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观园平面布局的几个问题

作者 武迪

作为宝玉与群芳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大观园同时也是一个经过高度艺术处理的理想世界。自从《红楼梦》成书以来,关于大观园的原型、地理位置、建筑布局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有不少红学研究者、红楼文化爱好者都曾根据对文本内容、抄本批语的理解制作大观园的示意图。

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图样是清代嘉庆二十二年憓红轩红楼刊本中《痴人说梦》中所附的表现贾府全貌的贾府院宇布局图。此后关于贾家及大观园的图示时有出现,这些图示大体可以分成如下三类:第一类是仅表现大观园的平面布局图。这方面图纸较多,有杨乃济、戴志昂绘制的大观园模型图、徐恭时的“红楼梦大观园平面示意新图”、葛真的大观园平面示意图、伯齐绘制的大观园图等等;第二类图是表现贾府在大观园建成后的总体布局图(包括荣国府宁国府在内的平面图示)。这类图纸较少,有宋鸿文绘制的大观园贾府院宇布局图、孟庆田绘制的大观园贾府建筑平面图及鸟瞰图,还有台湾华山的《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中的配图;第三类是红楼人物图中涉及大观园园林、院落的,如清代孙温所绘的《全本红楼梦》中的图示等等。

讨论大观园的平面布局,以第一类图示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不过,由于红楼研究者、爱好者们对《红楼梦》的体会、感受各有不同,加之曹雪芹在叙事过程中有时对大观园的布局、人物活动的位移进行模糊、省略处理,所以绘图者们绘制的大观园平面图也往往互有差异、不尽相同。根据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不难看出种类繁多的大观园平面图示中多少都有不尽合理的地方。

一、大观园中央有无大片开阔水域存在

如今所见的平面图示,最直观的不同点在于大观园中央有无大片开阔水域的存在。

无大片开阔水域的图示:清嘉庆二十二年憓红轩红楼刊本中《痴人说梦》中所附的表现贾府全貌的贾府院宇布局图,清光绪十一年广百宋斋刊本《增评补图石头记》中的《大观园总图》,葛真、伯齐所绘大观园图示等。

有大片开阔水域的大观园图示,诸如杨乃济、张登儒绘图等。下图为杨乃济所绘大观园图:

位于北京宣武区的大观园景区是按照《红楼梦》进行复制的,从卫星图来看,此大观园中央也有大片开阔水域。

那么,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中央究竟有无大片开阔水域存在呢?这要从《红楼梦》中诸多涉及大观园水系分布的文字来一看究竟:

首先,大观园中的水是活水,其源头在宁国府会芳园北边,“会芳园本是从北角墙下引来的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从第十六回中的叙述看,这个源头的“一股活水”可以形成的流域面积不会太过宽阔。第十七回,在宝玉试才题对额的过程中,提到了“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贾珍在怡红院外转过花障有青溪前阻之处,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不难看出,大观园中的水流是自东北角而起,流过大观园,有分岔,最后汇聚到怡红院去。整个大观园的水系应该是以河流为主的,而非大片开阔水域。

第二,《红楼梦》中有多处文字写到了大观园中的水系和邻水建筑。第十七回中,贾政等“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迁。池边两行垂柳”,这段文字是用来描写花溆周遭的环境。第二十三回,宝玉读《西厢记》,见落红满地,“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这段文字是描写沁芳闸的情况。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将欲过河”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从书中的描写看这亭子是“盖造在池中水上”的。在第三十八回、第四十九回中,还提到藕香榭是建在池子当中的,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在第七十六回中,黛玉和湘云从聚会的嘉荫堂出来,“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她们看见“池中一轮水月”。联诗时忽见黑影,湘云道:“你看那河里怎么?”随手“向那池中”投石,惊起白鹤,飞往藕香榭去了。此段描写涉及到两个关键字眼——“河”和“池”,明显可以看出在这里两者是带有相同含义的——均非指大片开阔水域。第七十八回中宝玉祭奠晴雯,描写到八月池上芙蓉开的景色,也只是提到“池”,而非“湖”“沼”之类的大泽。

如果说,上面所举几个例证还不能完全说明大观园中央是否存在大片开阔水域,那么,第四十回中刘姥姥游大观园的几段文字就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大观园的情况了。

文中说次日清早,“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只见丰儿带了刘姥姥板儿进来”,此时丰儿传了凤姐的话,告诉李纨外面要用的高几不够,于是“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令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此时李纨、刘姥姥等人的活动就发生在大观园的正殿前后,在大观园布局的中轴线上。刘姥姥受李纨的邀请,“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上了缀锦阁。可见,缀锦阁的高度并不很高,登阁望远的距离也就很有限了。紧接着是这样一段话:“正乱着安排,只见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李纨忙迎上去……”李纨、刘姥姥与贾母一行人在此汇合,“说笑之间,已来至沁芳亭子上”。如果说贾母一行人是由正门而入的,那么李纨、刘姥姥所在的大观楼、缀锦阁距离正门不会太远,中间虽隔着沁芳亭,但有陆路相通。因此,当贾母入园时,正在缀锦阁的李纨、刘姥姥才有可能迅速地来到贾母面前。倘若大观楼、缀锦阁与正门之间隔着一大片开阔水域,那么此处文字的描写就不甚合理了。

在秋爽斋,贾母听到远处的鼓乐之声,便让人安排优伶入园排戏,“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的近”。随后出了秋爽斋,走了不远,到了荇叶渚,由此上舡,王熙凤要撑舡,贾母在舱内道:“这不是顽的,虽不是河里,也有好深的。你快不给我进来。”由此推之,撑舡至萝港,入蘅芜苑,距离不远且并非湖上行舟,这一点在一行人离开潇湘馆时,便已借助刘姥姥的视角告诉了读者,“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从蘅芜苑出来,见一行人“一径来至缀锦阁下”。从秋爽斋出来,贾母一行人选择了水路,曹雪芹在此处没有交代水路的具体走向,但从“池上行舟”的情况推测,秋爽斋距离蘅芜苑、大观楼、缀锦阁的距离也不是太远,而且通过贾母一行人的行进路线与第十七回大观园中试才题对额的路线基本相同,大观园中轴线以西的亭台、院落基本介绍清楚了。

从上述分析看,从正门到沁芳亭至大观楼、缀锦阁,这条路线是大观园的中轴线且有陆路相通,彼此间距离较近,往来便捷。贾母一行人从正门开始,过沁芳亭、潇湘馆、秋爽斋、花溆萝港、蘅芜苑到缀锦阁,是按顺时针方向走了一个半圆的路径,将大观园中轴线以西的地区基本涵盖了。由此可基本判断大观园的中央并无大片开阔水域的存在。

二、怡红院在大观园中的具体方位

从目前所见的大观园平面图来看,怡红院在大观园中的方位主要有两种设计:

第一种是位于大观园的东南角,如徐恭时所绘大观园图:

第二种,怡红院位于大观园的西南角。如北京宣武区仿古修建的大观园,可参见上文中的卫星图。

那么,怡红院的位置究竟是在大观园的东南角还是西北角呢?这就涉及到第十七回和第四十、四十一回中,两次游览大观园的路线是按顺时针还是按逆时针进行的。

第十七回中,贾政一行人有正门入大观园,先到“曲径通幽处”,然后“再进数步,渐向北边”,总体看游览路线是自南向北的。此后路线大抵是“盘旋曲折”“曲折宛转”,不能明辨方向。大约至沁芳闸附近,“(贾政)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可见,沁芳闸的位置在大观园北部,从正门一路游览,大观园一半的主体建筑都已涉及到了。到达怡红院后,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结合第16回中所说“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的话看,大观园的水源在园区的东北角上,也就是沁芳闸的所在。如果说,沁芳闸在大观园的东北角,那么,从南部的正门而入,先后到沁芳亭、潇湘馆、稻香村、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萝港、蘅芜苑、只有按顺时针的方向进行,到达东北角的沁芳闸时,才能说已游览的十之五六。按照这样路线行进,接下来到达的怡红院就在沁芳闸的东南方向上,是靠近正门的地方,故而怡红院在大观园的位置应该在东南角。

再分析第十七回中贾珍在怡红院的话,他说溪水由沁芳闸起,从东北山坳里流出,分岔后才朝向西南方向流去。当时,贾珍是“遥指”而后说的这段话,可见他当时所在的怡红院,既不在大观园的东北角,也不在水系分流后所到达的西南角。这样来看,怡红院在大观园中的位置应在东南角为宜。

第四十回中,贾母一行人游览大观园的路线与第十七回回中的贾政一行人是基本相同的。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醉酒后上茅厕,从省亲别墅从来,“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省亲别墅在大观园中的北部,再往东北是沁芳闸的附近。随后,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迷路,一路南下,过房舍、花障、走石子甬路,到了怡红院。为了寻找失踪的刘姥姥,袭人有这样一段话来推测刘姥姥的行迹:

“是他醉了迷了路,顺着这一条路往我们后院子里去了。若进了花障子到后房门进去,虽然碰头,还有小丫头们知道,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若绕出去还好,若绕不出去,可够他绕回子好的。我且瞧瞧去。”

实际上,刘姥姥的路线确实与袭人所猜的大体不差。刘姥姥从东北角“顺着这一条路”来到怡红院,这恰恰是袭人所担心的,所以她在有意地回到怡红院查看情况。换句话说,怡红院相对沁芳闸大概出于南边靠西的方向,在整个园区中处于东南角。

三、潇湘馆、秋爽斋、稻香村和紫菱洲的位置关系

在目前所见的大观园平面图中,潇湘馆、秋爽斋、稻香村和紫菱洲的位置关系差异较大。第一种看法,认为四者大体是自南向北逐次排列的关系。如童力群所绘大观园图(局部图示):

第二种看法,认为秋爽斋在潇湘馆的西侧,与稻香村紧挨,而紫菱洲位于距离较远的大观园北部,如杨乃济所绘大观园图(见上文图示)。第三种看法,认为四者彼此紧凑,潇湘馆的北部是秋爽斋,而西北方是紫菱洲,秋爽斋位于紫菱洲的东面,稻香村的位置相对靠北。如下图所示:

首先,从《红楼梦》第十七回、四十回、四十一回、七十四回来看四个院落的位置关系。第七十四回中,王熙凤、周瑞家的、王保善家的要抄检大观园,顺序是按黛玉、探春、李纨、惜春、迎春的顺序进行的,文中说到“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他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故顺路先到这两处”。可见,抄检大观园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先近而后远。那么,黛玉所在的潇湘馆,探春所在的秋爽斋,李纨所在的稻香村,迎春所在的紫菱洲缀锦楼便应该是自南向北依次排开的。对照第四十回中描写也可以得到印证。第四十回中,贾母一行人游览大观园时,从潇湘馆出来,“便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中途在秋爽斋用了饭。可见,潇湘馆之北是秋爽斋,再向北是紫菱洲方向,而且彼此间距离不会太远。

其次,潇湘馆、秋爽斋、稻香村、紫菱洲虽然是自南向北依次排开的,但并不在同一条线上。第十七回回中,宝玉试才题对额时,虽未按正路而行,但从潇湘馆之后由陆路直接岔入稻香村,隔过了秋爽斋,可见秋爽斋虽位于两者之间,但并非必经之路。第四十回回中,贾母一行人游览大观园,从潇湘馆出来,朝紫菱洲花溆前进,中途在秋爽斋用饭,隔过了稻香村。由此推论,四个院落的位置关系并非是自南向北直线分布的,至少稻香村不能与其他三者分布在同一直线上。杨乃济绘图时,将秋爽斋、稻香村、紫菱洲划在同一直线上,不甚合理。

第三,潇湘馆和秋爽斋之间是紧挨的关系,中间没有其他院落分布,且二者间应当有水路相连。

一面说着,便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道:“问老太太在那里,就在那里罢了。”贾母听说,便回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舡去。”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从这段文字来看,潇湘馆与秋爽斋、紫菱洲处在一个方向上,通过陆路、水路都可从潇湘馆去往秋爽斋。从潇湘馆坐舡去秋爽斋,较之陆路稍远,且坐舡而来的贾母一行人并非在荇叶渚上岸。宋鸿文、徐恭时、杨乃济绘制的大观园图在这些位置关系的安排上多少有些纰漏。比如宋鸿文所绘大观园图:

潇湘馆与秋爽斋紧挨一起,二者间陆路相通,如果要从潇湘馆沿水路前往秋爽斋,则必然先到荇叶渚,而后到晓翠堂,这就与《红楼梦》中的描写有些扞格。可见,荇叶渚的位置较之秋爽斋更靠北一些为宜。

四、藕香榭、凹晶馆、凸碧堂和栊翠庵的位置关系

关于这四个建筑的位置关系,目前所见的大观园平面图中,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藕香榭与凹晶馆、凸碧堂的距离较近,如宋鸿文所绘大观园图;第二种则认为藕香榭与凹晶馆等距离较远,如杨乃济所绘大观园图。

从第七十六回中的文字可知,凹晶馆、凸碧堂与嘉荫堂的距离不远。中秋赏月,黛玉与湘云在凹晶馆联诗。

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

说着,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大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

从上面的四段文字来看,以黛玉与湘云所在的凹晶馆为中心,凸碧堂就在附近的山顶,距离不远。当她们联诗到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妙玉从“栏外山石后转出”。妙玉所在的栊翠庵在大观园东部,她从栏外山石后转出,则凹晶馆、凸碧堂应该在栊翠庵的西面不远。当湘云丢石惊起飞鹤时,鹤应该朝向黛玉、湘云所在的相反方向飞去。那么,藕香榭就应该在凹晶馆的西面。既然说大白鹤飞起,“直往藕香榭去了”,可见藕香榭在此处是作为较为明确的标志物的,可见藕香榭与黛玉、湘云所在的凹晶馆距离不远。

Hash:fa0ac4d2b43c70403183b8231227eeec5ad3e42e

声明:此文由 微语红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