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碧瓦写春秋 ——漫谈120年来天津大学主楼的变迁

编者按: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北洋园新校区“六纵”道路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向大家推介的是新元路背后的故事,这也是“六纵”道路背后故事的终结版。当时光的年轮转过了120圈,当我们从熟悉的卫津路校区搬至略显“陌生”的北洋园校区,天津大学则屹立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准备开始新的发展纪元。回顾120年的历史征程,学校数迁其址、几易其名,唯北洋精神绵延不断,代代相承。对于学校而言,主楼或许是某种形象的代表符号,是精神延续的文化标识。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天大历史上的“主楼”。 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必然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已过120岁生日的天津大学,更有无尽的沧桑往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讲述。对一所大学而言,主楼往往是代表其形象的符号。今天,就让我们回眸尘封的记忆,聊聊学校120年来几座代表性主楼的年轮故事。

海河西岸的德式书院——“赎”出来的大学堂1895年清政府甲午战败,时任津海关道的盛宣怀上奏光绪皇帝,提出“兴学强国”的主张,创建天津中西学堂,次年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然而,校舍土木工程浩繁,难以在短期内完成。为了把学堂尽快办起来,盛宣怀想尽了办法。恰好当时在海河西岸的德国租界里有一座博文书院(位置在今河西区南京路海河中学一带)因经费紧张未能开办,将建好的学校抵押给了银行。为了能利用这座现成的校舍办学,盛宣怀多方筹集资金。最终,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的校舍,就这样被“赎”了出来。 这博文书院的主楼,是一座典型的德式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受到京津民居“四合院”的启发,将主楼设计成围合形状,与邻近的教学楼、房舍等相连,远远望去十分庄严大气。百二十年前,北洋师生就从这里走上了兴学强国的道路。

北运河畔建起龙牌大楼——巍巍学府北洋高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北洋大学堂被德军侵占,部分校舍被焚毁。时任学堂总教习的美籍教育家丁家立愤而赴柏林与德国政府据理力争,获得五万两白银的赔偿金,他用这笔钱重新选址兴建校舍。1903年,新的教学主楼在西沽北运河畔的清军武器库旧址(今红桥区光荣道河北工业大学校区)落成,北洋大学堂才得以复校开课。这新主楼的外观依然保持着纯正的欧式风格,较之博文书院的校舍,造型更加美观,规模更加宏大。此外,由于学校为光绪皇帝御笔硃批建立,故而这新主楼的大门上镶嵌着宣示皇权的团龙图案。从此,北洋大学堂又有了“龙牌大学”的称谓。非常令人惋惜的是,这栋“龙牌大楼”于1929年在一场火灾中焚毁,失火的原由众说纷纭,至今成谜。今天我们只能通过老照片里的印记,遥想近百年前那“花堤霭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的盛景。

3 雄伟九楼起于累土——卫津路校区的建筑瑰宝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定名为天津大学。次年,学校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址,也就是今天的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主楼即第九教学楼。第九教学楼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徐中教授于1954年设计的,建筑造型雄伟气派、技艺精湛。历史曾在这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大学,站在九楼门前的台阶上向一万余名师生群众挥手致意。今天,“九楼”已然成为天大人心中一个庄严而又不失亲切的精神符号。 不少人以为这栋屹立六十年依然坚固如初的大楼是用非常昂贵的材料建成的。而实际上,在墙面“火头砖”的背后,第九教学楼竟然是用一层层“三合土”盖起来的!这里有一个故事:据说当时施工要求极其苛刻,用来做混凝土的沙石不能有一点杂质,检测者手戴雪白的手套,随意抓取洗好的沙石,如果发现雪白的手套上沾染一点脏色,沙石就必须重新清洗。就是这样简单却极为有效的方法,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就是这样的精神,让天大学子懂得了什么是严谨,什么是规范。

4 天圆地方汇北洋——奥运团队会师新校区建设了解了从“老北洋”到“新天大”几代主楼的历历往事,很多人一定对学校即将投入使用的下一个主楼产生了浓厚兴趣——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天津大学北洋园新校区的主楼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先看看新校区的设计师团队吧: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中方总建筑师周恺,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李兴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小钧等一批蜚声国际建筑行业的天大校友都会师于此,真可谓强强联合。 天津大学北洋园新校区的主楼总建筑面积为8.6万平方米,位于东西主轴线上,由文科、理科、材料学科教学组团及会堂组成。其建筑设计方案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及现代建筑特征,中心广场由圆形建筑围合而成,并与中心岛内方形图书馆呼应,浓缩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和古典建筑精髓。广场地面的年轮意象的采用及北洋纪念亭设计,展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沉厚重的校园文化,并隐喻了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2013年,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九教学楼正式获批成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而2015年北洋园新校区的主楼业已投入使用,从此学校将进入多校区办学的全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庄严古朴的“老九楼”还是高端大气的新主楼,他们都将目送一届又一届学子奔赴祖国各地,成为国家栋梁。而对于万千天大学子,无论他们身在何方,毕业照片里那伟岸的楼影总能唤起对母校无尽的眷恋和思念。

撰稿:焦德芳

责任编辑:陈欣

Hash:c35f1f2b6442f7647e64857a2f27f57b4ceae892

声明:此文由 天津大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