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石塔和它的寺庙之谜

四门塔位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国家森林公园内,它是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亭阁式单层石塔,被誉为“华夏第一古石塔”。四门塔属神通寺,寺院原名郎公寺,建于东晋初(公元351年),开山祖师为僧朗禅师。神通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神通寺几度兴废,历尽沧桑。到了隋朝,隋文帝因得神通感应,将寺庙改名为神通寺。隋唐时期是神通寺一直是山东地区的佛教中心。元代中期神通寺下属寺庙达到28处,包括涌泉庵、九顶观音寺,北到河北霸州,南至邹县、滕州;后来庙宇毁于清末大火,仅留遗址。现存隋唐时期的四门塔、摩崖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古迹,为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神通寺是在其遗址南边重新修复的仿唐建筑

神通寺遗址:

神通寺后方是极其幽静的金舆谷,其左边为青龙山,右为青龙山,南部金牛山,《书经注》里称其为昆瑞山,是绝佳的风水宝地。走进山谷,平坦狭长的地带上散布着诸多古碑、残破的石柱、石础、殿基、石碾、古井等遗迹。这片遗址曾多次进行过考古发掘,关于遗址最早有照片资料记载的是一本在1921年发行的德文书刊;1936年6月,梁思成夫妇也来到这里进行考察,把这里的重要发现写进了他的《中国古建筑史》里。

在遗址的右前方,残留的遗迹文物摆了两大片,其上的雕饰有的虽因年代久远有些风化痕迹,但不难看出,其高超细腻的雕刻艺术,展示着这座寺庙曾经的辉煌。。。遗址西侧还有一藏经洞洞口的钢筋大门紧闭,上有铁锁把门,里边黑漆漆的,目光随着右拐的洞口什么也看不到了。我想藏经洞应该是存放经文、文书或高僧面壁修炼的重要处所吧?

中国第一古石塔 四门塔之谜

沿遗址东侧的一拱形石桥东南行,苍松翠柏夹道,来到了青龙山南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参天蔽日的九顶古松。九顶松南侧有一座用青石砌成的亭阁式单层古石塔,四面各有一拱门,它就是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门塔”。四门塔是中国现存隋代唯一的石塔(1971年维修时发现塔内顶部石拱板上刻有“大业七造”的题记),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的古石塔。该塔平面呈方形,高15.04米,每边长7.4米。四面各有拱门,故称四门塔。塔檐下出挑叠涩五层,檐上叠筑23层,逐层收缩至顶部,构成四角攒尖的方锥形塔顶;顶置塔刹,塔刹本身就是一个宝箧印经塔的样子。塔心正中筑有石砌空心方形柱,柱上擎16条三角石梁,上置石板拱起,形成方形廊道。这种结构使古塔屹立1400多年而不倒。在塔心柱的四面台上供奉着四尊细腻传神的大理石佛像(原每面各有石像三尊),四个方向代表四面佛。但至今有一个不解之谜:先有佛还是先有塔。

现存石塔是隋代建造的可以肯定了,而造像的题记是东魏武定二年杨显叔造,两者相差了近70年。唯一有希望解开四门塔的诸多谜团的一块丝绢,藏在塔心柱离地面1.6米舍利函中。由于1972年在维修中,发现舍利函时,被无知的民工打开后,丝绢上的文字风化了。1997年,塔内东面的香积阿閦佛佛首被不法分子盗走,几经辗转5载后,由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无偿将其送还四门塔,曾轰动一时。人们开始都来研究起这四尊佛像,结果发现其风格、大小和隋代雕塑风格基本一致。但是据历史记载,隋文帝当时在全国各州分奉舍利建造的全是木塔,而现存的石塔建于大业七年(611年)是在隋朝晚期,是不是原塔毁坏后又重修的呢?——不无可能。另外,目前世界上几处发现舍利的佛塔,舍利都是藏在塔下的地宫里,而四门塔的舍利唯独藏在塔心柱里,是不是塔下也建有地宫呢?——不无可能。这些谜团有待未来揭开~~

保存完好的初唐千佛崖造像:

千佛崖造像位于神通寺遗址西侧的白虎山山腰,在南北长65米、高8.5米的崖壁上,主要为摩崖龛像。现有大小造像240余尊,铭刻46处,其中10尊刻有武德、贞观、显庆、永淳、文明等年号。造像得到唐皇室成员的大力支持,如唐太宗之女南平长公主及驸马刘玄意,唐赵王李福;其中也有一般官僚、僧尼和民众造像。绝大部分为唐初雕造,个别为后世作品。造像中大多脸颊圆润,眉清目秀,为典型的唐代审美特征。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同时,千佛崖造像是我国唐初造像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之一,对研究古代佛教雕刻艺术有很大的价值,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塔之谜:

龙虎塔位于神通寺遗址西北,俗称朗公塔,北部与祖世林紧密相连。其得名或说因塔门雕有龙虎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两边的龙虎山而得名较为科学(因为塔身雕刻动物不是虎,实为狮子)。砖石组合结构,通高12.275米,平面方形。塔身及以下为盛唐式建筑,传说建造与武则天有关。塔身由4块巨石扣合而成,雕有四大天王、迦叶和阿难、佛、菩萨、飞天、龙、狮、云等。每面石板中央各开一宝珠券门,塔身内方形塔心柱上雕有佛像、飞天等。塔檐(为北宋绍圣以前)用砖砌筑,仿木结构重檐,檐下有双跳华拱承托,上置覆莲、项轮、宝顶为塔刹。龙虎塔为全国第三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你瞧,龙虎塔是唐石塔身和北宋塔砖檐组合而成,据研究是唐代的停止工程,极可能与政治或战争有关。此外,在青龙山迎萃桥附近还有一座小唐塔(又名皇姑塔),其形制和龙虎塔基本相同,由附近皇姑庵迁移而来。

古塔博物馆——祖师林

祖师林是元明两代高僧的墓地,又称墓塔林。现存墓塔50座,墓碑15通,其中有金代2座。此处墓塔根据塔身和塔顶形状不同,可分成密檐式、阙式、幢式和亭阁式。其中元代泰定二年《敬公山主寿塔》,明代嘉靖五年《成公山主塔》是汉代阙式之风格,在我国现存塔林中为之仅见。这里的墓塔造型各异,刻工精细,式样繁多,为中国佛教寺院较大的墓塔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博物馆”。

在墓塔林东侧,还有一唐中期台基遗物,也是唐代停建的建筑。它是在1964年清理墓塔林於土时被发现的,台基上还建有一座墓塔及墓碑,可见在建塔时并不知道下边有台基。据推测台基停建原因和龙虎塔相同。

涌泉庵遗址:

涌泉庵遗址位于白虎山西南麓,因涌泉得名,始建于北魏、东魏年间。从神通寺西南门约行10多分钟。原庵已不存在,涌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附近还有一齐梁晚唐时期摩崖造像和送衣塔一座。据记载,明朝时期,一位官员在神通寺做了和尚,其女为了照顾老父,在“涌泉庵”出家做了尼姑。因囿于限制,孝女给老父拆洗的衣物不能亲自送到寺庙里边,只好在寺庵交界处修造了一座石塔,定期把衣物寄存在塔内,直至老父圆寂归天。该孝女此后成为一代主持,法号为“明喜”庵主。涌泉清冽的泉水从一破损石虎头口中喷涌而出,注入一个三四米见方的泉池里,泉水下游形成飞瀑,还建有涌泉桥,四周竹影婆娑,为柳埠国家森林公园

九顶塔位于(神通寺下属寺院)灵鹫山九塔观音寺内,今在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内,传说唐代大将尉迟敬德所建。九顶塔通高13.3米,平面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檐叠涩向外挑出,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塔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小塔8座,中央筑有中心塔,形塔林式塔顶,故名九顶塔。该塔造型华美,国内罕见,日本出版《世界美术全集》称该塔:"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它无能及"。九顶塔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27e679615fede02383c6b726c1758667ded8130c

声明:此文由 秀江晨曦m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