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石东路、凝翠路、小画眉街…翠湖科技园这10条路有了新名字,好听!

黛石东路、古莲路、映水街、凝翠路……

听到如此柔婉诗意的名字,

我们真的不是穿越到了古城水乡?

原 来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翠湖科技园内十条道路

命名预案进行了公示。

让我们看看这十条诗意的道路都在哪里

dai

shi

dong

lu

黛石东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南北折东南走向,北起北清路,东至翠湖东路,道路全长约3400米,宽2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得名由来:

“黛石东路”原为“画眉山路”,因临近画眉山。顾太清:“指点黑龙潭对面,一痕蛾绿画眉山。”(《三月晦同夫子游黑龙潭大觉寺路经画眉山》)。由于道路方位有误,容易造成误导。经现场调研,将画眉山东路更名为黛石东路,与道路西侧的规划黛石路相对应。

gu

lian

lu

古莲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南北折西南走向,北起北清路,西至向山路,道路全长约2700米,宽2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得名由来:

古莲路?这名字自然是从“古”谈起。太舟坞村、古称太子府。1956年,在太舟坞村地下1.2米-1.7米处,挖掘到大量乌黑、坚硬的古莲子。挖掘时,有村民尝试砸开古莲子,胚芽为绿色,味苦涩,故名“太子莲”。经碳十四检测,距今已超600年,也就是明代永乐年间。1984年,太舟坞村一鱼塘内“未种而忽生荷花”古莲子时隔几百年,重新复活。

ying

shui

jie

映水街: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东西折向南,东起翠湖环路与尚清路相接,南至北清路,道路全长约1600米,宽2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san

xing

zhuang

lu

三星庄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东西走向,东起规划玉津路,西至温阳路,道路全长约1240米,宽3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得名由来:

邻近三星庄村北部,留下村落历史标记。

ning

cui

lu

凝翠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南北走向,北起翠湖南路,南至北清路,道路全长约1630米,宽4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得名由来:

南朝梁王均《夕霁诗》有“密树含绿滋,遥峰凝翠霭”。此处正能观山,欣赏暮山霁色。

yu

jin

lu

玉津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南北走向,北起翠湖南路,南至北清路,道路全长约1780米,宽3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得名由来:

玉津指银河,三星庄后河若河汉横越园区,路跨其上。玉津园为北宋东京御园,此处借以体现园林特色。

ju

hai

lu

聚海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南北走向,北起翠湖南路,南至北清路,道路全长约1700米,宽2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xiao

hua

mei

jie

小画眉街: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东西走向,东起翠湖东路,西至规划古莲路,道路全长约274.24米,宽2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suo

jia

yuan

jie

索家园街: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东西走向,东起翠湖东路,西至规划古莲路,道路全长约390.98米,宽2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guan

he

lu

观禾路:

道路位于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呈南北走向,北起规划索家园路,南至规划黛石东路,道路全长约320.16米,宽2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得名原因:

本地原为京西主要稻田区之一,也是古代京西稻产区之一。禾田即稻田,用以传承历史,体现生态田园城市景观,并与稻香湖路呼应。

这十条道路所在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

位于北清路前沿科创发展轴,

是海淀北部地区规划的三个主要功能组团之一,

是未来十年发展的一块钻石级宝地。

未来将发展成为国际化的高科技创新基地、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新区。

背靠大西山,紧邻翠湖湿地公园

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

自然与人文交织、生态与产业相融。

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

你不仅可以看到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

还可以在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建筑里办公,

乘坐智能绿色的微型“小巴”出行,

在颇具特色的“城市客厅”里喝咖啡

在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小径上徜徉,

体验绿树深处的纳兰性德词境……

科技创新引领 高端产业聚集

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作为北京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五大产业格局。

以中联煤层气、国核电力规划设计院为代表的能源环保产业;

以华为、佳讯飞鸿、中科海讯为代表的网络通信产业;

大北农生物农业新园、实创医谷产业园为代表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

.......

未来,将依托信息技术龙头项目,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研发,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区。实创科技园将通过科技服务和城市服务为园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生态、人文水乳交融,

在这里汇聚成一首

“山自然、水自由、人自在、情自得”的交响曲。

在如此诗意之地栖息与创造,

未来又怎会不美好呢!

转自:实创科技园

Hash:d2eacd335cf90153f473eef77493b4e7b8c4cd49

声明:此文由 实创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