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耳营古迹寻踪记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村名奇特有来历

车耳营村坐落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凤凰岭景区南线,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众多。这里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平均气温比市区低3到4度。

听村里人介绍,车耳营这个村名与明朝大将戚继光有关系。

当年,戚继光奉命镇守内长城,在蓟州昌平等地主持练兵,并在此处建立车营,故而人们将此处称为“车营”,后人因儿话音太重呼成“车儿营”,老辈儿们认为不妥,把“儿”字换成了“耳”字,演变成“车耳营”。不过也有人说,戚继光领兵至此,战车的耳子坏了,故名“车耳营”。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可见车耳营的历史久远。

古迹众多名天下

以前车耳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但是1998年3月,这个当时只有86户人家的小山村却发生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大山里的村庄这么有料。

北魏石佛

1998年3月25日夜里,车耳营村石佛寺内已经安坐1500多年的北魏古佛被人偷走了。这尊北魏佛像,才是凤凰岭真正的宝物。石佛被盗后的第二天,北京各大媒体刊登了这一消息,公安部门、文物部门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接踵而来,车耳营村一下子出名了。

1998年,正是中国农村石刻被盗的高峰期,陈孟星就是“偷盗大军”中的一员。他祖籍河北曲阳,这里的农民历代都靠石雕手艺和买卖石雕外出谋生,与石雕长期接触使他们对古代佛像也有一定的了解和价值辨别能力。

1998年3月24日,他和同伙先从河北定州租了一辆客货两用车,带着撬棍、木制手推车等星夜开往北京。夜里两点多时,他们七人将车停在车耳营村口,一人守车六个人推着手推车悄悄来到北魏太和造像前。因为怕遭报应,六个人先跪倒磕头,然后立刻开始了偷盗行为。

由于佛像有一吨多重,他们刚把佛像撬出须弥座,就因为没有扶稳,佛像轰然倒下摔成5块。

1998年9月,公安部门将盗佛罪犯抓获。同年10月10日,将石佛运至北京五塔寺中,后辗转送往首都博物馆。石佛再也未回车耳营村。

做为北京市境内年代最久、文物价值最高、带有彩绘的石佛像——北魏太和造像,现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北魏石佛学名称之为北魏太和造像。北魏太和造像,就曾经供奉在车耳营村一块台地上的方石亭中。佛像站立在一块1米多高的石雕莲花须弥座上,这座雕刻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佛像,在被盗时恰好差一年1500岁。

石佛像背面有124尊小佛

这尊佛的出身是极为高贵的。在这座石像背面下方刻有造像记:“太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阎惠端为皇帝太皇太后造像。”北魏太和十三年即489年,太和是北魏孝文帝的年号。

北魏太和造像双耳垂肩、雍容华贵,从脚底到头顶高2.2米,宽1.65米,32尊小佛围坐在佛头周围,形成“佛光”。

据说这尊佛像原本是在永定门一带的,清末由官府本要运往妙峰山,不知何故放到了车耳营村,并派一姚姓人家看护。大清朝过去了,没了俸禄的姚家人却依然守护在这里,已历四代。

我在游览完凤凰岭中线风景区,准备途经车耳营村去南线景区。看到荫凉处坐着一男子,就上前询问车耳营村及南线景区的情况。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位男子竟然是守护北魏太和造像的姚家四代传人——姚志明。

当时有的媒体对北魏太和造像失窃报道中,有两个问题我一直心存疑惑。

一是盗贼在偷盗中将石佛砸成5截,为了是便于运输。盗贼盗走石佛是为了变卖,砸成5截还能卖出好价钱吗?本是月黑风高偷盗,将石佛砸成5截那要闹出多大动静,启不是自爆行踪?

二是石佛追回后,车耳营村村民曾联名上书,要求将石佛重回故里。石佛末返回车耳营村,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公路还没通到村里,运输困难所致。这个理由简直匪夷所思。几个民间毛贼都能将石佛盗走,以政府之力确无法运回,太牵强了。

从老姚那找到了答案。盗贼在偷盗中手忙脚乩,将石佛摔成5截。石佛末返回车耳营村,既有安保的考量。再有就是石佛被盗,才使文保部门如梦初醒。敢情小山村还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运到首博做镇馆之宝去吧。

我游览完南线景区寻找到老姚家,曾安放北魏太和造像的石亭就在他家房后。1998年石亭四周还是荒地。外观欧式风格的石亭,是在1926年专为保护北魏太和造像修建的。当时政府对文物保护还是很重视的。石亭四门已经被水泥封闭了。

石佛殿位于车耳营村北头。原殿坐西朝东,殿前曾有山门。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二年有住持僧,法号融和。《妙峰山琐记》云:其处久远无僧徒,现一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姚姓者居守,庙以“石佛殿”称。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石佛殿漏雨欲塌,建造石亭一座。亭高7米许,四面辟有拱形门窗,将石佛保护起来。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村东,俗称老爷庙。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重修。早期归龙泉寺和尚管。晚期关帝庙归了黄普院,由比丘尼(俗称“尼姑”)住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关帝庙仅存正殿,正殿前立光绪二年(1876年)比丘尼志海募化重修碑,殿内堆放柴草及杂物,后院变成了民居,近年得以重修。

关帝庙前矗立有三棵巨大的古松。尤其是路旁的一棵,高达20米,干周长达3.50米,为辽代所植,至今已一千多年,是北京的古油松之最。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北海团城上的金代油松遮荫候是北京的古油松之最,它的干周长3.18米。车耳营关帝庙的这棵古油松,它的一个大枝向大道上长长的伸延,好像正迎接着来客,故名迎客松

古松旋转着向上生长。盘根错节,曲干虬枝。

老松正对着山门,山门两侧红墙书“千年古庙,万古流芳”八字。每逢初一、十五小庙里都会挤满上香祈愿的村民。

吕祖洞

别看车耳营村庄不大,却也是来过神仙的。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村里的吕祖洞歇脚。

吕祖洞内现供奉吕祖石佛,可供游客参拜。特在此告知大家,吕祖洞只在上午待客,下午去的话就只能吃闭门羹了。

美好生活人向往

车耳营村在2008年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在我看来它当之无愧,不仅仅是因为村内众多的文化古迹,还因为现在这个季节的车耳营,是一个被绿色包围的村庄,在它的身后就是凤凰岭景区,所以它非常适合一家人游玩、居住。

特色建筑

其实在一进村的时候,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村里的房屋建筑都很有特色但又各不相同,从外面看来都非常精致,看来村民们都很有情调呢!

看这座房子,爬满了爬山虎,夏天屋里面肯定特别凉快。不过要是晚上从外面看,不知道会不会让人毛骨悚然呢?

额,这个应该是什么风格的建筑呢,有点像塔!

这处小院名曰凤凰苑,院内还有秋千,偷偷进来拍张照,还请院主人赦我私闯民宅之罪。

这处院子墙外种满了竹子,不禁想起一句话“只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想着住在此院的人应该是极高雅的人。

这处房屋从外面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房顶的小亭子吸引了我,亭子两角还挂有铃铛,不知风吹过来会不会叮铃响呢?

特色美食

车耳营村是老牌的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村里的民俗接待也已经非常成熟了,随处可见农家菜的招牌餐馆。

不过,来到车耳营一定要尝尝这里的牛头宴。

就是这家了!一个大牛头对于我来说,肯定是无福消受了,来到他家就是想碰碰运气,看会不会有人来点牛头,顺道也能让我见识一下广为人知的凤凰岭牛头宴。

店家说,其实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品尝他们家的牛头宴,当天就预定出去了四桌,正好可以让我一饱眼福(也只能饱饱眼福了)。

看这大牛头,这一口獠牙乍一看上去有点吓人呢!但细看这肉质,闻着香味,肯定特别好吃。也到了吃饭的点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牛头宴的配菜是一些小凉菜,爽口又解腻。

因为同行人数少,这一个大牛头实在吃不了,所以我们选择了车耳营的另外一道特色美食——烙饼卷带鱼。带鱼中的刺已被剔除,再配上香葱和酱菜,用新烙出来的饼卷起来吃,鲜酥香软口感绝佳!

据说,当年戚继光率军抗击倭寇时,左车营参将母忠献上祖传名吃“烙饼卷带鱼”,用来给将士们补充营养。后来,戚将军用烙饼卷带鱼来犒赏三军,所以人们称之为“英雄菜”“爱国菜”“将军菜”。

几百年过去了,当年左车营参将母忠的第十六代传人母慧营将烙饼卷带鱼加以改进,成了车耳营民俗接待的一道特色美食。大家来到车耳营,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这道美食哦!

品尝完美食,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凤凰岭景区走一走,在那么美的风景里散步消食,实在是妙啊!

旅游贴士

导航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票价:免费

自驾路线

沿西六环路行驶,至聂各庄出口出高速,之后左转进入聂各庄东路,直行至海淀农业观光园处左转,之后右转进入车耳营路,直行即到。

公交路线:

乘坐地铁4号线在北宫门站A口出,步行250米左右后换乘公交346路车,在凤凰岭公交站下车,步行2.4公里即到。

内容来源:乡慧、网络

Hash:2a75d92310a9c370f1cf2faf946d6cad8babdfe6

声明:此文由 北京美丽乡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