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诀之失落王魂,京西秘境七王坟实地探访

京西妙高峰,

自古景色秀美,风水上佳。

青山劲松下,有着一个声名显赫人物葬于此。

大概罗列一下族谱。他的身份便可大书特书:

是道光皇帝的儿子,是咸丰皇帝的弟弟,

是光绪皇帝的爸爸,是宣统皇帝的爷爷,

是慈禧太后的妹夫,是摄政王奕䜣弟弟。

而他的王陵也极为独特,唐法云寺金香水院旧址,

罕见的阴阳宅设计构造,高规制位于王爷陵之冠,

建成后也没有得到安宁,先是经历了白果树风波,

后期又惨遭军阀的盗掘,但竟也无意中造福了世人;

老版《西游记》车迟国破庙的取景地,

大片《杀死比尔》主角学艺的取景地。

主人公便是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为此老猪再次踏上探古之旅,去探访大清铁帽子王--醇亲王墓(七王坟)

坐标: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西北侧妙高峰古香道实地照片拍摄日期:17年2月初

作者/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卫星地形位置图。老九在平地,老七在半山腰。

九王坟,没读过的朋友可以前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4426949891150

醇亲王墓位置在半山腰,位于北京西郊北安河西北10余里的妙高峰古香道旁,是清道光帝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譞的陵墓。醇亲王坟(俗称七王坟)和孚郡王坟(俗称九王坟)是目前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清代陵墓。七王坟址早在唐代就是佛家圣地,“西山八院”之一的香水院,就指这里。所以风水绝佳。妙不可言。

同治七年奕譞大病了一场,在西郊蔚秀园(即北大西门的蔚秀园,当年为醇亲王花园)养病期间,多次到海淀西山一带赏景散心,由于在病中,此时奕譞虽然刚入中年,但已开始为百年后着想,他初选大觉寺为埋骨的地方,后经风水先生一看,认为此地狭小,山不够峻,因此放弃了此地,后经人指点便选中妙高峰这块独具特色的宝地。经过买地勘察施工前后二十余年,耗银百万两,到光绪十六年奕譞病死,施工一直未停。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老猪一路上山,坡度不小,好在近日来这段路修的很好。自驾非常容易到达。

移除 顺着七王坟路一直走到头,看到检查站小亭子后,目的地到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进入陵区先是111级青砖石阶,不陡不险,却首先让人生出仰之弥高之感。

对于体重稍大的朋友来说,这段路绝对能让你呼哧带喘,大汗淋漓。

陵区坐西朝东,前方后圆,面临朝阳旭日,后邻万壑松风

气派里带着野趣,尊贵中露出闲逸,依山顺势,步步升高。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便是今天的主人公,醇亲王。这张照片是和儿子光绪皇帝的合影。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上得平台,是一座黄琉璃瓦的碑亭,其四面辟券门,内中矗立着光绪亲书铭文的石碑。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黄琉璃瓦只有皇家能用,王公宅邸、陵寝至多用绿、蓝色琉璃瓦。仅此一端,就能了解醇亲王身份的不同凡响和七王坟规制的非同一般。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市保文物标牌,愚以为,这样的规制升格成国保也不为过。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在醇亲王过世时,最初打造的石碑比现在碑亭里的要高大伟岸得多,已经运到了草场的山下,可实在无力搬运上山,不得不留于山下,竖立在醇王同母弟孚郡王墓园的碑亭中,而将这块较小的石碑刻字抬上山来。这个碑便是我九王坟中提及的被置换的石碑。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个小一点的石碑看上去也已经非常庞大了,可想原配的规制之巨。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碑亭前卧倒的古树,仿佛预示了什么。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西游记截图。这个背景就是七王坟的这个碑亭,只不过当时没有围挡。一眼便能认出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截图2是石桥到殿门,辛苦白龙马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便是唐僧师徒走过的石桥了,古朴沧桑。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后边是一条月牙河,但已无水,跨河一座弧形的石拱桥。

看石桥的规制等级很高,因山而建的石桥竟与环境融合的恰到好处。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桥后,又是一排台阶,拾阶而上。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走上来便是一个平台。隆恩门正门紧锁,很多人走到这里以为进不来了。

其实不然。它侧面的小门是一直开着的,因为门已经没有了,可自由进入。

移除 侧边的小门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进来后两珠 非常巨大的白袍将军(白皮松)映入眼帘。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接着前行。还是向上的台阶。怪不得这个陵墓修了二十多年才完工。太费工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再往后,便是飨堂(祭祀鬼神的房屋)。飨堂后的开阔地,就是奕譞的墓地。碑亭、飨堂等,都用油漆彩画作装饰,不但典雅,还经久耐腐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站上平台远望 。山势陡峻,不失为风水吉壤。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宝顶下的平台右边还有一通石碑。碑首浮雕祥云,碑身周边雕花草图案。碑文为奕譞撰写的一篇记述文。“余生圹东南隅古松,完颜之朝已称乔木……”碑文记述了他的墓地(生前选定的墓地叫“生圹”)有一棵松树名“小青”。因“已就枯朽然”,他“伐置南墙外”并立碑“用示珍惜之意”。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再往后看就是醇亲王的宝顶了,恩?怎么有个白胡子老头??

淡定淡定,其实这是杀死比尔中的白眉师傅(刘家辉)坐在醇亲王的墓冢之前台阶上的剧照。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和剧照对比一下,就是这里没错 。如今已是人烟罕至。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剧情里是一段乌玛和白眉过招,就是在墓冢前面的空地拍摄,背景拍到了东面的侧福晋墓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个就是电影里露脸的墓。里面的人大有来头,她是溥仪的亲奶奶。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开篇的时候讲过一个白果树风波。在这里揭示吧

前面已经说过,七王坟是在唐法云寺和金香水院旧址上建造的,中国佛教习俗,有庙必有七叶树和白果树,它是佛的象征之一,当年法云寺内就有两棵白果树,并已有千年树龄,建坟时被保留了下来。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以后,光绪与慈禧已成了水火不容之势,光绪夏天被囚禁在颐和园玉澜堂,冬季被囚禁在南海的瀛台,可他只要还有一口气,慈禧太后就坐卧不安。此时又从李莲英口内传来了白果树长在王爷坟上是大大的凶兆,这让迷信透顶的老佛爷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白字加王字正是个皇帝的皇字,不砍去白果树必酿成大患。所以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李莲英率领内务府的工匠们砍去了七王坟前的白果树,树砍倒后从根部不时往外流血,这可把李莲英一行人吓坏了,以为惊动了神灵。实际上是这两棵白果树历经多年树已中空,内有山蛇盘踞,砍树伤了山蛇,有血流出一点也不奇怪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经过百年沧桑,七王坟早已破败不堪了,因为1900年闹义和团时这里做过坛址,八国联军来后烧了坟两侧的殿堂,其它建筑也多被村人移作他用,几年前只有坟前碑楼尚在,却也断檐残瓦岌岌可危,成了电视剧中荒坟古庙的首选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说说醇亲王这个人。奕譞本人生性谨慎,不张扬。年轻时的奕譞“仪表俊伟,工骑射,负气敢任事”。“祺祥政变”时拿肃顺,直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巡阅北洋,也曾春风得意。但是,奕譞爵位越高越害怕,优待越多越视为祸害,乃至到了痛哭流涕“坚辞”的地步。慈禧赐了他一顶杏黄轿,他把它供起来,一回也没敢坐。慈禧懿旨择其子载湉为嗣皇帝,他“五内崩裂,昏迷罔知所措”。奕譞晚年安分守己,力求让慈禧放心少猜忌。他以“闲可养心,退思补过”自律,号称“退隐居士”,府中不是“退思斋”,就是“九思堂”。他手书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子孙祸也少。若伺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其实七王坟已经被盗了,墓里什么都没了。七王坟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日本人扬言挖坟取宝前,就曾被以抗日为名的赵侗的队伍给盗了。赵侗,东北清皇室的族人,“九·一八”后流落北京,后在燕大读书卢沟桥事变后拉起了一支百人的抗日队伍。曾一度与平西抗日武装有过合作,最后终于投入了国民党的怀抱。这个赵侗后来的结局是让聂荣臻给做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日渐西山,不早了,下山吧,不然七王爷出来就不好了。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还有一个罕见的阴阳宅建制特点值得说一下。 七王坟是非常罕见的阴阳宅,陵寝北侧就是阳宅。醇亲王生前自取别号“退潜居士”、“九思堂主人”,处处向慈禧示以谦退、无为之意,以防招灾惹祸,所以陵寝的阳宅也取名“退潜别墅”,它是一个五进的四合院落,也是构思精巧的一处园囿。阳宅的上百间房屋保存完整,“文革”中做了五七干校。此处阳宅后来也一直是一个培训中心,闲人无法入内,使这处王陵的阴阳宅保存得如此之好。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阳西下,黑暗慢慢的笼罩上来,山还是那座山,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们,却如过眼云烟般的随风而去,这里却记载着历史的痕迹,碑刻上承载着历史的荣辱历史在这里形成节点,并在这里沉淀下来。

原创/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谢谢观赏。禁止转载。

喜欢请关注老猪。

Hash:753463012dee57d3c882b7875f69b58302350251

声明:此文由 老猪的碎碎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