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造币总厂简介
自古以来,中国贷币制造与流通呈现地方化的特点,在封建社会,此尚不至于引起混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与外界往来频繁,此种落后的制度在清末各省纷纷设厂造币后终于造成混乱,这也是外国银圆如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等在华流通无阻的原因,由于国币的缺位,洋银还成为各方计价的标准。清政府也逐渐意识到统一币制的重要性,只是有心无力,多次尝试皆以失败告终。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京师设立银钱总厂》谕,以“从来立国之到端在理财用人……各省所用银圆形式、重量、成色均不相同,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画一银式”,下令户部在京师成立总厂认真整顿,这就是设置造币总厂的法令依据。由于当时工厂动力均依赖燃煤蒸汽机,故筹备时财务处认为厂址宜坐落靠近水源及开平煤矿不远的天津,因此开办地由京师改为天津。
户部奏派徐世昌、陈璧、张允言、瑞丰等主其事,拨款银400万两为开办资本,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向美国常生厂订购造银铜币机器及其他生产设备。根据合约,设备每天工作10小时可造大小银铜币65万余枚,其细目为:银币重一两5万枚、五钱7500枚、二钱2万枚、一钱6万枚五分3.6万枚,大小银币合计11.35万枚;铜币二十文6万枚、十文30万枚、五文6万枚、二文12万枚,大小铜币合计54万枚。印花机为大型7台,中型5台。虽说机器是“向美国头等著名常生厂订购”,但笔者按照其名称发音( Johnson)搜寻,未能在所知美国著名生产造币机器的工厂内查出其名。
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天津大经路(今中山路)竣工开机,当时北洋银圆局仍在生产银圆,故先行制作铜元。开制初期“机器未免行涩,人手亦未熟谙,出数尚少”。
光绪朝唯一的“中央造”银圆
筹设时原名“铸造银钱总厂”,随即改为“户部造币总厂”。次年户部撤改为度支部,厂名因此改称“度支部造币总厂”。翌年开始制造银圆,但因币制未定没有发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才再造铭文“造币总厂”的“一圆”、“二角”、“一角”银圆3种,其成色及重量虽然规范,但在币制未定的情况下,“以无条理之计划,欲挽回已坠之信用”是徒劳无功的,只是增加一种市价较高却无统一能力的货币。
造总银圆数额尚多,若英国外交部档案数据中此年“天津造币厂产量”( Tientsin mint figures)是指造币总厂的出产量,则“一圆”为2588850枚、“二角”为1011200枚、“一角”为775000枚。外国资料其实均来自清政府外交部门所转送之财政部数据,而财政部数据是由各厂列表呈报汇总的。这是清光绪年间,唯一以中央政府名义正式发行的银圆。宣统二年,度支部奏定《币制则例》,总厂根据新条款筹备新国币,“造币总厂”四字自铭文中消失。造币总厂“一圆”在市场上是受追捧的品种,也是受伪仿之害颇重的灾区。
Hash:e38ec3203e206c437e8b0f4650b23a4f3a4a1cdc
声明:此文由 李新亮收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