中国文化》《往古的滋味》《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大仰韶》《守望昆仑》等。近年重点关注早期中国艺术品中的信仰内涵研究。

内容提要:

仰韶文化成熟的彩陶艺术,表明当时已有一流艺术家,创立了完备的艺术原理。我们从考古中得到大量彩陶,如何读懂它们?

仰韶人在彩陶上画了些什么,那些大量抽象的彩陶纹饰象征性何在?

来听听考古学家的解读,一起来欣赏仰韶人在彩陶里画出的缤纷世界。

公共考古讲座——第六讲

讲座题目:中国环境考古百年发展历程

主讲人:莫多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下午15:00-16:30

讲座地点:灵宝函谷关景区德堂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莫多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第四纪环境与环境考古、河湖地貌演变与环境、地貌过程与沉积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著作160余篇。

内容提要:

环境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1920-1960年代,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兴起和初步发展,在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同时,也进行了环境考古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考古遗址的地层研究和遗址及邻近区域的地形测绘、地貌与沉积过程、动植物遗存、气候与环境的推测性分析等展开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视环境的考古学理念显著增强,随着80年代环境考古学科概念的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环境考古研究,研究内容涵盖所有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类文化要素,推进了遗址形成过程的环境考古、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关系、遗址和区域的环境考古、古代人类文化变迁机制等环境考古主要问题的研究。

公共考古讲座——第七讲

讲座题目:中国石窟寺艺术赏析

主讲人:陈悦新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下午15:00-16: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陕州中学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陈悦新,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5—8世纪汉地佛像着衣法式》,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表论文60余篇。

内容提要:

在中国的55处世界遗产名录中,包括的石窟寺有:敦煌石窟、大足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及彬县大佛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克孜尔石窟。其中云冈和龙门石窟北魏以及唐代的皇家工程,敦煌莫高窟是延续千年的中国石窟寺艺术的缩影,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大足石窟则创造了中国石窟寺艺术形式最后的辉煌。这些石窟寺艺术有着怎样的营造历史和艺术特点?敦煌藏经洞是如何被发现的?享誉世界的“敦煌学”是什么?石窟寺雕绘内容反映了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前世和今生的哪些场景?让我们在富丽的石窟寺艺术中探寻答案!

公共考古讲座——第八讲

讲座题目:古基因组揭密东亚人群演化图谱

主讲人:付巧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下午16:00-17: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国际文博城群众艺术馆四楼多功能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2013年在德国马克思 ·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被 《Nature》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青年通讯院士,获得“美国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项”,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内容提要:

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人类古基因组数据的涌现,带来大时空框架下研究人类迁徙与演化历史的可能。古基因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获取史前人群基因组打开局面。本报告将从东亚旧石器时代的已灭绝古人类、早期现代人“田园洞人”基因组、新石器时代以来东亚南北方人群基因组的研究,着重阐述古基因组所揭示的东亚史前人群迁徙扩散与遗传演化历史的复杂性。阐明东亚史前不同人群的遗传特点、与其他欧亚人群的遗传联系,及所反映相关人群可能的扩散路径,揭示新石器时代以来东亚南北方人群的遗传差异与迁徙融合过程,明确南岛语族的起源,总体上反映人群迁徙与基因流动在东亚现今人群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考古讲座——第九讲

讲座题目:寻根溯源——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与文化

主讲人:王幼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王幼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先后在郑州地区发掘多个旧石器遗址,获得重要发现与研究进展,揭示出中原地区从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连续过程,为复原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演化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内容提要:

中原是探讨远古人类与文化发展史,追寻中华文明形成的生物学与文化之源的重要地区。上世纪60年代在豫西三门峡地区发现的早期旧石器遗存,揭开了百万年前早期人类踏足中原大地的序幕。相继发掘并研究了南召花山栾川孙家洞与灵井许昌人等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之初的古人类化石与文化遗存,更展现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繁荣景象。近年来,郑州地区的荥阳织机洞、二七区奶奶庙新郑赵庄、登封方家沟、西施新密李家沟等遗址的发现,亦清楚地揭示出中原地区从现代人的出现到农业起源的连续过程。本次讲座拟通过以上发现的介绍与讨论,简要梳理中原地区早期人类与文化的发展历史。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讲

讲座题目:全球视野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基于榆林地区5~4千年动物考古与最新测年数据

主讲人:胡松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4号楼1区113教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胡松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委宣传部“六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动物考古和环境考古,初步建立了陕西关中和陕北榆林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群的演化与生业模式的关系。198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地质学专业,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在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院巴黎人类古生物研究所(IPH)研修动物考古及旧石器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及SSCI 20余篇。

内容提要:

通过公元前3千纪陕北榆林地区10多处考古遗址中主要动物属种及每种动物百分比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仰韶晚期和龙山早期庙底沟二期早段,出土的动物骨骼以野生动物蒙古兔等为主,家养动物主要是与农业经济相关的猪和狗,比例一般少于40%。到了距今4400年的庙底沟二期晚段,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具有测年数据的普通牛和绵羊的骨骼,畜牧经济雏形开始形成。龙山晚期和夏代早期的遗址动物骨骼数量较多,家畜的数量一般都达到了80%以上,但主要以家养动物羊、牛、猪为主,其中羊和牛占到总数量的60%以上。可以看出畜牧经济的比例在龙山时代逐步上升,农业经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弱,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农牧交错带。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一讲

讲座题目:大国重器——大科学装置与考古研究

主讲人:唐靖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5号楼1区137教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唐靖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欧洲长期工作,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开展大型加速器的设计、预研、建造和运行工作,参加了多个大科学工程。积极推动基于加速器束流的应用研究,包括利用中子束流开展文物考古研究。

内容提要:

大型科学研究装置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代表,通常因为需要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经费规模大,以及上百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联合奋斗10-20年才能建成,在国内被称为大国重器。本讲座介绍两类大科学装置——先进光源和先进中子源,它们提供极为优秀的光子探针和中子探针,是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利器,也在考古学特别是文物考古研究有非常好的应用,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现在拥有非常先进的光源和中子源,又是文物大国,在文物考古研究中前景远大。本讲座将重点介绍我国的多台先进光源(包括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和多台先进中子源(包括散裂中子源和反应堆中子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目前已在开展的一些文物考古研究工作和发展前景。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二讲

讲座题目:中国水下考古三十年

主讲人:宋建忠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书记、研究馆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1号教学楼109教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宋建忠,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研究馆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入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2013年3月调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技术装备部主任,2015年3月任副主任,2016年10月起主持工作。2015年期间任“南海1号”发掘现场总指挥,2018年主持了深海考古调查”,并搭乘“深海勇士”号进行了首潜作业,填补了中国深海考古的空白。2020年11月起担任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水下考古创立,迄今已三十余年。随着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持续发展,中国水下考古在组织机构、科研能力、实践工作、队伍建设、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建立起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水下考古工作模式和体系,正从单纯的水下考古迈向全面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在阐释水下考古性质、内涵的基础上,回顾并介绍中国水下考古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取得的成就与收获,展望未来的发展。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三讲

讲座题目:什么是建筑考古学

主讲人:徐怡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1号教学楼209教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建筑考古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文物局文物工程及安防工程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故宫博物院外聘研究员、山西大学外聘博导、《建筑史学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地建筑设计。

内容提要:

建筑考古学秉承历史学还原古代社会的研究目标,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念,由建筑形制入手,研究建筑形制的精细年代,建立历史建筑演化发展的时空框架,揭示建筑形制的渊源流变,使历史建筑成为见证历史的信史。建筑考古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建筑史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文化遗产的价值,提升建筑考古遗址的科学认知水平,为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及利用管理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责编:韩翰

Hash:f494d569053ba68a247dc15ca2bb080b4d6abc85

声明:此文由 三更听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