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这座祠堂历经400年风雨,做过学校变过食堂如今仍是村民“就脚”的首选地

● ● ●

坐落于番禺厦滘村的郭氏祠堂

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曾是郭氏族人的祭祀

会议事的重要场所

如今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之地

仍保留宗族祭祀功能

碑记记载

祠堂建于明朝,期间多次更名

位于夏滘北路上的郭氏祠堂位于厦滘学校内,但与校园不相通。在学校现代建筑的映衬下其岭南特色的古代建筑特征更为凸显。

郭氏宗祠三间两进格局,祠堂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造型,铺设绿琉璃瓦。祠堂大门外立两石墩,墩上各设一米高石碑,气势雄伟。

祠堂头门面阔三间,次间以大理石建包台,深约3.1米,包台设柱廊,柱廊上端采用有地方色彩的“虾公梁”,与精美壁画互相衬托,宁静通透。头面明间设中门,门额上用赤红漆书“郭氏宗祠”,门匾左边刻有“光绪元年仲冬重修”字样。

祠庙后堂为光远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祠堂建筑内部以青砖灰石砌成墙脚,以具有岭南特色的石檐柱、木金柱为主要支撑。祠堂内壁皆绘有精美壁画诗词。庙内外各柱上俱挂木刻对联。

郭氏宗祠碑记显示,光远堂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期间宗祠曾名为“大灶煀”、“夏甫通衢”、“厦滘通津”,现命名为郭氏宗祠“光远堂”。

经历多年风雨,光远堂木、石、砖、瓦虽被雨水所伤,虫蚁所肆虐,历经两次小修,一次重修,保存至今。2006年该祠堂再度修葺后,于2011年被评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昔日祠堂

一度改成学校,后来变成食堂

在光远堂内墙上挂着一幅民国时期的黑白大合照以及数十张发黄的旧照片。80岁的厦滘村村民郭秋婆婆介绍,这是以往郭氏子孙聚会时的照片。只见黑白合照上注有“郭族联合省墓会同人拜扫子文公墓摄影留念”等字样。

郭婆婆表示,祠堂是敬奉郭氏先祖的。郭氏宗祠碑记中记载,郭氏先祖郭子仪为陕西华县人,先居太原,因有功于唐,被封为汾阳忠武王,后定居于汾阳粉水(今属山西省会),繁衍子孙后代,而厦滘村郭氏族人属于汾阳郡的岭南珠玑分支。“祠堂门口对联‘汾阳传世系,支本珠玑分’就是说我们郭姓人家是怎么来的。”村民如此介绍道。

夏滘村老居民们皆表示,郭氏宗祠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被改成小学,到50年代后期又变成了村里的大食堂。

夏滘村老村支书韦润根,今年已75岁,自小生活在厦滘村。韦润根表示,自己曾在郭氏祠堂内读了三年小学。“那时候村里的与我同龄的孩子们大多都从这里学到了最初的知识,然后转到外面去继续求学。”

“不过学校存在的时间很短,后来郭氏祠堂又变成了大食堂。”韦润根介绍,有一段时间,全村村民几乎都在这个食堂里吃饭。

郭婆婆对大食堂的印象更为深刻。“我曾在里面端菜打杂,很累,因为食堂要负责全村人吃饭。”

郭婆婆指着祠堂天井表示,那时候这里都坐满了吃饭的人。“当时我还是未嫁女,18岁、19岁的样子,就要干很多很多活了,现在日子好过多了。”郭婆婆感慨地说。

重修祠堂

村民常来避暑,围桌玩起纸牌

如今,祠堂已经不再是村民聚会议事的首选场所,而是成了村民的休闲娱乐之地。

祠堂内部过堂风不断,十分清凉。不少村民们选择到祠堂里避暑。来往的人们常常能看到祠堂里有村民围桌斗纸牌。

郭婆婆就是在祠堂里斗纸牌的能手。“祠堂重修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和他们玩纸牌,多动动脑,才不会变老呆子。”郭婆婆笑呵呵地说道。“我老了,哪儿也不能去了。初一、十五祭拜一下祖宗,也是我们后代应有的孝。”郭婆婆认为,只要有祠堂在,根就在,郭氏子孙无论走的多远,都不会走散。

今年是郭氏宗祠重修的第11周年,四散开去的郭氏后人们又回到祠堂举办隆重的祭拜仪式。

图/文:信息时报

Hash:3626e21fea7afa3c77c03042438a764863f7335d

声明:此文由 番禺公共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