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珍贵老照片,告诉你民园广场不为人知的秘密

1900年后,英国人扩充了英租界

越过墙子河(近南京路)

英当局在被称为英租界推广界的这片新区域

规划了一座全新的体育场

即今日的民园广场

1930年日光堂出版的天津地图上,标注的“民园”

一座新的体育场

我们常说的新华路体育场是英租界第一个体育场,当租界扩展后,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迫切需要更大的运动场地。于是英国工部局决定新建一个更现代化的体育场,这就是民园体育场。民园体育场从20年代初期就开始规划,占地将近4万平米。

李爱锐(Eric Liddell)

1926年,工部局请李爱锐参与民园体育场的工程设计,据说他带来了英国斯坦福球场的设计图纸作为参考。

1926年民园开幕式报摘

1928年左右航拍,图下部为今外国语大学,左上角空地即为民园体育场

民园体育场建成后,各种活动和体育赛事不断。如1929年万国田径运动会、1931年5月天津万国华捕运动会、1932年4月华北童子军运动会决赛、1934年4月万国越野赛和两英里竞走赛。

1937年5月,为了庆祝英王乔治六世加冕,英国工部局在民园体育场举行庆典阅兵仪式。(乔治六世即现任英国女王的父亲,电影《国王的演讲》主人公)

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虽然没有侵入英租界,但为了防止日军飞机轰炸,英国方面在民园体育场前的空地上(今重庆道),用油漆画了一个巨大的英国国旗,直到1941年12月。

1940年恒源纱厂运动会

1945年10月10月,为了庆祝抗战的胜利,在民园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

1951年八一队在天津的留影

民园体育场大改造

1953年到1954年,民园体育场迎来一次大改造:建造了一圈水泥看台,球场也由原来的沙地改为草坪,并在体育场的四角搭建起24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座灯光球场。

下图:1953年4月改建中的民园体育场(天津日报 提供)

1957年,苏永舜、曾雪麟、严德俊、李元魁等14名队员组成的足球队来到天津,民园体育场成为他们的主场。1958年,他们代表天津获得了联赛和足协杯的双料冠军。从此开始的民园与天津足球的不解之缘。

下图:北京队与天津队的足球比赛,队员携手出场。

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里举办了众多的活动,也承接了很多全国性的赛事以及国外邀请赛。一时间,民园体育场成为天津体育的代名词。

下图:1965年天津体育运动会(杨克 摄影

1966年的民园体育场(王泰 摄影)

1979年到1982年,民园体育场再一次大修,开辟了13个出入口,标志性的灯光塔由木制改为铁架,而且提高到了48米。同时还增加了电子记分牌、塑胶跑道等现代体育设施。

1994年,民园体育场成为天津足球队的主场,一直到2007年11月4日,泰达队与上海申花队在民园进行比赛后,主场正式搬到了泰达足球场。但民园体育场的那些经典场面至今还被球迷们津津乐道。

在很多歌迷的记忆中,民园也是一个焦点,因为在没有天津体育中心之前,这里是唯一能举办万人演唱会的地方,周华健、齐秦、林忆莲、任贤齐、陶喆……都留下他们的歌声。

民园周边建筑

民园体育场周边的历史建筑很多,如:盖苓设计的民园大楼;经常出现在民园老照片中的教会建筑----厚泽里;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旧居;津门新八大家之一建造的中式大楼----王益孙旧居;安徽望族、收藏家周明泰旧居;大木器商訾玉甫旧居;爱国将领曾延毅旧居;原国民政府关务署署长兼国定税则委员会委员长,也是第一位就读哈佛大学的中国人张福运旧居等。

(民园大楼)

2014年,民园经过了历史最大的一次改造,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

下图:俯瞰新民园(孟韬 提供)

一张张有年代感的旧照片,

细数了民园的“进化史”。

不禁感叹一句

民园啊,

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与众不同!

资料来源|爱游和平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39632c8e01313f10b3eea2a6b463f68432daa6dd

声明:此文由 天津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