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新发现古代矿冶遗迹百余处,这三个村分布最为集中!

遵义务川历史上盛产朱砂,素有“丹砂古县”之称,根据相关考古资料显示,两汉时期务川便有开采朱砂的迹象。从2018年起,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务川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务川境内汞矿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矿冶遗迹百余处。

航拍三坑村老虎沟矿部 (受访者供图)

据《务川县志》记载,隋大业十年(614),黔中太守田宗显在今大坪镇岩风脚等处开采朱砂,并向朝廷纳课190.5斤。而考古资料显示的务川采砂历史更早,在大坪汉墓群出土的朱砂说明两汉时务川即有朱砂开采,唐代还在板场坑开设板场集镇。明清以来,史书方志对务川朱砂开采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

务川发现大量相关遗存

2018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务川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务川境内汞矿遗址进行了调查。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杨偲介绍,此次针对务川汞矿进行的考古,发现了矿冶遗址、古墓葬、古道路、相关建筑遗址及近现代工业遗产等各类遗存。

水井湾矿洞

矿冶遗址包括矿洞、土法炼汞灶、淘砂池等遗迹,分布范围广,从务川北部的红丝乡赶子水汞矿点至南部丰乐镇田家坪汞矿点,均有大量分布。古墓葬包括老虎沟汉墓、干溪汉墓。古道路有白杨坡古道、天线桥古道、楼楼湖古道、泥塘山—邹家坝古道、瓮溪桥。近现代工业遗产有务川汞矿老虎沟矿部、罗溪选冶扩建厂、田家坪矿厂。相关古建筑遗址经调查发现有8处,包括肖家坨遗址、肖家岗遗址、大湾遗址、板场税课局遗址、板场宝王庙遗址、西岩庙遗址等寺庙遗址。

宝王庙遗址出土瓷片

为掌握更多资料,考古队对其中的肖家坨遗址、板场宝王庙遗址、西岩庙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表明,三处遗址的年代均为明清时期。其中肖家坨遗址占地近2000平方米,石围墙依地势建在遗址东、西、北三面,与南面的天然崖壁相接,总长近300米。墙内发现明清房址4座,从布局来看,应分别为前厅、后厅和东西厢房。院坝及过道以青石板铺设地幔,北部及东西两侧地幔保存较好,并发现有三处排水沟。遗址西侧还分布有水池、厕所等遗迹。从肖家坨遗址的规模和出土遗物推测,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三坑巡检司司治遗址。

考古调查收获颇丰

杨偲说,此次调查发现收获颇丰,共发现矿冶遗迹一百余处,朱砂矿脉分布密集,时间跨度长。其中以务川中部的三坑村、丹砂村、太坝村等地分布最为集中中。其中位于三坑村的水井湾矿洞是一处典型的集朱砂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遗存,包含矿洞、淘砂池及土灶。

道路是朱砂采冶生产活动发展的重要条件,古道路依山势而行,是矿冶产品运销的见证。考古人员在泥塘山—邹家坝古道道路入口处,发现了一块弘治五年(1492年)的“修路记”碑, 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务川朱砂开采的繁荣和由此带来的务川经济、文化、社会的进步,为务川从古即有的朱砂采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来源:务川百姓网

Hash:974e05bcb8592f567001270f13f586f7989b5d89

声明:此文由 黔广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